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華 李文濤 彭 歆 張 萍 徐秀豐 尹惠茹 安力彬(吉林大學護理學院,吉林 長春 300)
長春市城市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調查
袁華李文濤1彭歆張萍徐秀豐2尹惠茹安力彬1
(吉林大學護理學院,吉林長春130021)
〔摘要〕目的探討長春市城市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情況。方法采用分層抽樣方法抽取494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32.1%的調查對象不知道正常成人血壓,33.0%不知道高血壓診斷標準,87.9%不知道老年高血壓血壓控制目標,35.6%不知道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措施,86.9%愿意學習高血壓知識;確診高血壓后,81.8%調查對象采取控制血壓的行為,59.1%定期監測血壓。老年高血壓患者獲得高血壓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是電視、廣播,參加社區活動,病友、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交流(28.1%),報紙、雜志、宣傳冊子。老年高血壓患者定期血壓監測與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狀況和參加社區健康教育活動有關;其中,是否參加社區健康教育活動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定期血壓監測的主要影響因素。結論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健康教育基本知識掌握欠佳;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知識、態度、行為需要不斷改善;加強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活動有利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家庭血壓監測。
〔關鍵詞〕社區;高血壓;知信行
1大連大學護理學院
2長春市朝陽區人民醫院(永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第一作者:袁華(1976-),女,博士在讀,主要從事社區慢性病健康管理研究。
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病,開展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要內容的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一項經濟且有效的防治手段,并全球范圍得到認可和推廣〔1〕。本文擬了解城市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現狀,為進一步開展有效的高血壓人群健康教育提供基礎資料。
1.1對象中國高血壓聯盟與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聯合發起制定《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簡稱《教育指南》)于2013年底正式推出。如何落實《教育指南》,針對目前存在的高血壓健康教育主要問題采取措施,以提高高血壓管理質量,是所有高血壓病健康管理者的挑戰。2014年8~12月對長春市城市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問卷調查,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對長春市現有的11個行政區按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分層,分為高、中、低三層,每層按照人口比例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老年高血壓患者494例。男190例,女304例;年齡60~89〔平均(65.94±8.01)〕歲;平均病程(11.18±9.08)年;小學及以下100例(20.2%),初中176例(35.6%),高中/技校/中專及以上者142例(28.7%),大專及以上者76例(15.4%) ;家庭人均月收入(2 252.43±1 319.93)元,平均體重指數(25.40±3.17) kg/m2。納入調查對象為60歲以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社區常住人口,居住時間>2年;未出現任何并發癥;意識清楚,可用言辭表達;愿意參加本次研究。排除認知功能障礙(老年癡呆、精神障礙)、聽力或視力嚴重障礙、無法交流者。1.2調查工具參考《教育指南》,研究者自行設計“城市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問卷。問卷第一部分為調查對象一般資料,包括性別、身高、體重、年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收入水平、居住狀況等;第二部分為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調查,共包括33項,其中有關高血壓健康教育知識10項,高血壓健康教育態度10項,高血壓健康教育行為10項,高血壓健康教育需求3項。
1.3調查方法通過張貼海報、發放傳單、電話詢問的方式招募自愿參加本研究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將調查對象集中到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調查,調查前簽署知情同意書,調查中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面對面逐條閱讀,調查對象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回答,由調查員填寫問卷,因此本次調查的問卷應答率是100%。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χ2檢驗和二項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
2.1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情況
2.1.1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知識32.1%調查對象不知道正常成人血壓; 33.0%不知道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其他67.0%知道高血壓診斷標準的患者中,收縮壓回答正確率為16.92%,舒張壓回答正確率為29.23%,收縮壓和舒張壓回答均正確的為15.38%; 87.9%調查對象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回答錯誤,12.1%患者選擇降壓目標為150/ 90 mmHg,42.4%選擇140/90 mmHg,13.9%選擇130/90 mmHg,7.1%選擇120/80 mmHg,其他24.4%選擇不知道。35.6%不知道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措施。
2.1.2老年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健康教育態度86.9%愿意學習高血壓知識,50.4%認為高血壓癥狀好轉了就可以停止治療,21.8%認為高血壓定期隨訪無所謂,77.8%調查對象認為高血壓患者需長期服用降壓藥,11.1%不愿意控制食物中鹽的攝入,22.2%認為控制體重對改善血壓沒必要,90.7%認為情緒改變對血壓控制有影響,86.9%認為適量運動對改善血壓有必要,88.0%認為吸煙對血壓控制有影響,91.4%認為過量飲酒會引起血壓升高。
2.1.3老年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健康教育相關行為確診高血壓后,59.1%定期監測血壓,其他40.9%沒有定期監測血壓,其中11.8%從不監測血壓。81.8%調查對象采取措施控制血壓;其中76.7%按照醫囑用藥,74.7%減少了食鹽的攝入,56.7%采取行動控制情緒,60.5%堅持每周鍛煉身體,85.8%改變吸煙行為(量減少或戒煙),92.9%改變飲酒行為(量減少或戒酒)。
2.2獲取高血壓健康教育的途徑55.4%的調查對象通過電視、廣播獲得高血壓健康教育知識,42.8%的調查對象從就診時醫生、護士的指導中獲得,其他獲得高血壓健康教育知識途徑包括參加社區活動(31.1%),病友、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交流(28.1%),報紙、雜志、宣傳冊子(21.8%)和電話、網絡(3.6%)。
