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
我的父親徐榮祥的公益精神
徐鵬

徐鵬,生命科學家徐榮祥之子,也是再生生命科學和技術的傳承人。現任美寶國際董事局主席。在推動人體再生復原科學被以美國政府為首的西方社會高度認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傳承和發揚人體再生復原科學和徐大夫以再生生命科學與技術拯救世人的道路上,成為了美國總統伙伴、克林頓全球倡議委員會委員、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委員、加州州長指定顧問、加州與中國貿易投資委員會董事、南加州大學戴維斯老年學學院董事。徐鵬先生推動克林頓全球倡議啟動了“從城市到鄉村:燒傷濕潤暴露療法醫師培訓”的公益項目,在全球范圍內推廣中國人發明的人體再生復原科學和器官再生醫療技術,造福世人。
2015年10月29日,以我父親命名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徐榮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正式啟動。這是為了紀念我的父親,也是為了傳承他的精神、他的使命。在這個公益精神日益繁盛的時代,我從父親身上解讀到了不一樣的公益精神,在詮釋公益精神、公益行動的時候我甚至覺得這兩個詞的分量突顯單薄,因為在父親的世界里,公益可以說是一種內化了的使命和信念,救死扶傷對他來說本身就是天職,幫助別人對他來說是一種幸福……
我的父親很少提及公益、慈善這兩個字,而他這一生卻有一個一直秉承、從未改變過的信仰——為人類生命奮斗,而這個信仰,這樣的使命,足以讓他用一生來闡釋公益精神。
我曾經為雅虎新聞英文網站寫過一篇關于我的父親徐榮祥領導力的文章。文章中,我是在闡述他“以人為本”的領導精神,而即便在這樣與領導力相關的文章的很多描述中,我發現這都與我們所說的公益精神息息相關。我在文章中說“以人為本并不僅僅是挽救和改善那些處于困難動蕩中的生命,而是更廣泛的考慮人生的全部價值。”而在這里,我也想表達,“公益精神并不僅僅是挽救和改善那些處于困難動蕩中的生命,而是有可能更廣泛的深植人生的全部價值。”至少于我的父親確是如此。
他這一生,十幾歲時成為赤腳醫生,奔走鄉間,治病救人。因為對人類病老生死比常人更執著的關注,對人類生命的過早探究,他很早就有了“公益”情結,他見不得燒傷者的痛苦,為了讓更多的人免此苦難,他把自己當成了大白鼠,在自己的身體上進行皮膚燒傷的試驗,最終發明了一種新的治療燒傷的技術——燒傷濕潤暴露療法,這項技術救治了千千萬萬處于苦難中的燒傷創瘍患者;他總是志愿參加各種國際國內救援,早在1990年,他就參加了在泰國曼谷煤氣爆炸的國際救援,因卓越的救治效果為中國揚名顯威,并被泰國國王和政府授予“最好醫生”稱號;2008年汶川地震那年,他捐款百萬并捐出數千萬的藥品物資,第一時間組織了醫療專家團隊帶頭進入災區,并三次重返災區一線,在什邡、汶川、北川、青州、綿陽、德陽、廣元、雅安及漢旺等重災區救治傷者;在他后期的職業生涯中,他培養了一代代的醫生,因為他覺得,只有更多的專家才能救助更多的人。
我可以很快列舉出他數百個慈善行為:他抱起的那個汶川大地震中因為他沒有被截肢的小齊洋;那個仍在他創辦的企業美寶工作的不善言辭的曾經被全身燒傷94%,如今功能毫無受限的“燒師傅”;那個遠在異國被燒傷的叫做約瑟夫的小男孩的母親為他寫下了十幾頁的感謝信;那個受他之恩做出一番事業在他過世后哭得痛不欲生的山東漢子;那個他贊助建設的如今晨讀朗朗、童音沁人心脾的學校;那個世界名廚美國麻州2013餐飲聯合會年度主廚得主、波士頓最具創造的明星廚師布魯斯先生那雙無比珍貴卻被油燙傷的手如果沒有完全恢復,關節受限的他就要離開他熱愛的行業;那位山東威海罹患肺癌腺癌晚期86歲的王瑞榮老先生,因父親的再生科學受益,癌癥晚期仍然安享晚年。那些不似故事的“真事”在美寶公司的員工間,在很多追隨父親的醫療專家中,你都可以聽到不會重復的記憶。
對于他任何的英勇無畏的行為我從不感到意外,對他隨手而做的幫助別人的行為我習以為常。我的父親整個的生命和畢生的事業就是為了幫助他人。他在器官再生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他改善了很多人的生命,他孜孜不倦的奮斗著,而這一切從未被烙上公益或者慈善的標記。現代公益事業于西方國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中國卻只有十幾年的歷史,然而我卻覺得中國特色的那種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傳統其實是更悠久的公益精神。
