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鎮江分公司 網絡操作維護中心 李華亮 魏 斌
高校無線局域網接入可控性研究和應用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鎮江分公司 網絡操作維護中心 李華亮 魏 斌
由于WLAN(無線局域網)簡單開放的特點,安全穩定性和接入可控性成為其在高校等市場推廣的瓶頸。以“WiFi隨心連”軟件為切入點,研究高校WLAN接入控制可行性,提出幾套解決方案并在現網部署應用,同時探索基于SDN(軟件定義網絡)架構的高校WLAN組網方案。
信息化; 無線局域網; 接入控制; 軟件定義網絡
近期網絡上流行一款“WiF隨心連”軟件,用戶使用該軟件通過電信WLAN(無線局域網)熱點接入,使用異網或非學子E行賬號免費使用電信WLAN,繞過電信賬號限制策略,在校方禁止學生上網時間仍然可以使用WLAN上網,嚴重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和管理工作,同時該軟件在學生中大量使用后,導致電信WLAN和寬帶業務流失,對校園無線和寬帶業務經營產生沖擊,如何對WLAN接入用戶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WiFi隨心連”是一款提供免費WLAN賬號和流量卡的應用軟件,使用“WiFi隨心連”兌換的賬號可在智能手機、iPad、PC(個人計算機)筆記本上連接電信或移動的AP(接入點)熱點無線上網,具有網絡交易、資費低、無組別和接入限制的特點,繞過運營商的業務銷售渠道和接入控制管理平臺,將運營商WLAN無線網絡管道化、透明化。
軟件工作原理和影響:
“WiFi隨心連”軟件實際是一個全國性質的WLAN賬號交易平臺,軟件開發者在各省市低價收購WLAN賬號和WLAN流量卡,通過“WiFi隨心連”軟件進行二次銷售。該軟件支持多種終端、多運營商賬號接入,且資費低于校園營業廳,帶來三大問題: 一是網絡交易繞過電信校園營業實體店,銷售異網和異地賬號,搶占本地校園市場; 二是異網和異地賬號大量使用,打破了電信原有的校園WLAN無線熱點覆蓋優勢,電信無線網絡被管道化和透明化; 三是原來基于賬號組別的接入控制策略對異網和異地賬號不生效,WLAN接入用戶不可控,運營風險系數增加。
2.1 WLAN接入可控的必要性和意義
隨著高校信息化發展,校園成為各大運營商爭奪的主要市場之一,市場競爭激烈,如何發揮電信固網和WLAN優勢,搶占用戶,提高業務收入成為關鍵。通過WLAN接入可控,實現用戶細分、接入靈活管理、既可以滿足校方管理要求,同時還可有效控制接入用戶、限制異網和異地賬號、精確管理用戶,有針對地進行學生營銷和流量經營,對校園寬帶和無線業務推廣和發展有重要意義。
2.2 WLAN接入控制可行性分析
校園WLAN接入網一般采用交換網絡結構,核心交換機與各運營商和校園信息中心對接,業界主流采用廋AP組網方案,典型的組網拓撲見圖1。

圖1 典型校園WLAN組網拓撲圖
2.2.1 接入控制方案一(AC集中控制)
AC(接入控制器)根據AP接入標識,創建特定用戶組別,配置并引用控制策略,控制AP接入業務。· 軟硬件需求: AC需要安裝軟件防火墻,并購買licese;· 方案優點: AC一點控制;當AP數量較少時,業務部署快速便捷;
· 方案缺點: AC需要安裝軟件防火墻(增加額外成本);因AC單臺承載用戶數有限,AC數量較多,當用戶組別較多、AP分散在各臺AC,策略部署較為混亂;增加AC負擔,影響AC工作性能,且部分個性化需求無法實現。
2.2.2 接入控制方案二(AC加BRAS控制)
AC根據AP接入標識,創建特定用戶組別封裝VLAN(虛擬專用網)上送BRAS(寬帶接入服務器),BRAS根據AC接口和AP封裝VLAN,配置并引用控制策略,控制AP接入業務。
· 軟硬件需求: 無;
· 方案優點: 無需增加額外設備和成本,BRAS統一配置和部署控制策略,適用于大規模業務配置和管理;
· 方案缺點: AC和BRAS多點配置和控制,相比AC集中控制較為復雜,且策略配置繁瑣,部分個性化需求無法實現,業務響應不及時。
綜上所述,兩個方案各有利弊,方案一(AC集中控制)適用于AP數量較少,策略單一的場景,方案二(AC加BRAS控制)適用于AP數量大,控制策略復雜的場景。現網應用時應根據具體業務需求和業務量,選擇合適的技術方案。
2.3 WLAN接入控制應用案例
某職業中專與電信合作建設校園無線網絡,校方出于對教學和管理需要,提出了幾點要求:
· 校方規定的禁止上網時段(如上課時間),電信和異網、異地賬號均不得通過電信WLAN熱點上網;
· 非校方授權的運營商和異地賬號不得在校園內使用;
· 接入賬號可溯源,可靈活控制和管理。
分析業務需求: 學校共計32個WLAN熱點,分布在教學區和食堂各點,接入控制需求較為復雜,適合采用方案二(AC 加BRAS控制)方式,具體部署策略見圖2。

