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東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普洱供電局,云南 普洱 654800)
電網元件漏電,電能計量裝置誤差以及抄表人員漏抄,錯抄等而引起的電能損失稱為不明損耗(管理線損)。配網分壓線損是直接反應一個供電企業線損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降低線損對對對供電企業非常重要。
抄表人員估抄、錯抄;計量裝置異常、接線錯誤、二次回路失壓;互感器倍率錯誤、電費核算錯誤;抄表時間不一致,不按抄表例日抄表;用戶違章用電、竊電;設備絕緣不良引起的泄漏電流;三相負荷不平衡、無功補償不足。
利用片區分壓線損指標進行分析排除,縮小排查范圍。
三相負荷不平衡,中性線就有電流通過,低壓供電線路損耗增大;三相負荷不平衡,造成三相電壓不對稱,使中性點電位產生位移。三相中哪相負荷大,哪相電壓就降低,而負荷小的相電壓升高;中性電流過大,使配電變壓器運行溫度升高,嚴重時會將變壓器燒壞。三相負荷不平衡造成三相電壓不平衡,影響電動機的輸出功率,并使繞阻溫度升高。根據基爾霍夫定律,流入電流等于流出電流,即IA+IB+IC=0。如若不平衡,不平衡電流即為IN (可以采用鉗形電流表測試N相)。因此在運行中經常調整變壓器的各相電流,使之保持平衡,以降低線損。一般要求配電變壓器出口處的電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因為不對稱負荷引起供電線路損耗的增加與電流不對稱度的平方成正比。在低壓三相四線制線路中線路的電流不平衡附加線損也是相當大的,定期地進行三相負荷的測定和調整工作,使變壓器三相電流接近平衡,這也是無需任何投資且十分有效的降損措施。
合理增設電容器,增強無功補償,降低線損。眾所周知,無功補償可以提高負荷功率因數,從而降低線損。下面的公式可以看出:

據統計,當功率因數cosφ1=0.6,提高到cosφ2=0.92 時,電網中的可變損耗(即:銅損)降低將近60%,當功率因數cosφ1=0.8,提高到cosφ2=0.95 時,電網中的可變損耗降低將近29%。
無功補償應遵循這樣的原則: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分級補償,就地平衡。結合補償的三種方法,突出側重點。集中補償與分散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降損與調壓相結合,以降損為主;輸電網補償與配電網補償相結合,以配電網補償為主;供電部門進行補償與用戶進行補償相結合,以就地平衡為主。
單線降損法主要圍繞單一的一條配網線損進行綜合治理達到線路綜合降損,也叫綜合降損法。主要針對轄區配網線路多,多條線路線損高或異常等情況。目前,大多數供電所轄區配網線路較多,線路線損高、異常臺區較多,逐月開展排查仍然每月線路線損高。為確實達到線路與臺區同治理同清理的目的,可以圍繞單線轄設臺區進行綜合治理。如若轄設臺區異常數量較多,可以放寬排查治理周期,目的為清理單一線路下所有異常臺區,清理過程中和完畢后隨即進行線路降損效果評價,定期進行跟蹤,防止效果反彈。
1)估抄、漏抄、錯抄:利用PMS 系統與計量四合一系統進行歷史電量對比分析和現場核查(異常臺區)。
2)計量裝置故障、錯誤接線、二次回路壓降,利用計量四合一系統檢查終端采集日電量與電能表電量是否一致;其次是現場檢查計量設備接線是否存在問題,查閱電能表ABC 三相電壓值或使用萬用表測量電能表電壓線電壓值。
3)電費核算錯誤、倍率錯誤:抄表過程中,常態開展電流互感器實際變比與核算倍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應及時更改系統倍率與核算倍率。
4)抄表時間不一致、不按例日抄表,根據臺區抄表例日進行監督落實并核查。
5)違章用電、竊電,根據臺區線損波動與異常情況和利用反竊電手段進行排查。
6)設備絕緣不良引起的泄露電流,根據臺區線損異常情況制定低壓線路通道排查清理工作,其次是合理配置熔斷器熔絲容量,熔斷器容量配置原則如下:
配變容量100 kVA 及以下,配變高壓側熔斷器按配變高壓側額定電流的2-3 倍選取;
配變容量100 kVA 以上,配變高壓側熔斷器按配變高壓側額定電流的1.5-2 倍選取;
低壓側熔斷器可按低壓側額定電流的1.2 倍選取;
低壓支線線路可按線路所供滿負荷電流的1.2-1.5 倍選取;
負荷電流計算公式:
Imax如:電壓為10 kV,1A 電流所供有功功率為:
P=UI=1.732* 10* 1* 0.85=14.722kWh/時
7)三相負荷不平衡、無功補償不足,采用鉗形電流表分別在一次側A、B、C、N 四線上測試,N 相電流為三相不平衡電流即零序電流。
無功補償不足,可以直接測試功率因數可得。
功率因素計算方法一:

注:針對沒法計算無功功率的方法。
功率因素計算方法二:

降低線損不僅僅側重于管理線損,還要結合技術降損措施才能達到高效、節能的目的。需要加強線路、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工作,采取新科技手段,利用配網計量自動化、數據無線遠傳(集抄)等先進技術來提高配網降損管理水平。
[1]趙全樂.《線損管理手冊》,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