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鑫
(吉林省洮南市黑水鎮中心小學 吉林洮南 137101)
小學音樂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音樂節奏感
董鑫
(吉林省洮南市黑水鎮中心小學 吉林洮南 137101)
音樂作為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只有創設一種與音樂情境相和諧的環境、氣憤,才能使學生很快地進入音樂,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樂語言表達出來。在創新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對音樂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
創新 和諧 節奏 自由 開放
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創新教育要體現在教育觀念上,滲透在所有教育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成為所有教育活動的一種基本指向。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驗和探索音樂現象,從學生內部激發學生參與音樂的熱情,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進行獨立發展和創造性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創作的樂趣,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和表現欲,讓他們在自我展示中,愉悅身心,增強自信,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創新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對音樂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養具有個性化創造力的一代新人;鼓勵學生求異、求新,不斷培養敢于創新的意識、勤于創新的思維和善于創新的能力。通過課題的研究能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喚醒兒童的創造潛能,使兒童全身心的投入到美麗動人的音符世界中,創造性地體驗、感受、想象和表現,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實施的措施和策略:
在小學低段的音樂課堂中,應創設一種能激發學生積極地、創造性地參與的環境和能調動學生自發性的寬松愉悅的氛圍。教師的作用表現在對學生體驗和探索音樂現象的引導,而不是控制學生發現的途徑和范圍。學生創造力的發展不能由外部強加,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內部激發參與音樂的熱情,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進行獨立發展和創造性的活動。
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是創新教育兒童觀的真諦所在。在小學低段的唱游課中,教師必須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使起主體地位不斷得到提高,尊重學生意愿,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創新中去。
音樂作為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只有創設一種與音樂情境相和諧的環境、氣憤,才能使學生很快地進入音樂,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樂語言表達出來。創設情境的手段多種多樣,如講故事、觀看繪畫和音像資料、即興表演、運用電腦多媒體等。只要靈活運用,定能營造美好的創新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創新。如創設故事情節:李爺爺帶著孫子去公園玩,李爺爺說:看那是什么?孫子說:是蝴蝶還有小鳥。李爺爺說:你知道它們誰飛的高嗎?講到這兒我先讓學生回答,再說出孫子的答案:小鳥比蝴蝶飛得高。在小故事中我先引導學生對比蝴蝶與小鳥飛行的高低,使學生對高與低這兩個含義有具體的認識。再讓學生將祖孫倆的聲音高低進行對比
想象力是人的知識、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與拓展,有想象力才會有創造力。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各種不同的情境,讓學生開啟思維之窗,開啟各自的想象力。例如:歌表演《小企鵝》預先布置學生去想象小企鵝形象,上課時讓小朋友們觀看了一段南極小企鵝的生活錄像,他們個個興趣盎然,茅塞頓開,邊看邊模仿。待看完錄像后,播放范唱音樂,叫學生們根據音樂情緒和歌詞內容自由想象創作,如企鵝走路的姿態、捕食的過程、嬉戲的情景……再通過啟發、提示、講解、示范指導學生分段、分組想象創作,學生積極投入,創作出了很多動作,表演了各種情境。這樣,有意識的鼓勵學生發揮想象,讓他們的心靈深處不斷涌起創新的浪花。
1.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是要在學生頭腦中有一定的創新概念,讓學生首先知道到底什么是創新的行為和表現。讓他們在學習音樂中逐步提高創新思維意識。例如: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單純,認為不管什么事,只要是教師說的都是對的。為了徹底改變這種不經思考隨聲附和的現象,教師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制造一些“錯誤”,反問學生,使他們自己認識“錯誤”的存在,隨時提醒學生遇事要多動腦。
2.學生創新習慣的培養
創造性心理學中有一句名言:“創造力人皆有之。”兒童是具有音樂創造思維潛力的,關鍵在于教師怎樣去挖掘這種潛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習慣并不是一兩節音樂課就能完成的,而是落實在每一節中。在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支持和鼓勵學生自己創編節奏型,發明不同的演唱形式,自己創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自己創編舞蹈,為聽到的音樂命題等形式,十分有利于學生創新習慣的培養。
例如:引導學生做一些小動物的外形模仿。讓學自主的進行練習,逐步發展下去,可以自由發揮。學生自編的動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由于個性和愛好的不同,每個學生創想的動作各不相同。其次,讓學生隨著音樂把這三個動作串聯起來,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發揮創編律動,讓學生在有規律的動作中培養節奏感和韻律感。。不知不覺中既培養了形式的記憶力,模仿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3.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創新思維的前提是熱愛學習,渴望探索,貪玩樂而怕拘束是兒童的天性。教學中應針對兒童這樣的心理特點,為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的空間,讓他們的思維在其間縱橫千里,樂此不疲。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常將學生請上來,或展現自己優…這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膽量和自我表現意識,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美的舞姿,或描繪歌曲表現的意境,或做一回小老師,與大家一起討論。
通過上述的理論實踐,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強了,在活動中他們是那么的積極,有很多學生能積極開動腦筋、有主見、有創新了。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自由創造參與受到了尊重和鼓勵,這種提倡自由和開放式的的創造活動,引導了學生自發地、創造性的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不斷的提高。
讓孩子們展開創新的翅膀,遨游在廣闊的音樂天堂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