我可以引用父親很多的話,來體現他為人處事的心境,不管這些話說的樸實無華,還是激動人心,但于我來說,都是父親內心價值的真實體現。他說,“我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他說,“我所做的一切,最終都是為了他人的生命”他說,“我會把我的一切財富用于人類生命質量的提高”;他說,“科學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讓所有的人使用你的成果,這是作為一個科學者最大的幸福。你的成果服務的人越少,你越痛苦。如果科學的東西大家不應用,那不叫科學,或者還沒到真正叫科學的時候。”他所做的一切,他的工作、他的職業、他的事業、他的科學研究、甚至他對別人的號召,都是為了能夠成就別人的生命。
父親因此也獲過很多獎,亞洲的、美洲的、歐洲的,比如美國燒傷受難者基金會第六屆人道主義獎、泛阿拉伯國家醫學科學英雄獎、聯合國科學與和平獎、中國第三屆捐助獎、洛杉磯郡最高榮譽獎SCROLL AWARD、歐洲GOLDEN BIATEC大獎等等。
我真的很難去判定,他的哪一種想法該用公益精神來界定,而哪一次行動該用慈善行為來定位。公益精神是現代社會中責任、奉獻、行動、反思、博愛、包容等德性品質的有效整合,而如果“為他人生命而奮斗”是一個人的信仰與使命,那又何需用公益精神或者慈善行動桎梏了那本就更廣闊、更深遠的心靈境界,我的父親,是在用他全部的生命進行“公益”。

父子同獲洛杉磯政府最高榮譽獎 SCROLL AWARD。
父親是一位醫生,是一位杰出的再生生命科學領袖,他還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在我看來,他經營企業的成功與他這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對生命的關愛與超越常態的公益精神有很大的正相關。有時候很難想象,一個更多的是埋頭于科學技術的科學家是如何管理一個企業并能在20多年后依然讓企業保持著足夠旺盛的生命力。
父親是美寶的創始人,美寶在美國、上海、汕頭都有公司。美寶濕潤燒傷膏和再生醫療技術可以說是改變了一個時代的燒傷治療技術。在很多企業家考慮產品、市場、員工績效、高層流失、戰略規劃等問題的時候,我父親卻從來沒有為此有過多的煩擾。他所帶領的企業已經存續20多年,里面有著大量的跟隨了他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員工,真的做到了忠誠相隨。至今還有一位70多歲的老醫生、老專家,仍在為企業做著奉獻,每天上班,傳播技術,救死扶傷。
在父親離世后,他的員工為他點了一個月的長明燈,夜夜不熄;他們合寫了一本厚厚的紀念文集,用自己的筆記錄了他們心中的徐大夫,他們心中的老板。他們敘述著和他一起為再生事業奮斗的每一個過往;他們懷念著和父親一起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日子;他們歌頌父親為他人生命奉獻一生的精神,歌頌他那永不言敗、逆水行舟、洞見未來、改天換地的大氣魄;他們真情訴說那如父又如師般充滿溫暖與關愛情懷、真心相隨的生命過往的每一段歲月。至此,哪一個企業的領袖可以得此榮耀,受此愛戴。
我曾經說過“公司員工凝聚力強公司才能強大,以人為本取決于領導者對其員工深切的、真實的幫助與支持。純粹以利益為驅動的領導眼里只有高消費的顧客,這種狹隘的、目光短線的領導模式很難描繪出更遠更大的藍圖,而且具有此種心態的領導者將錯失這個廣闊世界的更多的機會。真正的以人為本的領導者是超越產品、超越利潤的,并能真正的連接人與人的內心的。”父親正是用他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些道理,因為他的內心深處是對生命的無尚的關愛與關注,是為他人生命奮斗的那種深植骨髓的精神。所以他辦企業的目的、他生產產品的目的、他帶領員工的目的、他為員工傳遞的價值觀導向、他企業的奮斗的戰略目標的設計,所有的一切都順其自然的成為了一種渾然天成的體系,一種無需特別言明就在企業血脈中流淌的一種動人的且珍貴的、并有無尚力量的企業精神,而這種精神,讓企業生機勃勃,勇往直前。
