作者簡介:田曉宇(1990-),女,河北承德人,遼寧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較教育學。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可見,幼兒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家庭教育。
家訪,是家庭訪問的簡稱。幼兒家訪,即幼兒教師對個別家庭的家長進行訪問,旨在解決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與家長進行言語溝通,從而共同商討出培養幼兒正確的方式方法。那么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當今如此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里,如何成功而有效地進行家訪,來實現與家園教育結合的一致性呢?那么探究幼兒園家訪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幼兒教師如何準備家訪也就變得有意義了。本文采用訪談法對L幼兒園的教師進行訪談,并從教師的角度進行構思。
一、幼兒園家訪——問題是什么
(一)教師普遍認為時間有限、路途遙遠
許多幼兒教師反映,平日里工作壓力大,時間有限,而家訪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和家長進行溝通,根本抽不出時間來進行家訪。加之路途和交通的問題,幼兒的家庭住址很分散,如果對每一位幼兒都進行家訪,那么教師的工作量遠遠超過正常工作時間,導致身心俱疲。在和幼兒教師溝通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抱怨到家訪浪費時間和精力。
(二)幼兒家長態度冷淡使教師有挫敗感
在訪問幼兒教師的過程中,一些老師反饋:在家訪中,有些家長過于敏感,不愿相信教師的真實身份,連教師進入家庭中都有困難。能進入家庭的教師,也會出現幼兒學生家長態度冷淡的表現,面對教師的家訪,顯得不情愿,提出的許多問題都表現出不配合。教師對于這樣的情況也不會為難家長,但卻使家訪不能有效地進行下去,教師認為這無疑挫傷了教師家訪的積極性。但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相對較小。
(三)網絡雙面性導致教師家長交流困難
誠然,高速發展的網絡技術給社會、學校和家庭帶來了許多便捷,人們在不同的地區、城市甚至國家都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溝通與交流,但與之而來的卻是網絡這把雙刃劍帶給人類的冷漠感,人們越來越不愿意與他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沒有眼神的溝通,只剩下手指敲擊鍵盤的聲音。許多幼兒教師愿意通過聊天工具來和家長進行溝通,認為這是省時省力的方式,久而久之,家訪也就變得困難了。
二、幼兒園家訪——解決方案是什么
(一)高度重視家訪的作用
首先,幼兒教師要轉變態度,充分意識到家訪是能夠對幼兒教育起到鞏固和加強的作用?!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該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其次,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家訪觀念,重視家園結合教育的一致性,從而達到教育的效果。最后,對于時間和交通問題,教師也可向幼兒園管理人員提出申請和支援,進而達到能夠成功而有效的家訪條件。
(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首先應該在著裝和初次溝通中體現專業的教育素養,以獲得幼兒家長的信賴。服飾要正式得體,初次溝通講究禮儀風貌。其次,在言語交流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水平,那么就需要幼兒教師了
(下轉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