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風英 宋明月 何 鵬 葛 星 趙華碩(徐州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江蘇 徐州 226)
徐州市老年人營養狀況及相關因素
黃風英宋明月何鵬1葛星趙華碩
(徐州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江蘇徐州221116)
〔關鍵詞〕營養調查;微型營養評定
1徐州醫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專業2010級研究生
第一作者:黃風英(1988-),女,本科在讀,主要從事營養學研究。
疾病保健開支中有近30%用于治療因不合理飲食而發生的有關疾病。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規模的縮小、城市生活、工作壓力,使得傳統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社會養老迅速發展〔1,2〕,養老院作為社會養老的一部分,很多養老院的老年人營養不良,嚴重影響其健康狀況與生活質量〔3〕。本研究探討養老院老年人和居家養老老年人的營養狀況及其影響因素。
1.1研究對象整群隨機抽取徐州市3個養老院和3個社區中各80名老年人,共480人,其中男214人,女266人,年齡60~98〔平均(79.4±8.1)〕歲。養老院組男103人,女137人; 60~69歲28人,70~79歲91人,80~89歲100人; 90~98歲21人;社區居家組男111人,女129人; 60~69歲91人,70~79歲88人,80~89歲45人,90~98歲16人。兩組性別、年齡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研究方法①調查量表共包括四部分:老年人一般情況調查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工具性日常活動能力(IADL)量表、微型營養評價法(MNA),其中前3份用來收集影響老年人營養狀況的相關因素。②MNA問卷是由Guigoz等〔4〕首次提出的用于老年人的新型營養評定法。該方法簡便無創傷,與傳統的營養評價方法有良好的線性相關,能較早發現存在營養不良危險的人群。該量表包括4個部分:人體測量(體重指數、上臂圍、小腿圍和體重下降情況)、整體評價(獨立生活能力、藥物攝入情況、應激情況、活動能力、神經精神、皮膚情況)、膳食評定(每日餐數、食物攝入量的改變、蛋白質食物和果蔬、飲料的攝入情況、自主進食能力)、主觀評定(自我營養狀況的評價和與同齡人健康狀況比較),共18項問題,總分30分,<17.0分營養不良; 17.0~23.5分潛在營養不良;≥24分良好。
1.3數據的處理采用SAS9.13軟件進行χ2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
2.1MNA評定結果養老院組營養不良發生率及有營養不良危險的與居家組有統計學差異(P=0.000),見表1。

表1 兩組MNA評定結果〔n(%),n=240〕
2.2營養狀況影響因素口腔問題在老人是否營養不良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余18個指標都是老人營養狀況的影響因素。見表2。以是否營養不良為因變量y,自變量x選取了所有單因素分析中的有意義的變量,使用條件前進法構建Logistic回歸模型,模型有意義(χ2= 46.778,P<0.001,R2= 0.154)。可知進食狀況、居住形式、精神負擔是老人營養狀況的獨立危險因素,精力狀況是保護因素。見表3。

表2 老人營養狀況影響因素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3 老人營養狀況的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會出現一些生理性的退化,如牙齒脫落或戴不適合的義齒,使老人咀嚼困難直接影響了老人對食物的選擇,常出現避免吃肉食、硬食的現象,造成營養攝取不平衡或只能進食較爛的食物造成營養缺乏〔4〕。老人胃腸排空速率減低,大腸壁彈性下降,黏液分泌減少且老人活動減少,容易出現便秘〔5〕。便秘使體內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除被吸收入血,會引起頭暈、乏力、食欲減退,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老年人由于活動能力下降,所以去超市購買所需食品機會大大減少,以上不利因素使老人的營養物質攝入減少,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的發生。本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營養狀況與抑郁情緒呈負相關,即有抑郁情緒的老年人,營養狀況比較差,這與楊支蘭等〔6,7〕研究結果相一致。
養老院有極大一部分因想念子女、疾病等導致食欲差、精神負擔重、睡眠差,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營養不良的發生與不吃早餐、睡眠不足、睡眠障礙(早醒、易醒、多夢、入睡困難等)和缺少體力活動有一定的關系〔7〕。本研究還顯示,精力充沛的老人的營養狀況比精力差老人的營養狀況好,所以老人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減少營養不良的發生。
應提高對老人營養狀況的重視程度同時加大對養老院和社區的資金投入,提高老年人的整體生活水平;增加一些適合老年人健身的器材,以利于更好地鍛煉身體;定期舉辦健康講座,讓老年人了解相關營養知識,以利于老年人的自我保健;呼吁并鼓勵在校學生定期組織探望養老院老人。
養老院的飲食應針對老年人生理代謝特點,配備營養師,提供適合老年人情況的飲食,以滿足各種營養需求。①為使老年人獲得合理營養,應提供符合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標準的平衡膳食。②食物要粗細搭配,易于消化。老年人胃腸功能減退,應選擇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吸收。但食物不宜過細,應粗細搭配,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③保證充足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④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狀和硬度,根據老年人的消化生理特點,提供符合營養需要的食物。食品加工中應注意既要適合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又要保持食物的風味,同時還要注意食物多樣化,以增進食欲。同時,養老院應多組織一些戶外活動,鼓勵每位老年人積極參與各項健身活動。此外,養老院應積極與老年人子女溝通,及時反饋老年人近期營養狀況與精神狀態,讓子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經常來探望老年人,緩解老年人的抑郁情緒。
1華梅.老年人營養與保健〔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6; 9(5) : 527-8.
2王莉莉,陶立群,麻鳳利.北京市社區敬老院服務狀況分析〔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5; (S1) : 56-60.
3李璞,趙理.南陽市敬老院230例老人營養狀況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4; 24(8) : 747-8.
4 Guigoz Y,Vellas BJ,Garry PJ.Assessing the nutritlen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the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as part of the geriatric evaluation 〔J〕.Nutr Rev,1996; 54(1) : S59-65.
5路顏羽,路雪芹,白琴,等.城市社區老年人護理意愿及臨終關懷需求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9; 24(10) : 58-9.
6楊支蘭.汾陽市城區老年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及相關因素研究〔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07.
7葉國英,李斯儉,邱艷茹,等.敬老院老人營養狀況及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護理學院,2008; 15(6) : 21-3.
〔2013-10-19修回〕
(編輯杜娟)
通訊作者:趙華碩(1969-),男,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衛生統計方法在健康相關行為的應用研究。
基金項目:2011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No.995)
〔中圖分類號〕R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 16-4689-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