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林
《中國工會章程》規定:中國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國工會動員和組織職工積極參加建設和改革,努力完成經濟和發展任務;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參與企業、事業和機關的民主管理;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具體到企業,就是要維護職工的生存權、健康權、學習權、經濟利益權和受教育權。如何更好地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建立和完善工會維權機制,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這就要求工會干部要提升素質,增強“四種意識”,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增強法律意識。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企業也要依法治企,工會干部要自覺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了解勞動法律法規,幫助職工依法維權。要自覺學習國家法律法規,學習企業廠規廠紀,要深入學習《工會法》《勞動法》《合同法》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內容,特別要學習2014年修改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不斷用法律準則豐富和武裝自己的頭腦。雖然工會強調了工會干部要學習勞動法律法規,但多數工會干部掌握的勞動法律法規知識還遠遠不夠,有的工會干部只知道一些勞動法律的皮毛,有的人認為,工會干部不是律師,不可能把各種各樣的法律條文和案例記那么清楚。甚至當工作遇到勞動糾紛時,不能準確運用法律法規為職工解答和處理問題,幫助職工維權,影響了工會干部的形象。因此工會干部要學習法律法規,正確掌握與原則性法律條文相配套的條文或解釋,至少要知道從什么地方查找具體的條文和相關案例,不需要在維權方面當專家,至少在幫助職工依法維權工作上是個內行。工會干部不僅要做好職工的法律援助,要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規知識,而且還要知道維權的渠道和程序,這樣才能切實履行好工會工作職責,維護好職工的權益。
增強責任意識。大慶油田是我國的重要原油生產基地,肩負國家能源可持續發展重要使命。工會干部的責任是“在維護職工總體利益的同時,更好地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具體利益”。因此工會干部要增強責任意識,要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履行工會各項工作制度,維護好企業發展穩定格局。要堅持落實企業民主管理制度,不斷拓展民主管理渠道,提高民主管理質量。堅持落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隊務公開制度,把職工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企業管理的難點問題,作為隊務公開的重點,特別是和職工密切相關的獎金分配、生活福利、干部任免、職稱評審、黨員發展等方面,都要嚴格按照公開程序向職工群眾進行公開,讓職工有知情權和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權利。要為職工做實事,要站在職工立場說話,如實地向行政反應職工的需求和愿望,為職工爭取更多的合理利益。要把自己放在推動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位置上來,時刻思考自己如何發揮工會組織作用,實現職工和企業的共同發展,讓職工感受到工會的存在,讓企業感受到工會的價值。
增強創新意識。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新形勢為工會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時代也為工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廣大工會干部要以與時俱進的工作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在工作方法上創新,采取多種方式服務職工、培養職工、教育職工、激勵職工。深入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的創新活動,要以提高經濟技術指標、科研攻關能力、提高職工勞動技能或操作水平為目標,通過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進等創新活動,促進民主管理日?;???蒲袉挝灰耘e辦技術大賽、單井分析大賽、五小成果、QC成果和論文發布會等活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推動職工經濟技術向縱深發展。要在工作內容上創新,要總結樹立一批先進典型,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導向作用,以此引導職工激勵職工,積極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奠定人才基礎。
增強服務意識。構建和諧企業必須依靠工人階級。工會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工會干部要發揮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作用。要堅持“職工利益無小事,工會工作無慮事”的原則,心為職工想,情為職工系,真心為職工服務。要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呼聲,收集職工熱點、難點問題,做好答疑解惑工作,為職工辦好事、做實事。要做職工群眾的貼心人,協助黨委領導化解各種不穩定因素,協調各種勞動關系及矛盾,督促解決職工實際問題,確保職工隊伍團結安定。要健全互助的人際關系,積極開展扶貧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完善困難職工生活保障機制,對職工的困難做到掌握準確、關心到位、幫助及時,幫助困難職工渡過難關,讓職工感受職工之家的作用。要發揮工會陣地作用,督促企業強化文化陣地建設,使職工業余文化生活、思想教育工作有更大、更新的空間,從而為企業發展穩定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第五采油廠地質大隊綜合辦)
(責任編輯: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