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玉燕,黃 利,符潔穎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超聲科,海南 海口 570102)
?
護理干預在行超聲引導下穿刺術患者中的應用
童玉燕,黃利,符潔穎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超聲科,海南 海口570102)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在行超聲引導下穿刺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科行超聲引導下穿刺術的患者80例做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組間及組內的焦慮、抑郁情況,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穿刺成功率,穿刺術相關并發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前的HAMA、HAMD評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HAMA、HAMD評分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HAMD和HAMA評分值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前、后的HAMD和HAMA評分值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干預前,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穿刺術相關并發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超聲引導下穿刺術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降低其穿刺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護理干預;超聲引導下穿刺術
超聲引導下穿刺術是指通過超聲系統的定位引導,針對患者體內的病變部位,應用穿刺針穿刺并獲取少量病變組織以便進行進一步的病理學檢查,從而實現對患者病變組織器官的診斷或治療目的[1]。是通過微創技術明確組織器官病變性質的先進新技術,對提高患者病變組織及器官的診療、預后判斷具有重要價值[2]。伴隨著介入超聲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優越性日益受到醫護人員的青睞,在超聲引導下行穿刺活檢術,大大提高了穿刺活檢術的成功率,對確定診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為該技術屬于一種有創的檢查治療技術,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患者的疼痛、感染、出血等并發癥,同時因其為新技術,故患者會因對該技術的缺乏了解以及對有創操作的恐懼等而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對患者的檢查診斷和后期康復產生影響[3]。因而對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幫助患者緩解其因手術而產生的負性情緒,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減少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有效預防并發癥十分重要。我們對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科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的患者實施了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科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的住院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齡27~71歲,平均年齡(44.80±13.54)歲;行超聲引導下腎穿刺活檢術患者30例,肝穿刺活檢術16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24例,乳腺穿刺活檢術10例。所有入選患者按照住院單雙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穿刺部位、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即于術中進行常規護理觀察和配合。
1.2.2觀察組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圍術期全程護理干預。
(1)術前病房訪視:術前一日由超聲科護理人員按照預約單上的信息,到病人所在病區進行面對面術前訪視。首先到病區護士辦公室仔細翻閱患者的病歷,對病人的相關情況做詳細了解,對病人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利于稍后在與病人的面對面訪視,通過向患者對其情況進行的簡單問候,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對其的重視和尊重,從而產生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使面對面溝通流暢高效。翻閱完病歷后來到患者床旁,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同時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對患者進行HAMA 、HAMD 的評估, 并向病人及其家屬對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的目的、意義、方法以及相關并發癥的防治辦法做詳細介紹,耐心聽取并回答患方對該手術的疑問,使患方對該項技術的安全性和先進性有所了解,進而消除患方的焦慮緊張情緒 ,采用示范或講解方式指導患者做好手術時相關的配合訓練,如屏氣訓練、咳嗽和咳痰的正確方法等[4]。
(2)入室后術前護理:患者進入超聲引導穿刺手術室后,因陌生的環境及對隨后需要承受的疼痛等不適的恐懼,患者會處于焦慮緊張恐懼等負性心理狀態中,此時由對其進行過術前訪視護士與其進行溝通交流,有利于幫助患者盡快適應環境,護理人員應適時表現出對患者的體貼和關心,與醫生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再次介紹該技術的必要性、重要性、優點,操作的基本程序,以及可能出現的不適,告訴患者醫護人員會盡量小心謹慎操作,盡可能對減輕手術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感,對無法避免的不適,告訴患者進行主動的配合有利于減輕不適的程度,消除其顧慮心理,勇敢接受手術。
