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梅,程 勇,曾莉蘭
(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手術室,四川 瀘州 646000)
?
強化術前訪視在開腹手術患者中的護理效果研究
洪梅,程勇,曾莉蘭
(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手術室,四川 瀘州 646000)
摘要:目的研究強化術前訪視對開腹患者術后心理健康狀況與術后正常生活能力的影響。方法將該院由2010—2013年期間收治的100例需要開腹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研究組采用強化后的術前訪視,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術前訪視。兩組均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患者術后心理健康狀況,采用Barthel指數(BI)、功能對立性評定量表(FIM)評價患者術后正常生活能力。結果手術前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HAMD評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且研究組得分(13.85±7.00)明顯低于對照組得分(23.53±8.23);手術后研究組BI和FIM得分[(77.02±13.11)和(95.33±12.26)]分別高于對照組得分[(63.97±11.35)和(88.93±12.87)],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強化術前訪視能有效并科學的降低開腹手術患者術后抑郁情緒,并提高患者正常生活的能力。
關鍵詞:術前訪視;開腹手術;患者心理;生活能力
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是每個護士的責任,通過訪視可以讓即將進行手術的患者提供關心和支持,以獲取相關知識達到減少憂慮的心態。常規的術前訪視形式單一,患者了解不夠全面,導致患者準備不充分。從而對訪視的優化尤為重要,國外不少學者已經關注到這方面的問題[1]。因此為了提高訪視的效果,有學者提出優化的術前訪視[2]。優化后的術前訪視在護士的服務態度,訪視形式,內容介紹以及護士的溝通等都有強化,通過應用強化的術前訪視理論上可以更好的服務患者[3]。開腹手術,作為手術間的常見手術之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情況下患者術后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抑郁,并伴有失去部分正常生活的功能[4]。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本研究希望探究強化的術前訪視對開腹手術患者的術后情況影響。詳細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篩選本院2010—2013年期間需要進行開腹手術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齡在20~68歲之間,患者均意識清楚,為消化系統疾病且滿足手術癥,其他系統功能不影響研究。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各項基線資料經比較均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干預方法兩組患者除術前訪視不同外,其他各項手術護理以及生活指導等情況相同。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術前訪視。要求巡回護士在手術前1 h到向患者進行術前訪視:講解各項注意事項,并對患者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研究組在進行常規術前訪視的時候加入如下優化內容[5]:(1)病情評估,了解患者手術各方面情況;(2)進行術前教育,介紹手術相關知識;(3)進行心理知識講解,并根據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心理輔導。
1.3觀察指標分別對100例患者訪視前后采用HAMD評分[6],量表包括24項重要項目,并有相關分級計分方法??偡?8分正常,8~20分為輕度抑郁,21~35分為中度抑郁,>35分為重度抑郁。
分別對100例患者術后進行Barthel指數(BI)和功能對應評定量表(FIM)評分[7]。BI量表包括10項重要項目,對患者生活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分,共100分;FIM包括6項重要項目,分別對患者運動功能,自我照顧情況等項目進行評價,滿分為126分。兩項評分表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好。
分別對100例患者進行訪視滿意度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服務態度、訪視形式、訪視內容、溝通情況進行調查。每項總分10分,患者根據滿意度進行評分。7分以上表示患者對該項目非常滿意,5~7分表示基本滿意,5分以下表示不滿意。調查問卷回收率100%。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6.0的統計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利用t檢驗對結果進行分析(組間比較為成組t檢驗,組內前后比較為配對t檢驗)。檢驗標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訪視前后HAMD得分情況比較從表1 兩組患者訪視前后HAMD得分情況可以看出,每個組患者在訪視前和訪視后的HAMD評分對比可以看出,訪視前的得分均高于訪視后的得分,研究組t=11.000,P<0.05,對照組t=4.246,P<0.05。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術前訪視確實有降低患者抑郁的可能。在研究組和對照組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訪視前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相差不大,t=0.759,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組患者在訪視前的心理健康狀況相仿。但是訪視后兩組患者HAMD評分出現了差異,研究組患者得分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得分,且t=6.33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認為強化的術前訪視可以降低患者抑郁表現,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見表1。

±s)
2.2兩組患者正常生活能力比較從表2兩組患者BI和FIM得分情況比較來看。研究組BI和FIM都分別高于對照組的BI和FIM,在BI評分中,研究組患者的得分為(77.02±13.11)分而對照組患者得分為(63.97±11.35)分,可見研究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t=5.56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在FIM評分中,研究組患者的得分為(95.33±12.26)分而對照組患者得分為(88.93±12.87)分,可見研究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t=2.546,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研究組的患者在術后有較對照組更好的正常生活能力,見表2。
2.3兩組患者正常生活能力比較從表3兩組患者滿意程度情況來看,四項調查項目中,研究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中有態度和內容的調查中評價為基本滿意,在形式和溝通的評價為非常滿意。且兩組四項評價中t分別為4.957,3.344,3.437,4.143,P均<0.05,可以認為在此次調查中,研究組的患者對強化的術前訪視的評價高于傳統的術前訪視,見表3。

±s)
3討論
開腹手術作為臨床手術室常見手術之一,手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對手術的了解程度也有限,心中難免會出現很多焦慮等情緒,這樣會影響患者手術狀態并對患者術后恢復不利,從而對患者正常的生活能力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傳統的術前訪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抑郁與焦慮癥狀,但是該方法不具有針對性,不能適應于各類不同疾病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對于特殊的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訪視的時候,應該根據手術的特點進行優化。部分學者提出了強化術前訪視的的方式,來減輕患者的不必要的心理障礙和術后生活困難。這樣的方法在理論上是科學可行的[8]。
