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閩湘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歷程
雷閩湘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本期責任主編——雷閩湘

雷閩湘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代謝內分泌分會委員、內科培訓指導委員會常委,湖南省糖尿病學會主任委員,湖南省內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西部精神醫學協會內分泌暨糖尿病專委會副主委,湖南省康復醫學會骨質疏松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2015年ADA大會入口處,ADA75年光輝歷程
75年前28位美國內科醫師懷著對糖尿病患者的關愛和對糖尿病事業的追逐成立了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今年迎來了協會75歲生日。隨著糖尿病患者的逐漸增加,至今已有超過100萬名會員及志愿者加入ADA,使其壯大成為全球著名的糖尿病治療與管理權威機構。為紀念糖尿病協會的光輝歷程,今年年會在大會入口處設立了協會75年來大事的記事牌,以激勵更多熱愛糖尿病事業的人士加入戰勝糖尿病的隊伍中來。今年ADA年會在美國波士頓召開,全球124個國家14000余名糖尿病專家和關心糖尿病事業的各個行業人士參加了本次盛會。
為應對越來越高的糖尿病患病率以及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在Cecil Striker、Herman Mosenthal等28位內科醫生的努力下,ADA于1940年成立。
ADA于1941年6月1日在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舉辦了首屆科學年會,僅隔一年時間當時參會者就達到250人。胰島素的發現者之一Charles Best 作了主題演講,Elliott P Joslin作了Banting紀念演講。本次年會共提交5篇醫學文獻,而如今,每屆年會都有超過3000篇摘要提交,超過700名參會者進行大會演講。

ADA的創辦人 (第一排由左向右:Frederick W. Williams, M.D.; J. West Mitchell, M.D.; Edward Tolstoi, M.D.; Mrs. Charles F. Bolduan; and George E. Anderson, M.D. 第二排由左向右: Beverly Chew Smith, M.D.; George C. Thosteson, M.D.; Cecil Striker, M.D.; William S. Reveno, M.D.; Paul F. Polentz, M.D.; C.B.F. Gibbs, M.D.; and Joseph T. Beardwood, Jr., M.D.)

在未發現胰島素之前糖尿病患者僅能依靠控制飲食來達到降血糖的目的,上圖是一位名叫Teddy Ryder的糖尿病患者,在沒用胰島素之前他的體重僅有27磅,用胰島素治療一年后他的體重達到了46磅,胰島素的發明挽救了無數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美國糖尿病協會為了紀念胰島素發明者Banting的貢獻,設立了“班廷科學成就獎”,該獎項每年一次,頒發給在糖尿病的機制、治療或預防等領域具有重要、長期貢獻的優秀科學工作者。今年“班廷科學成就獎”頒發給了美國猶他州西南醫學中心塔奇斯通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Philipp E. Scherer博士,因為他發現了脂肪組織的多重身份。
在一筆10萬美元的匿名捐款幫助下,1948年《糖尿病預測》(原名:ADA預測)首次以季刊形式發布。約53000本季刊分發給了內科醫生、藥劑師和各地診所。

這一年第一個ADA患者小組成立了,兒童糖尿病患者小組是最成功、最具知名度和成立時間最久的組織。2014年,ADA在24個州舉辦了50多場活動,共有5400多名糖尿病兒童參加。
一項對父母的調查顯示,參與小組的患兒糖尿病管理知識、行為、信心、與同伴交流的自信及幸福感都有所提升。家長也表示參與小組的患兒病情逐漸好轉,他們的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從之前的7.63%降至7.05%。

在2012年ADA年會和今年的年會上均報告了關于兒童2型糖尿病治療的前瞻性研究(TODAY研究),該研究納入699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予以二甲雙胍單藥、二甲雙胍聯合羅格列酮或二甲雙胍聯合強化生活方式干預,隨訪2~6年。該研究目的是評估降糖藥物對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2012年ADA年會上公布的結果是二甲雙胍聯合羅格列酮控制血糖優于單用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加生活方式干預與單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效果相似,單用二甲雙胍和二甲雙胍加生活方式干預組體重減輕,二甲雙胍聯合羅格列酮組體重增加。三年過去了,在今年的ADA年會上對TODAY的研究做了更進一步的報告:青少年2型糖尿病起始二甲雙胍治療可以短期改善血糖控制,雖然二甲雙胍對于50%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維持是不夠的,但是大多數青少年起始二甲雙胍治療可使HbA1c達標,起始二甲雙胍治療時無論是否已接受胰島素治療,患者HbA1c水平都得到了改善,多數接受胰島素治療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當起始二甲雙胍治療并且HbA1c達標后可停止胰島素治療,通過對48個月之前沒有失去血糖控制組和失去血糖控制組進行比較,發現兩組HbA1c基線水平的分布存在差異,HbA1c基線水平可作為二甲雙胍單藥治療持久性的預測因素,進一步分析基線HbA1c 6.3%可以作為預測的切點。短期二甲雙胍單藥治療后的HbA1c水平可作為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接受額外治療的預測因素,特別是對于非裔美國女孩。二甲雙胍單藥治療失效后開始胰島素治療,一年后發現HbA1c水平并無變化,所以提出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最好的添加治療策略尚不清楚,值得進一步研究。在觀察對象中有452名女性患者,63名處于妊娠期患者,53名妊娠期患者數據可用,結果發現:14例(26.4%)死胎,39例(73.6%)出生,其中1例早期早產(29周),5例晚期早產(34~36周),33例足月分娩,其中有8例(20.5%)先天性異常,所以青少年糖尿病妊娠風險值得關注。TODAY研究的未來研究計劃包括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入成年期后并發癥和合并癥的發生率;早期血糖控制對β細胞功能和并發癥、共存病發生的影響;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入成年期后β細胞功能和與結束青春期之間的關系;其它代謝和社會文化因素與并發癥、共存病發生率的關系;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過渡到成年期時糖尿病的特征以及糖尿病的護理。
糖尿病患者壽命延長、生活更加健康,都要得益于生物醫學研究的進步。1952年ADA首次向研究項目直接提供資助。自1952年以來,ADA提供的資助金額已超過7億美元,支持了近4500項研究,對加強糖尿病治療和改善糖尿病結局具有不可估量的貢獻。