圖2 某職中WLAN接入控制方案
AC對教學區和食堂接入AP進行業務標識,創建特定組,封裝VLAN,上送BRAS,由BRAS完成用戶接入、控制、數據采集和策略應用,實現多點接入、一點控制,部署思路清晰、高效、無需額外增加成本,可滿足校方要求。
傳統IP網絡組網方案,存在硬件資源固化、運維管理繁瑣、接入控制管理復雜且存在局限性、業務響應不及時、網絡擴展性和彈性不足等問題。SDN(軟件定義網絡)技術將網絡設備控制面與數據面分離開來,降低投資成本,提高網絡部署的靈活性,提升網絡的軟件化程度和可編程能力,實現對業務的高效靈活控制,逐漸成為行業應用的熱點技術。
3.1 SDN技術特性
· 網絡資源虛擬化: 支持邏輯網絡與物理網絡分離,邏輯網絡可根據業務需要配置和遷移,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 網絡控制集中化: 支持網絡資源的集中控制,可進行全局優化,比如流量工程、負載分擔、安全控制等; 支持整個網絡當一臺設備進行維護,設備零配置即插即用、大大降低運維成本。
· 網絡能力開放化: 應用和網絡無縫集成,應用直接向網絡提出能力要求,比如帶寬、延遲、安全、接入控制、路由成本等; 控制軟件可編程,可通過軟件編程方式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實現快速靈活業務提供。
3.2 SDN技術對校園WLAN接入控制
校園網絡設備型號眾多、分布分散、用戶流動性大、客戶需求靈活多變,傳統維護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業務發展需求,SDN技術網絡與控制相分離、軟件可編程的特點,為校園WLAN接入控制提供了一種靈活高效的解決思路。基于SDN架構的WLAN組網方案見圖3。

圖3 基于SDN架構的WLAN組網方案
在AP和各層次設備中植入OpenFlow協議支持模塊,使得SDN控制器可以通過相關協議對AP和各層次設備進行控制和管理。SDN控制器通過向下接口實現對數據轉發層的AP和各層次設備的控制,解析AP和交換機的行為進行管理。上層應用開發人員可通過SDN的向上接口添加新的功能應用或策略模塊。數據庫從底層采集各項數據信息,業務邏輯模塊負責對各種數據的處理和管理。
基于SDN架構的WLAN組網模式下,所有接入控制和應用策略,只需要在SDN控制器上進行開發編程,集中部署策略,通過SDN交換機向各層次網元設備批量下發策略即可。操作簡單靈活、部署效率高、數據采集精確快捷、業務管理方便、用戶需求響應快,未來必將成為有線和無線網絡的主流組網方案。
WLAN作為一種低成本、高帶寬的無線接入技術,在各大高校內規模部署和廣泛應用。另一方面,高校作為教學主體,對WLAN接入控制和用戶管理相比公共網絡更為嚴格,如何協調業務發展和學校管理,實現校企雙贏是關鍵點。
本文結合某職中WLAN接入控制要求,分析校園WLAN組網特點,根據校方要求,提出AC單獨控制和AC加BRAS兩套解決方案,旨在滿足校方教學管理的前提下,部署有利于校園寬帶業務經營的接入控制策略。研究時下熱門的SDN控制技術,探討基于SDN架構的校園WLAN組網模式,希望對校園寬帶網絡建設、管理和寬帶業務發展起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