在這次研究中我們也再次證明了這樣的理論的可行性和科學性。本次研究采用隨機方法分組,而兩組患者的唯一變量僅僅在術前訪視存在差異,具有一定的可信度[9]。本次實驗采取科學的干預方式,并采用雙盲法進行研究,減少的研究結果的誤差。
從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進行術前訪視之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焦慮情況不具有差異,可將其定位在同一條基線上。而進行術前訪視后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的比較,可以明顯看出,研究組的患者在進行強化的術前訪視前后HAMD評分差距更大。在進行術前訪視之后得到的HAMD評分中,研究組患者的得分明顯小于對照組,而且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強化的術前訪視在對患者心理健康狀況改善方面起到了更大的效果,較傳統的術前訪視方法更能夠降低患者的抑郁癥狀。在患者的術后BI和FIM評分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兩項得分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我們有理由認為研究組的患者術后的生活能力高于對照組。
強化后的術前訪視更具有透徹性,因為強化的術前訪視讓患者能夠全面透析的了解整個手術情況,以及自己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打消了自己心中不必要的擔心。從心理學的角度,焦慮和恐懼往往產生與未知[10]?;颊咭坏┝私饬饲闆r,心理有所準備,自然抑郁情況大大降低。因為強化的術前訪視在訪視內容具有全面性,不僅介紹了手術情況,還介紹了相關預后,以及注意事項,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可以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11]。因此就可以更能適應術后生活,提高術后生活能力。
在對患者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強化的術前訪視不僅具有很好的效果,還能得到更好的滿意度,因為在強化的術前訪視中,研究加入了更多的溝通交流的機會。溝通交流是護士了解患者情況的一種過程,也是患者了解護士醫生服務的一種訪視,患者能夠更多的了解情況就能夠更加滿意我們給出的服務[12],研究結果也表明了這一點。
參考文獻:
[1]丁亞娣.老年腹壁切口疝18例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浙江醫學,2013(19):1775-1776.
[2]張旱愉,劉艷嫦,王寶君,等.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5):1015-1016.
[3]趙盛楠,付婷,辛麗娜,等.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護理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21):4181-4183,4170.
[4]陳本鑫,黃誠,余有聲,等.腹腔鏡輔助與開腹直腸癌根治術近期手術療效對比與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9):1553-1555.
[5]陳幼娣.腹式子宮切除術圍手術期優化護理措施的效果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6):711-712.
[6]Kahokehr AA,Sammour T,Sahakian V,et al.Influences on length of stay in an 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me after colonic surgery[J].Colorectal Disease,2011,13(5):594-599.
[7]胡愛書,焦玉榮,馬紅霞,等.快速康復外科對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護理的指導意義[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3,25(5):100-102.
[8]杜順珍,靳亞妮,王仲奇.剖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在異位妊娠治療中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10):1741-1743.
[9]韓旭,張艷軍,李昂,等.心理干預結合針灸療法對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3(2):196-198.
[10] 饒玉蘭,李連瓊,唐萬彪,等.婦科急腹癥開腹手術圍術期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3(6):916-917.
[11] 王石,鹿青,佟穎.整脊手法治療131例頸性眩暈療效分析及對眩暈性疾病的再認識[J].世界中醫藥,2013(5):551-554.
[12] Seong Tan PC,Nik Mohamad NA,Gan SH.Factors that influence pain intensity and fentanyl requirements after a gynecologic laparotomy[J].Pain Management Nursing,2013,14(2):102-109.
Strengthening the nursing effect of preoperative visits in patients
with laparotomy
HONG Mei,CHENG Yong,ZENG Li-lan
(OperationRoom,AffiliatedHospitalofLuzhouMedicalCollege,Sichuan64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preoperative visits on the patients’postoperative mental health and ability to live a normal live.MethodsA hundred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tomy from 2010 to 2013 were randomiz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for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had strengthened preoperative visi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visits before surgery.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wa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postoperative mental health in patients,and Barthel Index(BI),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FIM)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ability to live a normal life after surgery.ResultsHAMD scores in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fore the surgery(P>0.05),bu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fter the surgery(P<0.05) and the score in study group(13.85 ± 7.0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23.53 ± 8.23).Postoperative BI and FIM scores in study group[(77.02 ± 13.11),(95.33 ± 12.26)]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63.97 ± 11.35),(88.93 ± 12.87)](P<0.05 ).ConclusionsStrengthened preoperative visit can eff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reduce depression in patients after laparotomy,and improve patients' ability to live a normal life.
Key words:preoperative visit;laparotomy;patient’s mental health;daily living ability
(收稿日期:2014-03-14,修回日期:2014-06-06)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