ADA于1952年1月首次發行期刊《糖尿病》。《糖尿病》迅速并持續成為全球糖尿病領域的頂尖期刊,主要刊發糖尿病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方面的原創性研究,關注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病機理、胰島功能、藥物作用等問題,目前的影響因子為8.474。

自ADA成立以來,一直由醫學專家主導。1970年,ADA重組并轉變為自愿參加的健康學會,成員包括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由董事會主導,Gail Patrick女士任第一屆董事會主席。1970年至今參加學會的志愿者人數已超過100萬。

第一屆董事會主席Gail Patrick
1988年ADA推薦首個糖尿病風險評估模型,通過家族史、年齡、性別、高血壓、身高、體重等信息,幫助人們識別罹患糖尿病的危險級別和評分,并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糖尿病篩查。

ADA首次發布《糖尿病診療標準》,用于指導內科醫生進行糖尿病管理。第一版的《糖尿病診療標準》僅4頁內容,而2015年版的篇幅擴增至93頁,體現出近幾十年來由于研究的廣泛開展,以及對糖尿病的了解逐漸深入,使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治療策略越來越豐富。

1994年8月,ADA官方網站Diabetes.org在德克薩斯州首次啟用,并取代了此前已在俄勒岡州分部和密蘇里州分部啟用的兩個網站。該網站目前的日訪問量約為75000次。
ADA發起“改善醫療保險”計劃,與美國各州及其他衛生組織聯合,擴大醫療保險覆蓋范圍,以確保糖尿病患者能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2002年,ADA聯合HHS(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發布報道,將空腹血糖受損(IFG)和/或糖耐量受損(I G T)定義為“糖尿病前期”。其中,空腹血糖受損為空腹時血糖水平100~125mg/ dl,糖耐量受損為服葡萄糖兩個小時后血糖水平140~199mg/dl。2010年,ADA指南又將HbA1c水平5.7%~6.4%也加入到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識別標準。

啟動“Pathway to Stop Diabetes”項目。“Pathway to Stop Diabetes”項目建立了出色的糖尿病專家與其他領域資深研究者之間的合作網絡,并長期提供大量資源支持,以尋求突破性的糖尿病研究項目,從而從根本上改變糖尿病研究。

隨著中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和中國糖尿病研究越來越深入,中國糖尿病的研究也越來越得到全球的關注,在今年的ADA年會上,美國時間6月6日下午2時許,ADA2015中國專場報告在波士頓會展中心進行,今年的主題是:糖尿病臨床治療創新實踐——來自中國優秀糖尿病中心的臨床經驗。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內分泌科吳靜教授在今年ADA年會上做口頭發言
本屆ADA中國專場共納入了來自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306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5家糖尿病中心的5項主題報告,包括單基因糖尿病、糖尿病足、新診斷2型糖尿病、三級醫院-社區醫療一體化模式、中國基層地區糖尿病預防治療等。除了在中國專場作報告外,中國學者還在各分會場或壁報上做了中國研究的學術報告。
總之,ADA年會雖然是美國糖尿病協會舉辦的會議,但由于該年會關注了糖尿病從基礎到臨床,從生理到人文的研究,因此吸納了全球糖尿病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的關注,通過每年的年會我們可以了解糖尿病領域的研究前沿和關注熱點,而且該學會也建立了網站和雜志為不能到會的人士提供了交流平臺。近年中國糖尿病聲音在該學會也得到越來越重視,希望我們這期的會議報道也能為國內關注糖尿病事業的人士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祝福我們的糖尿病患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享受正常人的生活!
(致謝:部分圖片和內容來自菲糖新動)
10.3969/j.issn.1672-7851.2015.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