2.3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監測影響因素分析
2.3.1不同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監測情況比較將調查對象按照定期監測血壓和不定期監測血壓2個等級,對可能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監測的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變量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狀況、是否有醫保、高血壓家族史、是否參加過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活動,見表1。

表1 不同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監測情況比較〔n(%),n=494〕
2.3.2多因素分析以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監測2個等級為應變量,以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狀況、是否參加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活動為自變量,以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監測為結果變量,定期監測的賦值為1,不定期監測的賦值為0。經Logistic回歸分析,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監測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參加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活動,見表2。

表2 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監測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說明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基本知識掌握欠佳,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降壓治療目標了解不足。《教育指南》指出: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為<150/90 mmHg,如能耐受可進一步降低〔2,3〕;另外現有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存在過度降壓治療現象。這與老年高血壓患者知識缺乏、醫療衛生人員高血壓治療知識陳舊、不及時更新有關,此現象與武陽豐等〔4,5〕研究結果相一致。
本研究發現,調查對象對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知識知曉率低、依從性差。老年高血壓患者不知道高血壓非藥物治療;不清楚高血壓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一樣重要;過多關注降壓藥的治療。《教育指南》中指出高血壓治療包括高血壓非藥物治療即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二者缺一不可〔1〕。美國預防、監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委員會第七次報告(JNC7)指出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是高血壓前期患者主要的推薦治療方案和高血壓1、2期患者藥物治療聯合治療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6〕。對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不了解,導致老年高血壓患者無法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應加強高血壓非藥物治療(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和干預、積極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非藥物治療知識、態度、行為,開展有針對性的社區健康教育干預。
本研究老年高血壓患者定期監測血壓的依從性差;單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Lu等〔7〕研究相一致。《家庭血壓監測中國專家共識》指出:通過家庭血壓監測可以增強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管理和參與意識,對其改善生活方式,調整高血壓用藥,提高血壓管理質量有重要意義〔8〕。因此加強社區高血壓健康管理有利于開展老年高血壓患者家庭血壓監測。
本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獲得健康教育,包括電視、廣播,就診時醫生、護士的指導,參加社區活動,病友、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交流,報紙、雜志、宣傳冊子和電話、網絡。可見,采用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相結合的方式可有效開展全方位的高血壓健康教育。
《教育指南》作為首個國家級權威、可操作性的指南,將成為提高高血壓治療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措施和助推器,因此,落實《教育指南》,以《教育指南》為依據開展研究,提高高血壓健康教育知識和態度的同時,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行為至關重要。
1吳兆蘇,霍勇,王文,等.心腦血管防治〔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 14(3) : 185-5.
2武陽豐,王增武,高潤霖.中國醫療衛生人員高血壓防治觀念和防治知識調查〔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 32(3) : 264-9.
3程遠植,吳錫桂,黃偉,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知曉情況的調查〔J〕.高血壓雜志,2002; 10(2) : 176-7.
4安淑一,井立濱,尹遠軍,等.遼寧省農村醫生對《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知曉和掌握情況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06; 9(21) : 1792-4.
5徐小玲,唐新華,金宏義.浙江省基層醫生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1; 16(3) : 176-80.
6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JNC 7 report〔J〕.JAMA,2003; 289(19) : 2560-72.
7 Lu Z,Cao S,Chai Y,et al.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for hypertension care in the community-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studies in China〔J〕.BMC Health Serv Res,2012; 12(3) : 216.
8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中國高血壓聯盟,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家庭血壓監測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2; 4(4) : 43-7.
〔2015-02-11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通訊作者:安力彬(1964-),女,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社區護理研究。
基金項目:中加合作項目(2012-02)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 16-4658-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