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梅英
(重慶市云陽縣故陵初級中學)
激活數學課堂促進自主學習
龔梅英
(重慶市云陽縣故陵初級中學)
激活課堂教學,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氣和活力。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熱情;建立獎勵機制,激活課堂;情感激勵,激活學生;鼓勵學生,充滿自信;當堂任務,及時完成;等措施,從而使課堂具有高效性。
激活課堂 自主學習 情感激勵 充滿自信
所謂激活課堂是指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氣和活力。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去主動探索,我們知道,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信息傳遞,情感交流的雙向過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創設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情景,使學生滿懷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尤為重要。為此,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首先要營造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相信學生、熱愛學生,讓學生喜歡老師,進而喜歡數學課。我的做法是:
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就必須聯系實際,讓數學生活化。從而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又由于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它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為此在進行情境創設的設計時,我常常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以“生活情境”導入,引出數學問題。
比如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方案問題時》,我首先讓學生了解市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我還讓學生現場表演,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以“游戲”活動導入。引出數學問題。
比如在學習《一定摸到紅球嗎?》時我先讓學生參與摸球活動,進而提出問題,引出數學概念。
3.動手操作,自主發現問題。
比如在學習《利用軸對稱設計圖案》時我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正方形,讓學生沿棱剪開,展在一個平面上,然后畫出示意圖,然后同學之間交流,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習知識。
4.“生活實踐”的回歸,解決實際問題導入。
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知,學會從生活實踐解決數學問題。例如,教學“一百萬有多大”時,我提出這樣幾個問題:如果給你十粒綠豆,你應該用一個什么樣的袋子裝?如果給一萬粒呢?一百萬粒又如何?學生會根據綠豆的數量猜想不同數目的;綠豆大約有多大來選用袋子,如果袋子太小,則裝不完;如果太大,則會浪費。上述例子,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自然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了解決數學問題。又比如,在學習《教育儲蓄》時我讓學生課前自己參加調查弄清銀行的儲蓄知識,然后課堂討論自己的調查。在此基礎上從而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效果非常好。
5.充分利用各科教材資源導入。
比如在學習《實數》時,我利用溫度計的刻度引出“負數”引入便于學生理解。
我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好表現自己,喜歡加分。為此我的具體做法是:上課認真聽課的加2分,相反扣2分;主動參與小組討論的加2分,相反扣1分;主動回答問題的加2分。課后由班長統計。
課堂必須是情感的課堂;課堂必須是互動的課堂;課堂必須是開放的課堂;課堂必須是現代的課堂。“激勵能點燃學生心中的火花,給學生以無限的信心和力量,激勵的效果是空洞的說教或居高臨下的灌輸所無法取代的”。為此課堂上我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讓學生敢問敢發言;還有就是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探究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氣和活力,同時我把情感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趣味帶進課堂;把激情帶進課堂。
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要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應該培養他們的自主精神,讓他們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使其主體作用得以發揮。為此,在教學中我的做法力爭做到如下:
課本自己讀,思路自己理;概念自己抽,疑難自己議;規律自己找,結論自己得;過程自己探,問題自己思;實驗自己做,體會自己總。
同時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開放教學。開放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對學生的開放、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實際需要的開放。新課標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數學教學根本目的不單是教會學生解答、掌握結論,而是讓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思維、發展能力、激發興趣,從而主動尋求和發現新的問題。因此,只有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才可以打破以“問題”為起點,以“結論”為終點的封閉式過程,構建“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再發現問題……”的開放式過程。在數學國標實驗教材中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課本中很少出現結論性的法則和規律,而在較多的地方出現了“你發現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開放教學的過程,引導學生去發現、探索、交流、互動,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
根據我教的班的學生的情況,我每節課都與學生共同學習30分鐘完成,留15分鐘給學生完成作業。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又便于教師再巡視中及時了解教與學的情況,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想讓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氣和活力。必須著力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的發揮,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思維和實踐,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思維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避免用教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以促使學生主動發展,不遺余力地加強課堂教學的改革,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回歸主體,發展主體”。從而真正達到激活課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