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朔
(中國原子能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8)
《為什么要發展核電》一書自2014年出版以來,在核行業內部反應良好,受到了讀者的好評。且銷售量已超過20000冊,這個銷售量對于大的出版集團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對于服務于核行業的小型專業出版社來說,銷售量也是可觀的。本書的出版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本人也參與了本書的策劃和編寫,下面就本書的策劃做一分析。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福島核事故,各國認真吸取核事故經驗教訓,改進優化核電技術與管理,完善核事故預防措施,積極提高極端自然災害應對能力,進一步提高了核電安全性。與以往重大核事故影響不同的是,全球核電建設很快重啟,絕大多數國家沒有改變本國核電發展政策。
我國核電發展40多年來,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不斷完善核安全保障體系,為核電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黨中央高瞻遠矚,堅定“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的根本方針不動搖。2012年,國務院先后通過了《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等,積極貫徹和落實核電安全高效發展方針。2012年核電發電量為974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而國外核電國家核電發電比例占10%以上的國家有20個,所以,我國有必要大力發展核電。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而國內五大發電集團2014年均有積極發展核電的打算。
當前,促進核電安全高效發展,是能源領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能源及核電發展方式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國家重要的能源戰略,對于滿足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實現能源、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提升我國綜合經濟實力和工業技術水平,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核電大國和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發展核電,在選址和對外宣傳時,需要能夠說服當地政府部門人員和公眾的資料,特別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需要了解核電知識以及國家的相關政策方針,以便做出選擇?;谶@種需求,我社積極策劃了《為什么要發展核電》一書,主要供當地政府部門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閱讀使用,同時兼顧廣大公眾。可以說本書的讀者對象明確清晰。這樣就給營銷打下了基礎,有了重點銷售對象,可以有的放矢。事實證明,本書出版后得到了廣大核電廠以及當地政府領導的認可,如秦山核電基地購買了近2000冊圖書用于對浙江省當地政府部門處級及以上干部的培訓,推廣宣傳核電安全、清潔、高效、經濟的目的也達到了。
與市場上的同類圖書比較,本書內容新穎,結構合理,不再是簡單地介紹科技知識,最主要區別就是將核電的發展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世界發展趨勢聯系起來。本書先介紹核電在能源發展中的地位,接著介紹了核能發電原理、核電是安全、清潔、經濟高效的能源、核電的安全保障、核電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最后介紹了我國要積極推進核電安全高效發展。從國家戰略、政策層面到技術層面到安全再到貢獻最后到發展,層層遞進,向大家闡述了核電發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突出了發展核電是我們能源戰略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們解決能源緊缺的重要手段。
另外兩個亮點是:1.近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頻繁發生的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了交通運輸,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體的健康。本書直接針對公眾面臨的現實問題,向大家闡述了發展核電可以減少污染,預防霧霾,突出了核電的清潔性。我國核電的發展能對改善環境發揮重要的作用,就像葉奇蓁院士說的那樣“發展核電突破環境制約,清潔核能將助力美麗中國”,“聯‘核’驅散霧霾,共享藍天白云”。2.本書附錄部分摘錄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核電發展的重要指示、著名學者對核電發展的重要論述,以及我國核電發展的相關政策,這部分內容進一步增強了讀者對發展核電的認知度,能讓讀者體驗到從20世紀60、70年代就開始重視核電發展了,也了解了國家對核電發展的展望和規劃。
本書聘請了中國核電專家葉奇蓁院士擔任主編。葉奇蓁院士在核反應堆及核電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績,1990年被授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曾擔任秦山核電二期總設計師。他在業界耳熟能詳,核電相關專業人士都很熟悉,而在中國核科學家中的影響力也很大。他認為我國核電發展的形式很緊迫,在確保核電技術安全的前提下,還是希望我國核電技術發展得再快一些,希望我們國家的核電技術能走在世界前列,而且他認為我國是可以發展內陸核電的。
有了權威人士作為主編,更增加了本書內容的可信度和權威性,利用其光環效應也能夠獲取更多的讀者。
本書正式出版后,我們根據不同的人群,挑選了在校大學生、核行業工作者等不同的人群發放圖書,讓他們閱讀并撰寫了讀后感。他們很認真地閱讀了本書并撰寫了讀后感,分別在《科技日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國核工業報》《中國核工業雜志》等媒體上發表,擴大了本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摘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發展核電、造福人類’,而只有公眾都了解核電,支持核電,才能更好地促進核電事業的發展。希望《為什么發展核電》這本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眾對核電的態度,促進和增強社會公眾對核電的認識、理解、信任和接受,為發展核電發揮宣傳、普及作用”;“讀完全書,我深刻地了解到,核電在我國能源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核電是不僅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的戰略需要,更是實現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為什么要發展核電》是一本賞心悅目的科普讀物,如果你想了解核電,科普核電知識,那快去讀一讀吧”;“《為什么要發展核電》這本書徹底打破了我對‘核電’的看法??吹綍牡谝凰查g,就被它清新脫俗的設計吸引了,讓人有種沐浴春天的感覺,如同核電的清潔、干凈一般。”
有了媒體的宣傳和讀者真摯的感受,才使得本書得到了推廣和認可。
本書設計精美,四色印刷,以綠色為主色調,配以藍色、黃色等,各種色彩搭配相得益彰,圖文并茂,給人一種爽心悅目的感覺。讓人一看就有愛不釋手,產生閱讀的沖動。
書內插圖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如在講述核電的經濟性時,1千克鈾釋放的能量相當于270萬千克標準煤釋放的能量,用一個天平秤,左托盤畫上1千克鈾,右托盤畫上270萬千克標準煤,這樣就形象地表達了能量相當的意思,很容易理解,也方便了讀者閱讀、理解和掌握。再如,講解核電的安全性時,插圖中畫了啤酒酒精濃度低,不會被點燃,而白酒酒精濃度高,會被點燃,通過形象的對比,說明了“核電廠”與“原子彈”的燃料濃度的區別,充分說明了核電廠不會像原子彈那樣發生爆炸。
本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采用綠色印刷技術,并在圖書的封面上印上了中國環境標志LOGO和“綠色印刷產品”字樣,這種印刷對人體和其他生物無毒無害,對環境無污染、無公害,也避免了對讀者的二次污染傷害,這也體現了對讀者的負責態度。這項技術在核電科普類讀物中是首次使用,打破了慣例,也給讀者以全新的感覺。這種綠色印刷和該書所反映的發展綠色核電、清潔能源的主題遙相呼應,充分體現了本書的環保意識。
以上這些是我總結出來的針對本書策劃的一些分析和想法。在策劃時,也基本上考慮了暢銷書運作的一些因素,如緊跟發展形勢、名人效應、內容優勢、宣傳推廣、美工設計等。但是也有一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如在策劃圖書的同時,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數字化產品,實現與讀者的互動,給予其活靈活現的音視頻享受,相信效果會更好,在銷售方面,未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網上營銷手段。希望針對本書的策劃分析,能夠給從事專業面窄的行業科技出版社以借鑒。■
[1]葉奇蓁.為什么要發展核電.北京: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3.12.
[2]國務院.核電中 長期發展 規劃 (2011—2020年).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