父親說,“我從來就沒有想到當最富的人,但我從小就懂得,沒有錢連命都保不住,所以,我對財富的認識是,無論什么時候我絕不會私自占有財富,我會把我的一切財富用于人類生命質量的提高上。我過去一直是這樣做的,今后仍然是這樣,直到生命的路程結束。”
盡管我知道一個社會的企業群若具備更多的公益精神,可以改進和推動社會的進步;盡管我也知道企業的社會責任越來越被重視,企業被強調要超越利潤至上的理念,強調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但我覺得這些提法都不及一個渾身都是公益精神的企業領袖的作用力強大。有這樣的企業領袖,以身引導并以身帶動著企業的發展,那么所有的企業的公益精神、企業的社會責任、員工的精神力、企業的環境意識都有了自己該有的模式與方向。這樣的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人文關懷、甚至盛名美譽都來得那么順理成章。

徐榮祥獲得歐洲Informal Economic Forum(IEF)經濟俱樂部頒發的2013年Golden Biatec 國際獎。
今年的9月26日,我參加了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克林頓全球倡議(CGI)年會,我們美寶國際和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聯合發起的行動承諾:“從城市到鄉村:再生醫療技術(MEBT)醫師培訓”——一個一年2萬人的先進醫療技術的培訓計劃也在當晚正式公布。“克林頓全球倡議”是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2005年創立的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非政府組織,旨在聚集全球各界領軍人物的智慧和資源,致力于推動人們探討世界性問題,促進世界各地共同承擔責任,尤其強調變想法為行動,應對一系列全球化挑戰,解決全球性的問題。這是克林頓全球倡議創立10年來,中國醫療技術在這個舞臺的首次發聲。這對于我們美寶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有紀念意義的事情。我們這一計劃不但是要培養具有再生醫療技術知識和技能的醫生,也是紀念我父親救人于水火的精神遺產。我把這一計劃解讀為一種全新的擴張化的國際公益形態,我們要用一種全新公益模式撬動更大范圍內的慈善力量造福更多燒傷患者。
如果說,父親的公益精神是他一種使命的內化,那對我來說,是在充分解讀東西方公益精神并理解父親的基礎上要去探尋更寬、更廣的世界化的公益模式、公益行動,我要將我所理解的父親的那種廣闊無垠的公益精神傳遞給整個世界。父親離世后,我們發起成立了美國徐榮祥基金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徐榮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這將集更多的大眾之力傳承父親所執著的信仰和事業,傳遞父親的精神。
在我接手父親創辦的企業后,我給了美寶一個新的定位,父親原本為美寶的定位為“新生命科學型企業”,這與他的科學家身分也很吻合,但我為美寶定位為“使命”型企業,我覺得這兩個字最能準確的解讀這個企業的內蘊,這種“使命”是父親為他人生命奮斗的精神的一種內化,不離不散,縈繞在企業內部,貫穿于企業血脈,引領企業前行。

徐鵬參加CGI第十屆年會
父親本身的行為,父親創辦的企業都在闡述一種根本性的公益精神與公益行動,而我所理解的父親的“公益”的深度與廣度遠不止此。
盡管我的父親極度忠誠并熱愛自己的祖國,但他也教會了我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彼此的關心是無邊界的。他的醫學發展和人道主義精神不會局限于一地,而是幫助更多的老百姓,不管他們住在哪里,不管他們貧窮還是富有,不管他們持有怎樣的信仰。他的公益精神是跨越國界、超越文化的,哪怕是飽受戰爭蹂躪的災難深重的群體。在父親的世界里,這種精神超越國界也超越領域。他不會因為自己是一位醫生,就不關心國家的糧食問題,他不會因為自己是一名企業家,就忽視對生命價值的解讀,對整個世界人文精神的重塑。
