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靜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 電視新聞頻道,福建 福州 350000)
基于敘事學視野下的電視新聞故事化探索
歐陽靜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 電視新聞頻道,福建 福州 350000)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更多受眾的注意力,已成為各類媒體相互競爭的關鍵。故事化是電視新聞敘事的一種形式,目前已滲透到新聞傳播的各個領域內,尤其是電視新聞。電視新聞故事化相關內容、基于敘事學視野下的電視新聞故事化存在的問題與敘事特征是本篇文章探索的重點。
敘事學;電視新聞;故事化;探索
從敘事學的角度分析,電視新聞是對新聞事件的一種陳述,是對社會發生各類事情的一種傳播。新聞作為新傳媒時代下一種最普遍、最主要的敘述方式,為受眾提供了相對全面的信息。研究基于敘事學視野下的電視新聞故事化,對新聞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我國出版的《應用電視學》這一專著對電視新聞的解釋是,電視新聞是指以畫面、聲音為主要傳播符號,通過借助現代電子信息技術來對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報道的一種媒體。它具有內容豐富、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直觀立體等特點,主要包括電視直播、電視新聞紀錄片、會議式電視新聞、電視評論等。
《文學理論詞典》對故事的解釋是,在文學作品中,一切具有因果關系的、具有曲折生動情節和沖突的、環環相扣、有開始有結局的生活事件。故事屬于文學研究的范疇,其運用文學表現手法來對真實或虛構的事件進行形象的改造,適用于通俗易懂的、口頭敘述的敘事類文學體裁。[1]
美國富蘭克林將電視新聞故事化定義為,運用描寫、對話、場景等表現手法來對事件中的情節與細節進行細致入微的展現,以突出事件中隱含的吸引人的、富有戲劇性的故事。我國對電視新聞故事化的研究始于1999年。到了2002年,電視新聞故事化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
(1)新聞社會責任被淡化。電視新聞的主要功能與社會責任是傳播信息,對社會輿論、教育、娛樂等各方面進行整合。受社會文化發展復雜等因素影響,目前部分電視新聞節目開始出現娛樂化傾向,且有些故事化的電視新聞節目只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追求受眾的關注程度,而忽略了其作為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導致新聞的社會責任逐漸被淡化。另外,一些電視節目將內容庸俗的東西呈現在受眾面前,對故事進行過分地強調,不注重新聞事件發生的原因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力的合理敘述,造成了受眾焦點被轉移、新聞輿論作用被減弱等諸多問題。[2]
(2)加劇了節目同質化現象。所謂節目同質化,指的是由于一些節目單位對同行業節目內容、主持方式、新聞立意等方面的大量克隆而導致該行業整體缺乏新穎、個性的一種現象。對于電視新聞故事化而言,其同質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從宏觀角度分析,是故事化電視新聞節目的結構出現了同質化。由于節目缺乏有效的變化,當受眾對這種套路漸漸熟悉之后就會很容易的猜到故事的結局,從而導致電視新聞失去了原本最為突出的魅力。其二,從具體操作角度分析,是故事化電視新聞的內容出現同質化。節目內容的同質化易導致同一信息被過量的傳播,從而造成新聞節目工作的低效重復。
(1)紀實性、真實性。由于新聞是對最近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報道,因而新聞本身具有紀實性和真實性的特征。紀實性與真實性是新聞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征,也是電視新聞故事化的基本要求之一。電視新聞故事化的真實性主要體現在事實的真實性和媒介的真實性兩方面,即新聞所報道的事情既滿足客觀存在又真實無誤,同時媒介對事實的報道也是真實無誤的。基于敘事學視野下電視新聞故事化的實現,能夠無阻隔的帶給受眾接觸事實本身的機會與條件,讓其近距離感受心新聞事實。然而由于電視新聞的聲音、畫面與主持人三者是相互制約的,即任何一方失真都會導致電視新聞的整體失真,從而降低電視新聞的可信度。所以,電視新聞的真實性相對難以把握,對其工作者的要求也相對較高。
(2)直觀性、可視性。故事化的電視新聞不僅改變了傳統電視新聞的枯燥乏味和呆板,而且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當對電視新聞報道的事實通過各種敘事技巧以講故事的形式借助電視語言來敘述其場景、情節和細節時,就會使新聞中原本不引人注意的情節被故事化,進而在向受眾呈現新聞紀實性的同時,讓受眾在故事的敘述中產生好奇感。電視新聞這種直觀性和可視性的敘述方式,使新聞內容對受眾能夠起到一個示范性和啟發性的作用。《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新聞紀實》等這些為大眾所熟知的電視新聞節目都使用了故事化的報道方式,不僅體現了很強的平民意識,而且拉近了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對新聞內容的詮釋也更加深刻。
(3)感染化、情節化。電視新聞故事化可以使新聞內容中的人性、人情世故等因素得到充分的挖掘,尤其是新聞當事人。將新聞報道的各種生活情節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展開敘述,在展現人性善惡好壞的同時,將情感融入受眾的理性思考當中,以此來感染受眾,讓受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讓其容易對電視新聞報道的事實產生認同感。因此,電視新聞故事化具有感染化、情節化的敘事特征。
(4)參與性、互動性。電視新聞故事化使聲音與畫面不再孤立,可以充分體現新聞人物、場景、情節等,讓受眾在進行思考的同時,參與性、互動性被積極的調動起來,在不知不覺中與新聞節目進行情感交流。
文章主要分析了電視新聞故事化有關內容,基于敘事學視野下電視新聞故事化存在的問題與敘事特征。通過文章的分析可知,電視新聞故事化的實現對新聞事業的發展、對受眾的吸引力程度、對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由于基于敘事學視野下的電視新聞故事化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電視新聞故事化的研究極為復雜,所以新聞工作者應不斷加強自身對故事化種類的分析,將電視新聞故事化的研究方向由能否故事化轉變為如何故事化,以使其更加有效。
[1] 云樺.敘事學視野下的電視新聞故事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
[2] 張洪.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故事性敘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G210
A
1674-8883(2015)18-01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