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華,杜瑞寧
(大唐宣威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云南 宣威 655405)
某施工電源變電站是保障施工用電的常規控制的終端變電站。變電站變壓器總共四臺,三臺S9 型、一臺SZ11 型變壓器,容量分別為1×50 kVA (站用變)、2×2 500 kVA、1×6 300 kVA,10 kV 出線4 回。35 kV 及10 kV 接線均為單母線接線,戶外式布置。
兩臺2 500 kVA 變壓器可以單獨或合環運行,給Ⅰ、Ⅱ、Ⅲ回路供電。6 300 kV 變壓器容量與原兩臺變壓器容量差距較大,不能實現與原變壓器的并列運行,設計單獨給Ⅳ回路供電。

圖1 施工變電站系統圖
輸電線路導線為LGJ-70/10 型導線,LGJ-70/10 導線載流量為265A>219.3A,線路導線載流量能滿足負荷需要,并且考慮到35 kV 變電站及線路均為臨時使用的性質,建設施工用電負荷也具有同時率問題。
2×2 500 kVA 變壓器保護方式除變壓器本體、輕瓦斯保護、溫度保護、壓力釋放外,另外以變電站進線保護作為變壓器的后備保護。10 kV 出線為ZW8 型真空斷路器控制,保護為斷路器本身自帶的自脫扣裝置來實現電流保護。35 kV、10 kV 線路配置有常規的三段式電。
采用綜合自動化裝置控制,由變電站值班運行人員直接對綜合自動化裝置進行監控。變壓器保護測控屏布置在主控室內,在變壓器保護測控屏上裝設選擇/控制開關對變壓器35 kV、10 kV側斷路器進行手動控制。為了防止運行誤操作,采用機械程序鎖、機械閉鎖及電氣閉鎖相互配合實現防誤操作閉鎖。隔離開關不考慮遙控,為手動操作,變電站為少人值班變電站。變電站設計為少人值班變電站,變電站距離駐地營區距離為200 m。即集中監控、現地操作、營區監控、變電站巡檢模式。
變電站2×2 500 kVA 變壓器35 kV 及10 kV側均無斷路器控制,控制僅為一把隔離刀閘來實現控制;變壓器保護方式配制不足,10 kV 出線的保護也僅為斷路器本身自帶的自脫扣裝置來實現電流保護,不能有效保護原有的兩臺變壓器壓器和線路設備;6 300 kVA 變壓器又為單獨運行,監控功能也無上位機進行監控。這對變電站的運行監控、電氣操作上都提出了一定技術和管理上的要求。

圖2 增加隔刀后系統圖
變電站未設計首端集中無功補償裝置,采用分散補償方式,在各用電負荷側10 kV 配電變壓器低壓側裝設低壓無功自動補償裝置(可采用在大負荷設備進線處并接電容方式進行無功補償)。變電站四臺變壓器中性點均未接地,在各用電負荷側10 kV 配電變壓器中性點應可靠接地,防止故障點電位升高。
由于2×2 500 kVA 變壓器35 kV 及10 kV 側均無斷路器,無法實現不斷電工況下倒閘操作。需要倒閘時,只能利用停電檢修期間進行。
負荷分配問題:6 300 kVA 變壓器為單獨運行,為Ⅳ回路砂石系統供電,而砂石系統用電最大負荷3 000 kVA;其它三個回路由一臺2 500 kVA 變壓器供電,截至目前用電負荷最高只達到1 560 kVA。變電站運行方式不經濟,兩臺變壓器均處于低負荷運行狀態。可采用在10 kV 母線與6 300 kVA 變壓器低壓側間增加兩組隔離刀閘進行改造(見圖2),將6 300 kVA 變壓器并入10 kV 母線在集中給四個回路供電,或將新增1 隔離刀閘拉開,利用兩臺2 500 kVA 變壓器給四個回路供電,將會極大改善用電負荷分配,也實現了Ⅳ回路雙回路供電設計。改造后倒閘操作時需要注意6 300 kVA 變壓器不能與2 500 kVA 變壓器合環運行。
配電線路長、調壓成為重要問題。一般根據變電站輸出平均負荷時線路電壓參數確定三臺變壓器檔位,確保平均負荷時電壓正常。當工地新增大負荷設備后,再根據這段時期平均負荷線路電壓參數進行調解。
綜上所述,水電站施工用變電站用途為項目建設供電,自動化程度低、保護少,要完成施工用變電安全運行的任務,必須建立一個經常性、規范化的培訓制度,不斷提高變電運行管理水平,保證項目建設安全用電生產。
[1]鄔永強.淺議變電站變電運行管理措施[J].工業技術,2010 (7).
[2]靖慧英.淺談110 kV 變電站運行及常見問題[J].科技與企業,2011 (16).
[3]唐建宏.35 kV 變電站運行中若干常見故障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08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