他生前有很多學說,甚至很多產品都是站在改善這個世界著手的,比如他對糧食匱乏問題的擔心,他一直在努力,希望通過一種特殊的方法解決世界的糧食問題,對于糧食危機問題他并沒有將目光放在不可預知的不斷的糧食增產、增量的方向上,而是回歸人的本身,通過既有的有限的糧食資源以人的食物的攝入過程為核心來探討一種方法,尋找人類最本源的解決食物危機的方法,即創造現有糧食資源的最大價值化和利用率。他在探尋一種營養物質,一種能夠提供最適合人體營養比例及人體生命細胞的譜系化的再生營養物質以實現以當下的一人食物之總量解決三人之量,甚至更多。同時這種譜系化的再生營養物質具有器官再生復原的功能,可以真正達到藥食同源的效果。他認為,這才是解決糧食問題甚至食品安全的更有效的策略。
父親一生都在研究人的生命,比如頑疾、再比如人體衰老。對于蹣跚而來的銀發世界問題他同樣在努力探尋解決之道。據官方統計,到2050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20億。而中國所走的將是世界前所未有的“在低收入階段進入老齡化”的道路,作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發展中”國家,比其他發達國家面臨著更嚴峻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面臨著更難以逾越的障礙和困境。各國因人口老化疾病負擔而造成的經濟重負將難以承受。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癥及三高的老年人及治療成本將在未來數十年大幅增長;老年癡呆患者人數預計將每20年翻一番,2030年達到約6,600萬人,2050年將超過1.15億人,難以應對。紐約葉史瓦大學(Yeshiva University)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巴齊拉伊(Nir Barzilai)表示,要面對上述疾病帶來的沉重負擔,需要認真面對這些疾病最大的共同因素——衰老。而到目前為止,正統醫學仍然沒有在衰老領域產生實際的醫療體系,盡管更多的專家表示是該對衰老的生物進程進行重新審視的時候了,人們應將衰老視為可控制、治療并延緩的一種狀況并進行系統的研究,但目前現有世界占主導地位的生命科學的研究范疇仍然是在舊的思維中試圖突破,依然找不到有效的改變衰老的全新的有效途徑。其實父親一直在研究“還童”,并且有所成,他要用人體原位的再生潛能細胞(PRC)替代衰老的、凋亡的細胞,實現人體的自身的再生還童狀態。他在實驗性臨床研究中的大白鼠身上實現了兩倍的壽命長度不衰老,而現實生活中實現了208名志愿者5年期不衰老。而可惜,這項奇妙的研究卻因他的離世變得有些艱難。
我覺得,他內心的公益的范疇真的很大,糧食危機問題、食品安全問題、頑疾問題、衰老問題,甚至于人類的生命哲學觀。他認為,在對世界觀的看法上都只是精神與物質的關系,唯心主義或者唯物主義這兩大派別無論哪一派都對產生精神的生命體缺乏探究,這種世界觀是兩維的不完整的世界觀。他提倡我們必須站在新的三維觀(論)——精神、物質、生命體的世界觀基礎上,才能更系統的看待這個世界。他認為這個世界忽略了產生精神和改造物質的主體——人體生命自身,而人體生命直接影響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這本來就是不可割裂的。他對一直存在而沒有體現系統的人體生命科學學體系提出,集中研究人體生命的現能和潛能,同時研究與人體生命相關的人類食物能源和資源、生存空氣能源和資源、生存的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生存的人群精神思想環境。他將其名稱定為“人類生命學”。
父親的公益領域廣闊無垠,小到一個燒傷的人的救治,大到世界的糧食危機、器官頑疾與衰老、人類生命哲學觀的改變,而這一切源于他對生命本身的重視。他覺得,從根本上說,使人類社會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不是權力,不是財富,不是生產力,而是生命,每個人的生命,每個健康延續的生命。因為對生命的重視,讓他的所有的一切的行為、思想都外顯了公益的精神與公益的行為。而“人類生命”這其實才是公益精神的根本內蘊,是公益行動的根本目標。
