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年來,《股市動態分析》都會在新年推出“最佳機構投資者”的專題文章,希望通過從這些優勝者的身上尋找出成功的投資經驗,以及他們對未來市場的看法,從而幫助廣大投資者更好在新年迎戰股市。
經過連續幾年的統計,我們發現,股市上的常勝將軍并不多。比如,2013年收益率最高的偏股型公募基金分別為:中郵、長盛、銀河、景順長城和華商。而2014年這些基金卻無一能在前五名露臉,取而代之的是工銀瑞信、海富通等。
私募市場上的博殺也相當兇猛——2013年私募冠軍創勢翔在最后一個月實現大逆轉,衛冕成功;福建滾雪球則以黑馬的形象獲得亞軍。除了澤熙投資這個熟悉的身影繼續在私募機構中表現突出外,其他能數得過來的常青樹寥寥無幾。這無疑不說明了股市的殘酷。
2014年的市場是波瀾壯闊的,特別是伴隨著下半年大盤藍籌股的飆升行情,令機構賺得盆滿缽滿。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公募基金2014年的最高收益率達到102%;相比之下,私募更勝一籌,達到300%。從收益率的角度看,這與2013年的情況相似,私募最高收益要超過公募。
回顧2014年機構的成功操作,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得藍籌者得天下”。收益率排在公募基金第一的工銀瑞信,其正是因為持有金融地產等低估值藍籌才能在2014年脫穎而出。至于私募基金雖然投資風格各有特色,但是號稱價值投資的福建滾雪球等也是依靠最后一個月持有藍籌股而奮起直追,一舉成名。
對于2015年的行情,大多數機構投資者認為,與去年下半年單一藍籌股的行情不同,市場有望呈現優質藍籌和優質成長的“雙輪驅動”,藍籌股和成長股“雙分化”的格局。<\\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