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 邢 波 林德洪(海口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海南 海口 570208)
急診PCI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影響因素
周志宏邢波林德洪
(海口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海南海口570208)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因素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預后情況的影響。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入住該院確診為STEMI死并行急診PCI的31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調查分析。結果再灌注時間<2 h患者即刻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療(TIMI) 3級患者比例、左室射血分數(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高于2~6 h的患者,出血或血腫發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2~6 h患者(P<0.05)。替羅非班組患者即刻血流TIMI 3級患者比例、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STEMI患者采用急診PCI治療時,采用早期灌注及應用替羅非班均可改善患者預后;多因素分析發現,急診PCI治療STEMI患者的預后危險因素有年齡、糖尿病史、既往心肌梗死史、TIMI血流分級、吸煙史、再灌注時間、并發心源性休克及并發惡性心律失常。
〔關鍵詞〕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ST段抬高
第一作者:周志宏(1973-),女,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方向的研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原因通常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不穩定斑塊病變的基礎上繼發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血管持續、完全阻塞〔1〕。心電圖上顯示為ST段抬高,患者心功能受損,常出現胸悶、胸痛等臨床癥狀,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2〕。研究發現,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PCI可迅速開通急性STEMI患者的梗死相關血管(IRA),改善患者心功能,促進心肌有效再灌注,減輕患者胸痛等臨床癥狀,降低患者死亡率〔3〕。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因素對急診PCI后急性STEMI患者預后情況的影響。
1.1研究對象選擇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經我院確診為STEMI患者,均接受急診PCI治療并于發病24 h內進行治療。STEMI診斷標準參照2010年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符合入選條件的患者317例,其中男248例,女69例,年齡38~85〔平均(62.53± 15.24)〕歲,高血壓病史154例,糖尿病病史74例,高血脂病史39例,手術史70例,吸煙史42例;梗死血管為前降支的161例,回旋支30例,右冠115例,多支病變者11例;置入1枚支架的306例,2枚8例,3枚3例;使用替羅非班263例;介入時間<2 h的有195例,2~6 h的有122例。
1.2觀察指標一般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既往病史(高血壓、糖尿病)、血脂、手術史、吸煙史、梗死血管、置入支架數目及預后相關指標,住院時間、術中室顫發生率、術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療(TIMI)血流分級(PCI后冠脈遠端血流分級標準) ;術后ST段回落率、左室射血分數(LVEF)、超聲心動圖、術后出血或血腫發生率、術后心臟不良事件(MACE) :心衰、惡性心律失常、再發心肌梗死、死亡發生率。術后TIMI血流分級,3級:完全再灌注,造影劑能迅速充盈和排空,2級:部分再灌注,1級:僅有少量造影劑可通過閉塞部位,0級:血管完全閉塞,無血流灌注。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歸分析。
2.1不同再灌注時間對STEMI患者的預后影響2~6 h組血流TIMI 3級患者比例、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均高于2 h組患者,出血或血腫發生率及死亡率低于2 h組患者(P<0.05)。見表1。
2.2替羅非班對STEMI患者的預后影響替羅非班組患者即刻血流TIMI 3級患者比例、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1 不同再灌注時間組患者預后相關資料比較〔n(%)〕

表2 替羅非班組與對照組患者預后相關資料比較〔n(%)〕
2.3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急診PCI治療STEMI患者的預后危險因素有年齡(OR = 2.176,95% CI 1.272~3.722)、糖尿病史(OR= 2.356,95%CI 1.124~4.025)、既往心肌梗死史(OR= 4.200,95%CI 1.244~14.184)、TIMI血流分級(OR = 6.944,95% CI 3.267~14.925)、吸煙史(OR = 3.521,95%CI 1.193~10.416)、再灌注時間(OR=4.121,95%CI 1.356~4.521)、并發心源性休克(OR= 13.333,95%CI 5.405~33.333)及并發惡性心律失常OR = 7.396,95% CI 3.271~ 16.723)。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的基本原則為盡快恢復心肌的血流灌注、縮小心肌缺血范圍、防止梗死范圍擴大,保護心臟功能。近幾年來,PCI成為治療急性心肌梗死、重建冠狀動脈血流的重要手段,其不僅能迅速恢復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肌缺血,還能降低再發梗死及再發缺血概率〔4〕。研究發現,未接受急診PCI的急性病人的死亡率為12.7%,而接受急診PCI病人的死亡率只有1.8%〔5〕。
心肌梗死是一個從心外膜向心內膜進展的過程,超過2 h可進展為全層透壁性壞死,故應提倡早期再灌注治療,早期灌注可有效提高心肌組織灌注水平,防止梗死范圍擴大,改善患者預后〔6〕。
替羅非班是目前作用最快、選擇性最高的血小板抑制劑,可有效阻斷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減輕病變部位的血栓負荷〔7〕。
綜上所述,對于STEMI患者采用急診PCI治療時,采用早期灌注及應用替羅非班均可改善患者預后;急診PCI治療急性STEMI患者的預后危險因素有年齡、糖尿病史、既往心肌梗死史、TIMI血流分級、吸煙史、再灌注時間、并發心源性休克及并發惡性心律失常。
1楊躍進,楊進剛.ACC/AHA 2011版PCI指南的解讀與點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2; 33(4) : 460-4.
2胡大一,李小鷹.《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2010)》發布〔J〕.當代醫學,2010; 16(18) : 32.
3徐清斌,李延麗,馬萍.急診PCI患者再灌注時間窗對臨床預后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3; 34(6) : 1055-6.
4 Wang YC,Lo PH,Chang SS,et al.Reduced door-to-balloon times in 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Int J Clin Pract,2012; 66(1) : 69-76.
5李延麗,馬萍,徐清斌.經橈動脈與經股動脈途徑對急診PCI患者預后的影響〔J〕.寧夏醫學雜志,2013; 35(2) : 118-9.
6 Nie B,Zhou YJ,Yang Q,et al.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repeated percutaneous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the same route〔J〕.Chin Med J,2012; 125(2) : 221-5.
7楊躍進.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無再流的診斷、治療與預防〔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 32(7) : 662-4.
〔2015-01-22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 16-4543-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