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錢艾晨(13歲)
前事不忘,事后之師
編輯:錢艾晨(13歲)
南京,曾是繁華的六朝古都,是歷代君王居住的地方。可是,1937年12月13日,一場浩劫降臨到了這座古都——南京大屠殺。今天,我懷著悲痛又憤慨的心情來重溫這段悲慘的歷史。
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一座座雕像觸目驚心:一位衣衫襤褸的媽媽抱著死去的孩子,對著蒼天發出悲慘的痛哭;另一位母親,拉著她的兒子和女兒,驚恐地望著天上日寇的轟炸機,似乎在呼喊:“孩子們,快逃命!敵人的飛機又來轟炸了!”一位書生拖著死去的妻兒,決定死也要死在一起!還有一位母親已經慘死在日寇的屠刀下,可她襁褓中的嬰兒卻渾然不知,還躺在媽媽的懷里,吸著母親的乳汁……
往前走,眼前的地上鋪著一大片灰色的石子。我懷著好奇的心情想要踩上去,立刻被媽媽制止。她嚴肅地告訴我:“這里的每顆小石子都代表一個死去的亡靈,是不能踩的!”我立即收回腳,原來這里寸草不生,意味著生命的消失。
在鼎鐘旁的一面墻上,“遇難者300000”的字樣發人深省。我不禁為之一驚:在短短六周的時間內,日本鬼子竟然殘殺了這么多無辜的生命!
繼續往館里走,我發現了一個奇特的滴水裝置,“滴答、滴答、滴答……”每12秒后,就有一顆水滴掉落。我看了介紹才明白,每一顆水珠就代表著一個鮮活的生命,每12秒就有一個無辜的百姓慘死在日軍的槍口下!我的心再一次被震撼!
在白骨 累累的萬人坑,我看到了一個約摸三個月大的嬰兒的白骨,他的脖子已經斷裂,牙齒還沒長全。天哪!日本鬼子連嬰兒都殺!我為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而憤怒!
走出紀念館,我想,我們應該好好讀書,振興中華,因為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銘記歷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正如一位名人所說:“我們不應該忘記歷史,但我們應該忘記仇恨。”望著在藍天中飛翔的和平鴿,我期待和平能夠永駐人間。
(指導老師:陳玲玲)
文: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宋詔橋小學四(3)班 吳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