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筱溪(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0)
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心肺功能的影響
石筱溪
(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內蒙古包頭014030)
〔摘要〕目的探討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對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心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T2DM患者20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胰島素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治療,觀察兩組治療2個月后的血糖和心肺功能。結果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均較治療前有顯著差異(P<0.01) ;對照組治療后FPG較治療前有所降低(P<0.05),2 h PG較治療前有顯著差異(P<0.05) ;治療后觀察組FPG、2 h PG均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常規基礎治療的前提下,采用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能有效地輔助控制血糖,療效顯著;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其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優于治療前及對照組(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其肺活量、肺活量/體重、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射血時間(ET)、左室射血分數(LVEF)、平均心縮射血速率(MSER)、左室周經縮短率均優于治療前及對照組(P<0.05),說明在常規基礎治療的前提下,采用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能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療效顯著。結論在初治T2DM患者治療中聯合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的效果更好,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改善心肺功能,值得推廣。
〔關鍵詞〕低強度;有氧運動; 2型糖尿病;血糖;心肺功能
第一作者:石筱溪(1980-),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運動與健康促進研究。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種生活方式相關性疾病,與缺乏運動、肥胖等因素密切相關。在T2DM的治療方面,除應用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醫生也推薦應用運動療法。運動療法在T2DM治療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臨床的公認,運動療法越來越得到重視〔1〕。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調節糖代謝來降低血糖,血糖下降的原理是,受體親和力增強(脂肪或者肌肉的受體和胰島素受體)而增強細胞內葡萄糖轉運載體(GLUT) 4活性及表達,使胰島素和組織的敏感性增強,進而降低血糖〔2〕。相關研究顯示,中等強度的運動能夠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但劇烈運動又可引發低血糖事件,因此選擇合適的運動形式對糖尿病的治療十分重要。本文探討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對初治T2DM患者血糖和心肺功能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T2DM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齡55~78〔平均(66.71±4.57)〕歲;體重指數(BMI) 25.8~34.9〔平均(29.74±3.06)〕kg/m2;患者病程1.5~10.2年。觀察組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齡50~70〔平均(66.85±4.62 )〕歲; BMI 25.8~34.9〔平均(29.74± 3.06)〕kg/m2;患者病程2.0~10.5年。兩組患者年齡、BMI、病程、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3〕;空腹血糖(FPG)≥7.0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餐后2 h血糖(2 h PG)≥11.1 mmol/L; BMI≥25.0 kg/m2。排除標準:排除1型糖尿病、繼發性糖尿病、急性感染、昏迷,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者,排除安置心臟起搏器者等,不適宜運動者;腦卒中后遺癥、其他原因引起的運動障礙等患者。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糖尿病飲食,對照組給予常規胰島素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同時聯合舒緩運動操治療,運動操分為三部分:頭、頸部分;肩、腰、背部分;腿、足部分。患者的運動時間為餐后0.5~1 h開始,每次運動1 h,每天1~2次,每周運動多于4次,總共堅持半年。由護士進行指導。患者的運動強度為中等強度。保持最大氧耗量在50%~60%的運動強度。保持患者在最大心率的50%~70%的運動心率。要從低強度訓練開始,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率及呼吸等情況,并告知患者時刻報告自我感覺。運動后微微出汗、微微氣促、微微心悸、微微腿酸,休息20 min恢復,精神、睡眠、食欲不受影響。如果有低血糖現象發生或者有不適感,患者的運動強度要降級。運動的同時向患者講解運動注意事項、發放相關資料、定期隨訪。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2個月后的效果。
1.3觀察項目對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的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及2 h PG進行觀察,采用簡易血糖儀(由NovoNorelisk生產)和德國Boehringer M nnhelm系統藥盒進行測試。治療前后采用721分光光度計(安捷倫上海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對治療前后心肺功能進行對比分析,采用日本產Aloka-SSD71型心臟超聲波對心臟功能進行測試,包括射血時間(ET)、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平均心縮射血速率(MSER)、左室周徑縮短率(MVCF) ;采用意大利Pony對肺活量、肺活量/體重、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進行測試和計算。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行t及χ2檢驗。
2.1血糖水平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FPG、2 h PG、HbA1c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組治療后FPG、2 h PG、HbA1c均較治療前有顯著差異(P<0.01) ;對照組治療后FPG較治療前有所降低(P<0.05),2 h PG較治療前有顯著差異(P<0.05) ;治療后觀察組FPG、2 h PG、HbA1c控制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血脂水平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血清TC、TG、LDL-C、HDL-C無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清TC、TG、LDL-C、HDL-C均優于治療前及對照組(P<0.05),見表2。
2.3心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肺活量、肺活量/體重、FEV1、LVEF、ET、MSER、MVCF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其肺活量、肺活量/體重、FEV1均優于治療前及對照組(P<0.05),說明在常規基礎治療的前提下,采用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能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療效顯著。見表3,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s,n=100)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s,n=100)
