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花
(遼寧職業學院 遼寧鐵嶺 112099)
高職院校學生不良飲食習慣調查分析與對策
——以遼寧某高職院校為例
張秀花
(遼寧職業學院 遼寧鐵嶺 112099)
高職院校大學生在校學的是專業技能知識,畢業后主要從事專業技能方面的勞動,沒有良好的身體無法投身社會主義建設。而在校期間如不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必將影響身體健康。在校大學生認識和糾正自身存在的不良飲食習慣,對于本人健康和社會進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調查對象。遼寧職業學院在校大學生。
2.調查內容與方法。本次調查共設置12個問題,包括早餐攝入情況、攝入地點,就餐狀態,碳酸飲料、小食品、牛奶、水果攝入情況等.于2015年3月采用自制的《飲食習慣調查表》,對不同專業學生隨機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292份,其中有效問卷287份,有效回收率95.7%,其中男生130份,女生157份。利用Excel軟件對有效問卷的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1.早餐不規律。調查發現經常不吃早餐的20.9%,每天在食堂吃早餐的48.8%,在教室吃早餐的27.1%,在路上吃早餐的10.5%。說明這部分學生不僅飲食無規律,而且不能按正常作息時間學習和生活。長期不吃早餐會影響生長發育和體質,誘發一些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和消化不良、膽結石、糖尿病等[1]。經常在路上吃早餐的由于進食環境不好,會影響胃液分泌,久之對胃腸道不利。
2.邊吃飯邊玩手機。經常邊吃飯邊玩手機的17.8%,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食欲,還會影響胃酸的分泌及胰腺各種酶的分泌,導致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我國青少年患胃腸道疾病的人群日益增多,與吃飯時玩手機有很大關系。
3.吃宵夜。經常吃宵夜的17%,其中女生5.9%,男生11.1%。學院就寢時間是晚上9點半,但大多數學生熄燈后不能按時就寢,而是在聊天,或手機上網,就寢約在11、2點,由于睡的晚肚子餓,所以有部分學生吃宵夜。經常吃夜宵,進食后很快睡覺會加重胃腸的負擔,胃腸工作一天了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飲食節律被打亂,消化系統功能失調,久之,胃腸道就會生病,甚至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4.進食過快。吃飯過快的42.9%,其中女生22.3%,男生20.6%。進食過快食物沒有充分咀嚼,直接進到胃里將會增加胃的負擔。吃得過快會造成兩個后果,一是導致飲食過量,從而造成肥胖,另一方面會導致營養不良。一日三餐是吸收營養的最重要途徑,進餐時間最好能保證20~30分鐘。
5.偏食、挑食。偏食挑食的34.9%,其中女生24.0%,男生15.3%,女生挑食偏食的比例高于男生。偏食挑食容易導致某種營養素攝入不足或過量,影響身體健康。如經常不吃雞蛋、紅肉類和動物血,容易造成缺鐵,誘發缺鐵性貧血;而喜歡吃肉蔬菜攝入少的,則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會導致體內某種維生素的缺乏癥。偏食、挑食都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學習能力下降等后果。
6.暴飲暴食。經常暴飲暴食的16.0%,其中女生7.0%,男生9.0%。
經常暴飲暴食容易使人產生疲勞、頭暈腦漲、精神恍惚、肥胖、腸胃不適、胸悶氣急的癥狀,特別是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如胃潰瘍、胃糜爛、胃穿孔、腸梗阻以及膽囊炎、胰腺炎等,還會縮短人的壽命。
7.小食品。經常吃小食品的20.9%,其中女生14.4%,男生6.5%,天天吃小食品的9.8%。小食品含有太多熱量、食品添加劑、防腐劑,常吃不利于健康。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在兩餐的間隙適量地吃些水果、堅果類、奶類等營養價值高的零食,可以彌補正餐的不足,對身體是有益的[2]。
8.牛奶攝入不足。天天喝牛奶的6.6%,經常喝牛奶的26.8%,女生13.6%,男生13.2%,從不喝牛奶的11.5%。牛奶是營養豐富的液體食品,牛奶中約含有3.5%的優質蛋白質,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人每天應飲牛奶300ml。不經常喝奶的學生鈣攝入一定不足。
9.過多攝入碳酸飲料。天天喝碳酸飲料的10.8%,全部為男生,經常喝的11.1%,其中女生為4.5%,男生6.6%。少量飲用碳酸飲料對身體沒什么危害,而經常飲用則給身體健康埋下隱患,如影響消化吸收,胃腸功能紊亂,缺鈣,骨質疏松,膽結石,“牙齒酸蝕癥”等。
10.水果攝入不足。天天吃水果的14.3%,女生9.4%,男生4.9%;經常吃水果的45.6.%,其中女生26.8%,男生18.8%。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水果長期攝入不足,會導致某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癥膳食纖維經常攝入不足會導致便秘,久之會引發嚴重的腸道疾病。
1.結論
高職院校在校學生中很多人存在不良的飲食習慣:經常不吃早餐,不按時就餐,吃飯時玩手機,邊走路邊吃早餐,進餐過快,暴飲暴食,吃宵夜,經常吃小食品,水果、牛奶攝入不足等。怎樣使在校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不良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危害,改掉不良飲食習慣,理解合理膳食的概念和內含,養成營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高職院校領導和營養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在校大學生的當務之急。
2.建議
(1)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學生的營養教育,可開設公共必修課《食品營養與健康》。
(2)各高職院校宣傳欄應定期搞不良飲食習慣與身體健康的宣傳。
(3)高校應該通過定期舉辦營養知識講座等各種有效途徑向全校廣大學生普及科學的、合理的營養知識[3]。
(4)學院食堂內適當位置上設溫馨提示:不良飲食習慣與健康的宣傳圖片。
[1]王素芳,高永清等.某醫科大學學生飲食行為的現況調查[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02,37(5):360—361.
[2]王國基.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不良飲食習慣研究[J].邵陽學院學報. 2009,8(5):135—137.
[3]李榮素.重視大學生的飲食營養指導 [J].河北財經學院學報,1996,4:23—26.
張秀花,女,(1963.2)漢族,單位:遼寧職業學院,郵編:112099,講師,從事食品營養與健康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