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洪
(作者單位:四川廣播電視臺電視錄制部 )
四川愛樂樂團成立40周年紀念音樂會——大型電視演播室音頻制作方案淺析
郝 洪
(作者單位:四川廣播電視臺電視錄制部 )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在四川廣播電視臺1500m2演播室進行大型管弦樂隊多聲軌錄制、立體聲擴聲的音頻系統方案以及后期多聲軌混音。
關鍵詞:交響樂隊;多聲軌前期音頻錄制系統;現場擴聲音頻系統;后期多聲軌混音音頻系統
四川愛樂樂團是在原峨影樂團基礎上成立的大型交響樂團,為慶祝該團成立40周年決定在四川廣播電視臺1500 m2演播室舉行一場紀念音樂會并在電視臺播出。
這次音樂會的交響樂隊的編制如下。
弦樂部分:第一小提琴12人,第二小提琴10人,中提琴8人,大提琴8人,低音提琴6人;
木管樂器:短笛1人,長笛2人,雙簧管2人,單簧管2人、大管2人;
銅管樂器:小號3人,長號3人,大號1人,圓號4人;
打擊樂器:定音鼓1人,打擊樂4人;
民樂樂器:嗩吶1人,管子1人,高胡、二胡1人,竹笛1人,琵琶1人,揚琴1人;
鋼琴1人,豎琴1人;
演唱:獨唱1人,伴唱3人。(如圖1)為保證音樂會的播出質量和現場的聽音效果對話筒及舞臺監聽提出的要求,決定針對現場擴音和電視臺的播出制定兩套不同系統的音頻制作方案,以最好的現場音響展現交響樂優美的旋律給現場的聽眾以及把最好的錄制效果還原給電視觀眾,為觀眾獻上一場視聽藝術享受。

圖1
四川廣播電視臺1500 m2演播室的音頻系統是錄制、擴聲兩個系統相分離的調音模式。兩個調音臺,一個為電視播出錄制調音臺,一個為演播室內擴聲返送調音臺,兩個調音臺都有明確的功能,電視播出錄制調音臺的錄音師根據節目類型決定聲音的錄制方法,現場錄音師可以根據需要把擴聲做的相對準確,能夠更精確地把控演播室的擴聲音量,調動現場的觀眾情緒滿足多種節目的返聽需求,同時兩個調音臺能夠互為備份作為應急。舞臺上布置的話筒/線路音源輸入通過無源話筒/線路分配器,分別送至電視播出制作和現場擴聲兩套調音系統同時進行聲音效果處理。
在研究了樂隊的編制以后,我們決定采用立體聲X/Y制式進行節目的現場擴聲和后期制作,立體聲拾音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精確定位樂器的位置,使樂隊中心的樂器會在兩個音箱之間的中間位置重現,樂隊兩側的樂器則會被從左邊或右邊音箱中聽到,在中間偏左偏右一側部分的樂器演奏時,則會有從音箱的中間偏左偏右一側的位置重現。確定舞臺的話筒擺放方式如下(見圖2)。
懸掛總體立體聲話筒1只;
弦樂器:首席小提琴1只,第一提琴3只,第二提琴3只,中音提琴3只,首席大提琴1只,大提琴2只,低音提琴3只;
木管樂器:短笛、長笛1只,雙簧管1只,單簧管、大管1只;
銅管樂器:小號、長號、大號2只,圓號1只;
打擊樂器:定音鼓1只,打擊樂3只;
民樂樂器:嗩吶、管子、竹笛1只,高胡、二胡1只, 琵琶1只,揚琴1只;
鋼琴1只立體聲話筒,豎琴1只;
演唱:獨唱1只,伴唱3只;
主持人:2只;
觀眾效果收音:8只。
合計使用:立體聲話筒2只,單聲道有線話筒37只,無線手持話筒8只。
在舞臺上使用4只返送音箱LA-115XTHIQ(兩分頻,1×15"中低頻、1×3"高頻。頻率響應-10dB 50Hz~20kHz)分別照顧演唱表演區及和指揮使用,舞臺兩側兩只超低音音箱 L-ACOUSTICS SB28(頻率響應 -10dB 25Hz~80Hz)左右各1只指向觀眾區。主擴音箱是L-ACOUSTICS設計的DVDOSC(頻率響應 -10dB 65Hz~20kHz,兩分頻揚聲器,2×8"中低頻、1×1.4"高頻,具有優良的中遠距離投射,最大聲壓級:127dB),準備期間用L-ACOUSTICS公司的擴聲軟件計算好吊掛位置及音箱間的夾角,保證舞臺正面觀眾席有足夠的聲壓級和均勻的覆蓋,再利用頻譜分析儀處理好樂隊演出時的頻響。
根據交響樂的特點,SOUNDCRAFT Vi6現場擴聲調音臺需要對聲樂部分進行正常的擴聲而對樂隊主要是針對鋼琴、豎琴等特殊樂器進行增加話筒音量的擴聲,對其它樂器進行補聲的方法,以保證現場觀眾能夠欣賞到整體感、融合感以及現場感很強的同時又充滿感情色彩情緒的音樂作品。

圖2
為保證電視播出的質量,將1500 m2演播室的Studer Vista 8錄制調音臺的2個立體聲話筒和29個有線話筒以及8只無線手持話筒(另外8只觀眾效果收音話筒設為一組立體聲)的輸出信號設置為:(1)制作立體聲信號輸出到PGM到籃光盤錄像機。(2)所有的立體聲話筒單聲道話筒和無線話筒的每一路輸出信號又單獨通過調音臺分配到音頻系統中配置的Nuendo音頻工作站的MADI卡上,在Nuendo音頻工作站建立3個立體聲聲音軌和37個單聲道聲音軌用來錄制40個話筒輸入信號(如圖3)。
多聲軌音頻錄制優點是樂隊演奏的音準和節奏經過后期制作,一般要高于

圖3

圖4
現場同期調音臺的兩軌混音的水平。各個聲部的樂音色彩層次、音樂的頻響、空間混響及動態范圍等也可以經過單獨處理后變的效果更好。缺點是必須要進入后期合成錄音棚,制作的周期會加長。
當演出結束后,把Nuendo音頻工作站錄制的聲音文件放到后期混音錄音棚的音頻工作中建立新的工程文件。
根據現場樂隊座位的擺放需要先設置好立體聲總體話筒聲音軌,然后對每一個單聲道軌進行聲像定位 (Pan Pot)布置,并且需要利用音頻插件對不同樂器采用不同方式處理,然后導出一個立體聲音頻文件進行音視頻合成(如圖4)。
詳細的設計準備,使這次整個音樂會在觀眾熱情投入的氣氛中順利結束,后期制作完成的音樂會聲音質量在播出后得到了四川愛樂樂團音樂家們的肯定。通過這次四川愛樂樂團成立40周年音樂會的音頻制作,使我們對大型電視演播室的音頻設備系統的使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必將為今后的工作打好更深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