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光
中小企業前期股權融資如何估值?
文/徐光
在創業板,尤其是新三板推出并被認可和推崇之后,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體系逐步形成。企業無論大小,只要有可取之處,都可以展開自己的資本夢想。當然,資本運作之路遠遠不止上市一條,我們不必去嚴格地定義什么是資本運作,簡單地理解,就是以股權作為融資的基礎,比如發展過程中的天使投資、私募投資,時機成熟的上市或掛牌、基于戰略考慮的收購兼并或被收購兼并等。無疑,這為廣大處于高速發展中的中小企業打開了一扇融資之門。
更值得企業家重視的是,股權融資不僅僅讓企業多了一條有別于借貸的融資之路,還在于與通過向金融機構借貸融來的資金有明顯區別,因而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不同的助力作用。
借貸融資,最明顯的特征是按時還本付息,這樣的屬性決定了企業很難用這筆資金做對企業長遠發展有利的事情,更不用說投入到可能很有前景但風險較高的開發或模式創新上。現在,有數的社會資本,逐漸凝結成大大小小、各種風格和投向的投資公司,他們尋找有投資價值的企業,企業也同樣四處尋找投資者。
在為廣大中小企業進行財務和資本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很多對企業家在接觸到投資者時的欣喜,也感受到他們對如何很好地把握股權融資的困惑和擔心,當然,這是快樂中的陣痛。企業家的疑惑涉及到方方面面,賬不真實、股權不清、拿出多少股份融資、融多少錢……資本方一旦想參與一家企業,無論多困難,也必須有一個大概的估值,作為談判的基礎。而企業家一方,如果心里對自己企業的價值沒有一個基本認知,那談判既沒有抓手,又沒有底線,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估值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也各自適合不同的情況:
1、按照公司賬面凈值估值。換句話說,就是看公司經營到今天,投資者們在公司積累了多少家底,以此為基礎。這種估值方式,通常股價都很低,這是對普通公司估值的一種方式,以過去的經營和積累為估值基礎,適用于傳統、發展平穩、利潤率不高,以及競爭力一般的企業。對于未來價值想象空間巨大,以技術、模式、團隊、市場等輕資產為核心競爭力的公司,以及以表外因素。社會關系等為主要價值點的公司,是不適用的。可以說,只要你還能進入私募投資人、風險投資人的法眼,基本上就不適合這個方式了。
2、累計投入資本估值法。對于某些特殊公司,比如生產醫藥、醫療器械產品的特殊資質要求的公司對資質有特殊要求,如果該公司已經盈利,并且處在擴張上升的渠道,意味著該資質的價值已經有顯性的表現,可以采用方法3。
如果在該資質的價值潛力明顯沒發揮出來的時候,比如說公司有了資質,但銷售還沒有打開,也沒有盈利,這時候很缺錢,引入投資人怎么估值呢?可以采用積累投入資金的方法,就是計算使公司達到現有狀態的總投入,調整積累的虧損,而獲得一種相對接近公司價值的投入。
基于我國的現狀,有時候公司獲得資質的開支都是非正規的開支,數量也很巨大,無法入賬,是大股東自己掏錢或其他賬外方式解決的。這個時候,證明真是投入沒依據了,雙方難以確認這個最基礎的東西,如何讓投資者相信公司投入成為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業內的投資人,只有對行業非常了解,才能深刻知曉公司的真實投入。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選擇方法5。
3、未來收益折現法和市盈率法。未來收益折現法:這是著眼于未來,以公司未來潛力為主的一種方法,適用于盈利的公司。可以連續預測多年的盈利情況,把未來收益折現,作為公司的價值基礎。這時候,預測了多少年,和年度盈利情況都對估值有巨大影響。企業一方面要放大價值要素,一方面要解釋自己能做到,很具挑戰性。
市盈率法:如果有同類上市公司,基于收益的估值,有一種很簡便的方法,就是參照同類公司的市盈率,計算自己公司的價值,然后打個折。至于打多少折,看企業業務情況、管理成熟度、財務規范程度,這些要素都會極大地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外部投資人是有風險的,他們要為風險打折。
4、市銷率法。就是按照銷售額的一定倍數給公司估值,不以利潤為基礎,因為有些創新度很高的公司,最初的若干年往往是不盈利的,只要有一定的銷售額,就能證明模式、技術等的市場接受度。通常來講,用這種倍數法來估值比較不靠譜,無論對于投資方還是被投資方。但基于銷售估值在其他方法不太適用的時候,也可以成為一種選擇。這多適用于企業的前期,而且主要適用于技術、商業模式等創新度非常高的公司。
5、可比公司,可比交易法。即到業內尋找可比的投資交易,以該交易為基礎,進行適當調整。
6、其他的一些特殊方法。比如一些基于互聯網的公司,流量、點擊率、粉絲數量、用戶數量等都可以成為估值的計算基礎。比如,互聯網視頻公司,就可以對比優酷的流量,看自己的流量來作為估值基礎。當然,這要求商業模式比較接近。
上面所有的估值方式,都會因為公司的不規范、遺留問題等各種不利因素而一次次打折扣。有很多企業家自然而然地認為逃稅、不規范等是經營賺錢繞不開的東西,但是恰恰也同樣是這些傳統的“有利”因素,在你進行各種運作的時候,成為對公司價值最大的傷害,甚至導致無法繼續走下去。
資深財務管理咨詢顧問,中歐商學院EMBA。現任財智東方創始合伙人、總經理,領導和創辦了全國最具知名度的財務經理人網,以及財務經理人俱樂部。曾在北京諾基亞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財務部工作多年,后就職于北京首信科技公司,任職財務總監,具備跨國企業視野,同時又深嫻民營企業的運作規則,在企業財務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曾輔導過多家企業建立財務體系、新三板上市整改、股權激勵改造、商業模式規劃。
>>深入了解中國資本市場,企業家自己對資本市場和資本運作的認知實在是價值萬金。
>>公司現在的狀態距離運作有多大差距,千萬別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公司在走向資本之路上到底存在多少問題(主要是財稅合規的問題)。要清楚處理的時間和代價,不能掉以輕心。
>>如何通過資本市場,真正助力企業的發展。資本運作不是終點,只是中間的一座加油站,如何真正夯實自己。
如果您對于中小微企業在管理運作中有哪些問題感到困惑,可掃描左側微信二維碼進行互動提問,編輯您所關心的“問題”發送到雜志官方微信公眾賬號平臺,我們會從中選取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邀請業界知名專家進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