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芳 劉 堃(遼寧醫學院護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社區老年人日常活動功能及其影響因素
陳芳劉堃
(遼寧醫學院護理學院,遼寧錦州121001)
〔摘要〕目的調查老年人日常活動能力(ADL)及其影響因素。方法應用美國老年人資源與服務評估量表(ORAS)中文版對329名社區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社區老年人的主要健康問題為精神健康、ADL、經濟狀況和社會健康,損害比例分別為28.8%、15.6%、21.3%、19.5%。ADL與軀體健康和精神健康密切相關(P<0.05)。ADL下降率為24.9%,其中生理性ADL(PADL)下降率明顯低于工具性ADL(IADL) (P<0.05)。多元回歸模型顯示,ADL的影響因素有高血壓、年齡、生理失能、是否參加社會服務或娛樂活動、糖尿病、體重指數(BMI)。不同ADL老年人各項衛生服務需求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社區老年人ADL及IADL有明顯下降趨勢,且隨年齡的增加下降趨勢越明顯。高齡,高BMI,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存在生理失能是社區老年人ADL下降的危險因素,而參加社區服務與娛樂活動是老年人ADL的保護因素。
〔關鍵詞〕社區;日常活動功能
第一作者:陳芳(1987-),女,碩士,主要從事社區護理和護理教育研究。
有關專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的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1/3〔1,2〕。第6次人口普查顯示〔3〕,錦州市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50.91萬人,占全市人口的18.4%,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33.69萬人,占12.18%,同第5次人口普查相比,60周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上升了5.84%,65周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44%,表明錦州市老齡化的進程正在加快,我們必須高度認識老齡化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切實做好老年人的社區衛生保障工作。1975年,美國Duke大學老年與人類發展研究中心研制了第一個綜合評價老年人綜合健康量表,用以評估老年人的軀體健康、精神健康、日常活動能力(ADL)、社會資源、經濟狀況五個維度的狀況,也測量了老年人的衛生服務需求及服務之利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5〕。老年人ADL是影響其生命質量的主要因素〔6〕,ADL的喪失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健康問題〔7,8〕。本文將應用美國老年人資源與服務評估量表(ORAS)中文版調查結果,著重分析社區老年人的ADL及其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采用便利抽樣方法,2014年3~4月調查了錦州市5個社區活動站≥60周歲的老年人329人。入選標準:知情同意,能夠進行有效交流者;排除標準:不能對自身情況做出正確判斷者。調查對象年齡60~98〔平均(70.85±8.06)〕歲;身高1.45~1.85〔平均(1.65±0.08)〕米;體重40~100〔平均(65.21±10.85)〕kg;體重指數(BMI) 14.61~39.54〔平均(23.79±3.31 )〕kg/m2。60~69歲者162例,70~79歲者105例,80~98歲者62例;婚姻狀況:在婚者320例,非婚者9例;文化程度:文盲51例,小學130例,初、高中118例,大學30例;職業:腦力勞動者92例,體力勞動者198例,無職業者39例,經濟狀況:有結余172例,收支平衡111例,入不敷出46例;是否參加社會服務及文娛活動:是150例,否179例。
1.2調查方法本研究為橫斷面調查,采用的問卷為傅東波等〔9〕翻譯的ORAS。問卷包含一般情況、多維功能評價、衛生服務需求等三部分。①一般情況包括年齡、身高、體重、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是否參加社區服務及娛樂活動等;②多維功能評價包括:軀體健康、ADL、精神健康、社會健康、經濟狀況五個維度;單維評分均采用6分制: 1=很好、2 =好、3 =輕度障礙、4=中度障礙、5=重度障礙、6=完全障礙。③衛生服務需求包括個人照護、照顧性雇用、護理性照顧、持續性監護、家庭病床、醫生出診探視、治療性訓練、醫療服務、定期系統評估9個方面,調查對象以“需要”或“不需要”單項選擇回答。④ADL量表主要用于測定老年人獨立生活功能,共有14項包括生理性ADL(PADL)和工具性ADL(IADL)兩部分。其中PADL指標包括進食、穿衣、整理儀容、走動、上下床及洗澡; IADL指標包括打電話、使用交通工具、購物、做家務、服藥、做飯、理財。選項按級別分為:不需要任何幫助、需要部分幫助、需要完全幫助組,分別賦值為2、1、0分。26分表示ADL良好,<26分表示ADL下降; PADL滿分為12分,<12分為PADL下降; IADL滿分為12分,<12分為IADL下降。
1.3質量控制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統一調查方法和指標解釋,進行現場一對一詢問方式,完成率不到85%的問卷予以刪除。共發放問卷350份,實際回收329份,有效率為94%。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多元回歸分析。
2.1老年人的多維健康狀況老年人的多維健康評價結果顯示,損害比例較高的為精神健康、日常活動功能、經濟狀況和社會健康,說明被調查的老年人主要的健康問題為精神健康、日常活動功能、經濟狀況和社會健康損害。見表1。
2.2老年人的ADL功能82例ADL障礙,35例PADL障礙,71例IADL障礙。不同年齡組ADL各條目比較在使用交通工具、購物、做飯、做家務、洗澡、IADL總分、ADL總分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年齡越大,各條目得分越低;而在進食、穿衣、整理儀容、走動、上下床及打電話、服藥、理財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老年人ADL功能與其他各維度關系分析老年人的ADL功能與軀體健康、精神健康維度呈顯著相關(r=-0.16、r= -0.12,P<0.05),與社會健康、經濟狀況維度無相關性(r = -0.05、r=-0.02,P>0.05)。
2.4老年人ADL影響因素年齡、身高、BMI、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經濟狀況、生理失能,慢性病患病情況(26種)、患病數目、是否參加社會服務及娛樂活動等36個自變量同時進入多元逐步線性回歸分析,因變量為ADL總分,自變量賦值見表3。由模型匯總經模型方差分析檢驗可看出,高血壓、年齡、生理失能、是否參加社會服務或娛樂活動、糖尿病、BMI等6個因素主效應顯著。因此,老年人的ADL的影響因素有高血壓、年齡、生理失能、是否參加社會服務或娛樂活動、糖尿病、BMI,見表4。由R2= 0.385可知,該回歸模型預測了老年人日常活動功能38.5%的方差。

