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扣 賈小嬌
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廣播技術帶來了重大變革,也帶來了管理方式的變化。目前,安徽臺新中心廣播技術系統已經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專業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集中監測平臺,為制播網的運行、維護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一、系統建設的必要性。廣播為了適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功能需求越來越多,廣播中心的技術規模也逐漸擴大,傳統的以人為主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工作需要,采用新的監控管理手段成為了必然。
首先,滿足業務功能的需求。安徽臺制播網由33 臺服務器、14 臺交換機、100 多臺工作站以及相關的軟硬件組成,工作站分布在不同樓層,單以人工的方式進行監控管理是很難做到的。
其次,滿足廣播24 小時不間斷播出的需求。設備長期在線運行,增加系統設備故障的幾率,同時也增加了在線維護的難度。監測系統能提前做出故障預警,會大大減少播出事故的發生。
第三,滿足技術系統數字化、網絡化的需求。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減輕人工勞動強度的同時,也會使人對技術產生強烈的依賴性。監測系統能有效的協助管理人員對制播網進行管理,減少和避免工作失誤。
二、系統的功能設計。制播網集中監測系統的設計目標是完善制播網系統結構,對設備性能、網絡狀態、系統可靠性進行完整的監控,及時發現系統中出現的故障和隱患,保障廣播節目的正常生產和安全播出。
制播網集中監測系統的功能需求:(一)監控的對象應涵蓋制播系統的各個節點,主要有硬件設備和網絡信息、重要軟件和關鍵進程以及機房的運行環境等;(二)重要報警和重要信息的及時顯示以及故障位置的準確定位;(三)監控報警對象的參數可以自定義;(四)報警的方式多樣性,以短信報警和聲光報警為主;(五)詳細的信息收集和日志統計分析;(六)簡易的操作性,簡化的人際交互方式。
三、架構部署。制播網集中監測系統整體架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被監控層。被監控層主要包括監控的各種資源,例如主機、網絡設備、數據庫、存儲、業務等。數據采集層負責發現被監控資源并采集各項指標,然后上傳至匯聚處理層,數據采集層的主要組件是DMS,全稱為Distributed Monitor Server,即分布式監控服務器。匯聚處理層負責處理采集到的監控數據,生成報警;同時也用于處理展現層傳遞的用戶操作與設定,負責策略下發等。匯聚處理層的主要組件是CMS,全稱為Central Monitor Server,即中央監控服務器。展現層通過靈活的圖形化界面來展現采集到的監控數據,并與用戶互動,響應用戶的操作與設定等。
安徽臺廣播制播網集中監測系統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硬件設備及網絡狀態的監控監測,系統采用第三方軟件作為制播網的IT 系統管理和運維支撐平臺。它通過SNMP 主動采集網絡設備的基本信息,然后將所有的信息匯聚到專門配置的一臺服務器上,進行分析,最后通過portal 界面展現出來。二、重要軟件和進程的監控監測,系統采用的監測平臺,是專門針對安徽臺廣播系統的特點定制的。該平臺專門配置了兩臺服務器,對需要監測的對象進行數據匯聚和整理,系統管理員可以自定義報警參數,將需要的報警信息在客戶端展現出來。三、機房環境的監控監測,系統采用的監控軟件,是通過RS-232 接口將精密空調的數據采集到計算機上的,實時顯示機房的溫濕度數值,并且可以使用計算機將控制信號通過該接口回傳給精密空調,從而達到遠程控制的目的。
集中監測系統實現的主要功能有:
一、硬件設備及網絡狀態監測系統采用可視化管理,能實時監控各種資源的狀態;可以自定義各種資源小窗口,方便不同權限的用戶瀏覽;能準確快速地定位故障產生的原因;提供各種統計報告和分析圖表;能實時監測查詢網絡中每臺設備軟硬件信息。
二、播出系統監測站可以自定義各種監控資源,包括頻率、監測對象、報警參數等;對制作網與播出網之間的數據同步實時監測,對同步異態進行報警;對各頻率節目單的編排情況實時監測和報警,包括對欄目未編排、編排時間不足、數據記錄和音頻文件不符、音頻文件丟失等異態進行報警;對關鍵服務器的狀態進行監測,包括主機名、IP、CPU 利用率、內存利用率、校時程序、開機狀態、磁盤信息等;對播出站的播出信息進行監測,包括主機名、IP、播出動作(開始、停止、結束)、節目名稱、播出時間、節目時長等;對本地播運行狀態進行監測;報警方式以聲音為主,能自動彈出對話框,顯示詳細的報警信息;能查詢詳細的歷史日志記錄。
三、精密空調監測功能簡單實用,實時顯示溫度、濕度和開關機狀態;能修改報警參數值;空調的狀態信息可通過控件的顏色變化直接顯示出來;能進行遠程開關機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