父親來到這個世界只有57年,而我卻覺得他對這個世界的貢獻還有意義會很久很長。在他離世的那個月,洛杉磯郡長大會特別休會以悼念和致敬于他,美國總統奧巴馬、美國民主黨主席、美國國會議員、美國加州州長辦公室均發函表達致敬與懷念。他們說“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在于他如何死去,而在于他如何活著,不在于他得到多少,而在于他付出多少,他雖離世,但他的精神和他的各種發現、發明必將永垂不朽,繼續激勵和惠澤我們世世代代。”
對于這樣的父親,我將盡所能傳承他的精神與學術,傳承他的無垠的大公益精神,為他,更是為了這個世界。

克林頓全球倡議
鏈接:“克林頓全球倡議”中首次出現了中國聲音……
2015年9月27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創立的公益項目“克林頓全球倡議”(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簡稱CGI)第十屆年會在美國紐約舉行,克林頓和女兒切爾西主持召開了年會開幕式。作為CGI成員,美寶國際總裁徐鵬帶來了美寶國際和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聯合發起的行動承諾:“從城市到鄉村:燒傷濕潤暴露療法醫師培訓”——一個一年2萬人的先進醫療技術培訓計劃。這是CGI創立10年來,中國醫療技術在這個舞臺的首次發聲,對于美寶國際來說是一件非常有紀念意義的事情。同時,這一天正好是中國的中秋佳節,可謂天時、地利、人合!
“燒傷濕潤暴露療法”源于中國,發明人為中國生命科學家、徐鵬的父親徐榮祥。該療法自1987年誕生以來,改變了中國燒傷治療的面貌,衛生部將其作為“八五”規劃向全國推廣普及的十項醫藥技術之一,已有20萬中國醫生接受過該療法的培訓并惠及數千萬燒傷創瘍患者。同時,燒傷濕潤暴露療法以其效果卓越、操作便捷、成本較低,為世界提供了一種具有很高推廣價值的治療方法,推廣到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東南亞、中東、北非等燒傷發病率較高的地方。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把燒傷濕潤暴露療法列為燒傷急救技術。
“克林頓全球倡議”致力于解決全球性的問題,自2005年創立以來,已做出約3200項承諾,180多個國家4.3億人因此受益。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作為一項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燒傷每年導致約26.5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僅2004年,全世界近1100萬人被嚴重燒傷。徐榮祥發明的燒傷濕潤暴露療法,作為解決全球燒傷問題的最適宜的技術,得到了“克林頓全球倡議”的關注和邀請。
克林頓全球倡議——“從城市到鄉村:燒傷濕潤暴露療法醫師培訓”計劃在近30個省舉辦500場次、2萬名專業醫生的培訓,使該項技術得以更廣泛的應用推廣,盡快造福更多燒傷患者。徐鵬表示,課程不但培養具有燒傷濕潤暴露療法知識和技能的醫生,讓他們了解該技術在全球擴展的潛力以及人體器官再生的潛能,也是紀念徐榮祥大夫救人于水火的精神遺產。
該承諾由“克林頓全球倡議”正式公布后,美寶國際和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將圍繞該計劃加速就“燒傷濕潤暴露療法”對中國醫生以及今后對全世界醫生的專業培訓步伐,使得這項能夠更好實現皮膚器官再生、止疼、抗感染和無疤痕愈合的技術更廣泛的解決阻礙世界燒傷治療學發展的難題,以大大減少燒傷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通過克林頓全球平臺的有效倡導、監督、推進及支援,使該項技術更快發揮全部能量,改善燒傷現狀。這項迄今為止在全球發起的針對燒傷技術所實施的最廣泛的技術培訓創造了全新的公益形態及技術推進模式,也將大大改善世界眾多燒傷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