與對照組比較: 1) P<0.05;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2) P<0.05,下表同
組別 FPG (mmol/L) 2 h PG (mmol/L) HbA1c (%)對照組 治療前 8.0±0.7 10.0±2.6 5.71±2.72治療后 6.86±1.342) 10.53±1.83 5.58±2.07觀察組 治療前 7.9±0.7 10.4±1.4 5.17±2.13治療后 5.31±1.191) 2)8.15±1.751) 2)3.97±1.351) 2)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s,n=100,mmol/L)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s,n=100,mmol/L)
組別 TC TG LDL-C HD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71±1.24 4.57±1.042) 2.16±0.30 2.00±0.61 3.25±0.56 3.28±0.76 1.51±0.33 1.14±0.442)觀察組 5.70±1.07 4.32±0.921) 2) 2.17±0.31 1.79±0.531) 2) 3.27±0.56 3.09±0.621) 2) 1.50±0.26 1.21±0.342)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肺功能指標變化(±s,n=100)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肺功能指標變化(±s,n=100)
組別 肺活量(ml)肺活量/體重(ml/kg)FEV1(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 615.17±315.77 2 616.82±513.45 42.34±3.67 41.96±7.42 104.74±4.17 106.77±6.46觀察組 2 615.41±313.71 2101.64±420.711) 2) 41.41±3.14 33.53±8.141) 2) 104.16±5.47 93.3±4.721) 2)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s,n=100)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s,n=100)
組別 LVEF(%)ET(s)MSER(cm/s)MVCF(cm/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0.64±0.20 0.62±0.05 0.27±0.04 0.28±0.06 1.17±0.04 1.18±0.05 236.10±13.25 236.37±16.46觀察組 0.63±0.07 0.67±0.06 0.28±0.02 0.31±0.01 1.12±0.02 1.05±0.06 235.77±10.17 227.85±16.74
肥胖者在T2DM患者中占有較大的比例,降低T2DM患者的體重有利于糾正糖脂代謝紊亂〔4〕。適度運動是臨床治療糖尿病的措施之一,其中有氧運動是常用的降低體重的方式〔5〕。適度運動可提高胰島素和細胞受體的結合力,增強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這可能與有氧運動增加最大氧耗量,增強胰島素興奮下骨骼肌對葡萄糖的攝取能力有關〔6〕。適度運動可促進膽固醇轉變為膽固醇酯,同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能加速脂肪分解,增加肌肉,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7〕。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謝,延緩T2DM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還可減輕病人的壓力和緊張情緒,使人心情舒暢〔8〕。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時可促進肝臟對葡萄糖的攝取和肝糖原的分解,但是合成大于分解,血糖降低,但一般不會發生低血糖〔9〕。傳統的運動療法由于運動強度較大,場地等限制,部分患者難于堅持。因此聯合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能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療效確切。
在運動療法中有氧運動可以提高患者最大攝氧量,加強患者心肌的收縮,可以增強患者血管的彈性,促進血液的流動循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這樣可以預防長期高血糖刺激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脆弱、微循環障礙及心腦疾病等其他并發癥〔10~12〕。在運動中,人們可以增強體質,放松心情,培養情趣,提高生活的質量。在運動中,糖尿病患者可以增強身體體質,提高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間的功能和聯系,改善患者器官的功能性退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3〕。本文研究顯示,在常規基礎治療的前提下,采用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能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療效顯著。綜上所述,低強度規律有氧運動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是較好的方法。給予患者持之以恒的運動訓練,可以控制患者的血糖,并且預防肥胖和高血壓等并發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種健康療法,值得推廣。
1宋淑梅.運動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2010; 23(3) : 474-5.
2李素英.運動療法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4; 35(17) : 3834-5.
3陸再英.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795-825.
4孫莉敏,胡永善,吳毅.社區糖尿病患者運動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2; 17(2) : 93-6.
5 Colberg SR,Sigal RJ,Fernhall B,et al.Exercise and type 2 diabetes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joint position statement〔J〕.Diabet Care,2010; 33: 147-67.
6 Yardley JE,Kenny GP,Perkins BA,et al.Resistance versus aerobic exercise: acute effects on glycemia in type 1 diabetes〔J〕.Diabet Care,2013;36(3) : 537-42.
7 Strasser B,Sibert U,Schobersberger W,et al.Resistance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metabolic clustering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J〕.Sports Med,2010; 40(5) : 397-415.
8 Geirsdottir OG,Arnarson A,Briem K,et al.Effect of 12-week resistance exercise program on body composition,muscle strength,physical function,and glucose metabolism in healthy,insulin-resistant,and diabetic elderly Icelanders〔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12; 67(11) : 1259-65.
9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2〔J〕.Diabet Care,2013; 35(1) : 11-3.
10 Lewis GD,Fan'ell L,Wood MJ,et al.Metabolic signatures of exercise in human plasma〔J〕.Sci Transl Med,2012; 2(23) : 33-7.
11李宏斌,王玉華,吳敏.社區2型糖尿病個性化步行運動干預效果評價〔J〕.職業與健康,2011; 27(21) : 2491-3.
12吳韓,薛建華,丁陸明.有氧運動聯合降糖藥治療中老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18例〔J〕.南通醫學院學報,2009; 29(6) : 490-2.
13宋愛華,韓玉琴.中等強度運動干預對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 11(30) : 7373-4.
〔2014-04-17修回〕
(編輯趙慧玲/曹夢園)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 16-4595-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