表1 老年人的多維健康狀況評價〔n(%)〕
表2 不同年齡組老年人ADL各條目分析(±s)

表2 不同年齡組老年人ADL各條目分析(±s)
組別 n使用交通工具 購物 做飯 做家務 洗澡 IADL總分 ADL總分60~69歲 162 1.94±0.26 1.94±0.24 1.93±0.31 1.91±0.34 1.94±0.24 13.58±1.35 25.41±1.92 70~79歲 105 1.81±0.48 1.85±0.48 1.77±0.56 1.81±0.52 1.90±0.34 13.09±2.28 24.81±3.38 80~98歲 62 1.68±0.59 1.69±0.62 1.58±0.69 1.60±0.66 1.82±0.39 12.56±2.52 24.35±2.74 F/P值 10.04/0.000 7.91/0.000 11.86/0.000 9.97/0.000 3.28/0.039 8.76/0.000 4.11/0.017項目 進食 穿衣 整理儀容 走動 上下床 打電話 服藥 理財60~69歲 1.99±0.11 2.00±0.00 2.00±0.00 1.99±0.11 2.00±0.00 1.98±0.12 1.99±0.11 1.98±0.13 70~79歲 1.97±0.18 1.99±0.11 1.99±0.09 1.98±0.14 1.98±0.14 1.95±0.27 1.95±0.31 1.95±0.28 80~98歲 1.95±0.28 1.96±0.25 1.96±0.25 1.95±0.28 1.96±0.25 1.93±0.33 1.94±0.35 1.93±0.34 F/P值 0.96/0.384 1.60/0.203 2.01/0.136 1.52/0.219 1.17/0.311 2.18/0.114 4.11/0.100 2.28/0.104

表3 自變量賦值
2.5不同ADL功能狀態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需求情況ADL功能障礙者衛生服務需求排前五名的是醫療服務、系統性評估、個人照護、照護性雇用、醫生出診探視; ADL功能正常者衛生服務需求排前五名的是醫療服務、系統性評估、護理性照護、醫生出診探視、個人照護。見表5。

表4 老年人ADL的多元回歸分析(n=329)

