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英(財富博弈》、《資本的探索》作者):房地產和實體經濟擠出的錢,將超乎想象。雖然經濟領域一時仍將冰與火并存,但資金寬裕導致利率回落大勢下的金融市場卻不一定低迷。狹路相逢勇者勝,我相信這些年中國練就的快錢文化不會錯過中國股市的歷史機遇。何況,只要貨幣寬松,樓市就沒大問題。中國經濟沒有硬著陸,股市走牛就是可持續的。
(http://weibo.com/p/1035051368961974)
李佐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增加赤字、建設公共工程雖然也是積極財政政策的內容,但它是以政府作為投資主體的,而政府投資雖然也能帶來短期GDP增長,但投資效率偏低,副作用較大。而減稅則是政府減輕企業的稅費負擔,是以企業和創業者等為投資主體的,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激發企業的積極性。
(http://weibo.com/p/1003062661298321)
付羽_投資筆記(私募基金投資經理):最近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值得重視,是強勢股新崛起的第三類,我認為前半年強勢的股票分為兩類,一類是大藍籌估值修復的延伸,證券到保險到銀行,一類是互聯網延伸,從互聯網金融到教育到醫療。而新能源汽車則是業績兌現期由業績推動的,這類股票相比較前兩類延伸有一個跳躍,可能是另一種延伸的源頭。
(http://weibo.com/p/10050518809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