表5 不同ADL老年人社區衛生服務需求率比較(%)
本文與上海、北京和武漢社區老年人綜合健康結果不同〔10~12〕。原因可能是上海、北京及武漢是我國較大、較發達的城市,無論是各項資源分配狀況還是政策方面以及社區的衛生事業發展方面都遠遠優于調查地區。
日常活動功能是評價老年人獨立生活功能及綜合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錦州市社區老年期人的ADL下降率為24.9%,其中PADL下降率為10.6%,IADL下降率為21.6%。且ADL和IADL的下降率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個器官的功能開始下降,體質逐漸衰弱,因此ADL也隨之減弱。本文中IDAL功能的下降率明顯高與PADL。因為PADL是老年人日常活動功能的基礎部分,而IADL是以PADL為基礎,同時是軀體和社會健康的綜合反映。因而IADL才是評價老年人獨立活動功能的真正指標〔13〕。
有研究表示,老年人日常活動功能不僅與軀體健康和精神健康互為因果,而且還決定著其社會健康和經濟狀況〔14〕。本研究結果顯示,ADL與軀體健康、精神健康密切相關,身體越趨健康、精神狀態越好,其ADL越好。
本文結果顯示,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及存在生理失能的老年人,ADL會下降,原因可能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是腦血管意外及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對老年人的日常活動功能的影響較大。這與王梅華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隨著年齡的增高、BMI的升高,ADL會下降,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加、BMI的升高,人體的功能下降,身體負擔加重,因而ADL衰退,這與李芳等〔16〕的觀點一致。平時參加社區服務或娛樂活動的老年人,其ADL優于不參加者,原因可能是,參加活動社區服務或娛樂活動的老年人,其心情愉悅、經常鍛煉身體、社交活動豐富,因此其ADL相對較好,這與王瓊等〔17〕的研究結果一致。
本調查結果顯示ADL障礙者的各項衛生服務需求顯著高于正常者。無論ADL障礙與否,需求最高的均是醫療服務和系統性評估,表明了社區老年人的需求現狀與我國社區衛生保障服務之間的距離。ADL障礙者對護理性照護和個人照護的需求表明了今后我國社區老年人護理模式的改革方向。
綜上所述,社區老年人的日常活動功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因此,在今后的社區衛生服務建設過程中,應加強社區的衛生保健系統的建設、開展預防老年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提倡和鼓勵老年人積極參加社區服務及娛樂活動等,從多個方面來提高老年人的綜合健康水平,降低其ADL的受損率,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1《2009 年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我國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的12.5%〔EB/OL〕.2010-07-28.http: / /www.cnki.com.cn/Article/ CJFDToal-LDJC201028029.htm.
2李竟能.展望21世紀上半葉世界與中國人口發展趨勢〔J〕.南方人口,2000; 15(1) : 2-7.
3牛作才.錦州市人口年齡構成現狀及對策.2012-10-19.http: / / www.mxwz.com/center/view.aspx? ID=1348413
4Fillenbaum GC,Smyer MA.The development,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OARS multidimensional functional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J〕.J Gerontol,1981; 36(4) : 428-34.
5 Vanessa Burholt,Gill Windle,Dieter Ferring,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Older American Resources and Services(OARS) social resources scale in six European countries〔J〕.J Gerontol,2007; 62B(6) : 371-9.
6李向云,景睿,韓連堂.農村老年人生命質量影響因素的多元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09; 13(5) : 544-7.
7牛田華,孟慶躍,孟祥臻,等.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0; 37(7) : 1290-1,1296.
8陳靜,張黎明,高莉.武漢市城區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7; 26(1) : 63-4.
9傅東波,沈貽諤,夏昭林,等.老年人綜合健康功能評估表的信度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1997; 13(4) : 193-7.
10傅東波.老年綜合健康功能評價及其用途〔J〕.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1998; 15(2) : 49-52.
11宋新明,陳育德,朱瑩錫.北京西城區社區老年人群健康功能狀況的多維評價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1993; 27(2) : 85-7.
12陳先華.社區老年人多維健康功能評定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
13鈕建中,陸猛,夏昭林,等.應用OARS問卷對社區老年人ADL功能的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1998; 10(7) : 301-4.
14夏昭林,葉葶葶,等.上海市2005名社區老年人綜合健康狀況評估研究〔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1997; 13(1) : 4-9.
15王梅華,柳青,楊基然,等.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依賴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2; 18(3) : 359-61.
16李芳,高一敏,胡正卓.臨洮縣150名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社會醫學雜志,2013; 11(11) : 64-5.
17王瓊,孫曉春,魯明洋.離退休干部日常生活功能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5; 13(1) : 29-31.
〔2015-02-29修回〕
(編輯苑云杰/曹夢園)
通訊作者:劉堃(1960-),女,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預防醫學與護理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 16-4662-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