(3)術中護理:手術過程中始終陪伴于病人床旁,通過語言溝通和交流,給予病人適時的鼓勵及心理上的支持,指導患者放松、屏氣,轉移和分散病人對操作的注意力,消除其緊張心理,爭取患者的良好配合,如發現患者處于過度緊張狀態,則應加強心理疏導和安慰,必要時遵醫囑給予安定肌內注射,密切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精神狀態、脈搏、面色及血壓等情況,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以嫻熟的技能做好與醫生的配合,完成有關協助工作,積極主動地處理緊急情況。穿刺針拔出后,對穿刺點要用棉球進行片刻按壓,確認不出血后對穿刺局部給予嚴格消毒,然后用無菌紗布加以覆蓋,使用透明膠布妥善固定,最后以砂袋對穿刺點實施壓迫,加壓包扎。
(4)術后延續護理:做好術后的延續護理工作①護送患者回到其病室,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并協同病房護士,根據患者的體質及術中的具體情況,共同制訂完善安全有效的術后觀察和護理計劃,如術后應對患者的穿刺部位進行重點觀察,注意有無出血、滲血、腫脹、疼痛等征象,如出現明顯滲血,則應者及時更換穿刺處敷料,避免患者發生感染;病室應保持適宜的溫濕度,保持床單位的清潔舒適,給予放松療法,如播放曲調優美、節奏舒緩的安神音樂,使患者放松情緒,減輕因穿刺活檢術帶來的疼痛等不適感覺。②術后3 d 內對患者進行一次術后隨訪,了解患者穿刺處的情況并做出相應處理,進行滿意度調查,征詢患者的意見和建議,做為進一步改進工作的依據。
1.3評價指標(1)負性情緒的評價指標。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 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 )[5]測評病人的心理狀態 ,該量表中文版具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信度系數r為0.88~0.99[6],結構效度為0.80。HAMD量表包含24個項目 ,評分值﹥ 20分為陽性; HAMA包括14個項目,評分值﹥14 分為陽性,兩個量表由護理人員實施評估并填寫。(2)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標準為一次穿刺即能成功到達預定部位,穿刺術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的判斷以術后出現出血、感染及疼痛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為標準。(3)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的評價指標。在術后3 d內進行的延續護理訪視中,使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由患者自行填寫調查表,如因文化程度等原因無法自行完成者,由研究者對患者進行面對面溝通,如實填寫患者的回答。大于等于9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滿意,70~79為一般,小于70分為不滿意,以滿意度評分大于70分的患者數量占總入選患者的比例計算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處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MD和HAMA評分組間及組內的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干預后一次穿刺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構成比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HAMD和HAMA評分值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干預后的HAMD和HAMA評分值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抑郁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對照組干預前后HAMD和HAMA評分值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前后的HAMD和HAMA評分值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低于干預前,見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一次穿刺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構成比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構成比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注:*為t值,其余為值。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MA 、HAMD評分組間
注:t1、P1為干預前兩組間比較,t2、P2為干預后兩組間比較,t3、P3為觀察組干預前后的比較,t4、P4為對照組干預前后的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后一次穿刺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
3討論
在超聲引導下行穿刺活檢術是一項具有較高安全性的操作,目前已于臨床上日益普及,該技術的開展,有利于為病人盡早明確診斷,實施合理治療提供科學證據,正確實施護理干預以及評估教育、健康指導等措施有利于獲得患者的信任,使其對該操作進行積極配合,從而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在彩超引導下可以對穿刺目標進行準確定位,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對預定部位的準確穿刺,具有痛苦小、安全、微創操作、術后恢復快的優勢[7],使很大一部分病人避免了必須接受外科手術才能得以確診的痛苦[8]。該技術的成功實施不但要求術者操作熟練、經驗豐富,同時還要求護士認真仔細地在每個環節和步驟均做好配合工作,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操作的整個流程以及各類相關材料、儀器的使用方法,以便保證檢查順利實施。除此之外,還需對患者進行有效的針對性護理干預,以便改善患者的相關負性情緒,對穿刺術進行良好的配合,從而獲得理想的效果。傳統的常規護理僅關注患者的術中觀察與護理,本研究則嘗試性地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圍術期的全程護理干預,結果顯示,通過對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的觀察組患者實施圍術期全程護理干預,包括成功的術前病房訪視,有效的入室后心理護理,嫻熟的術中護理配合,密切的病情觀察,高質量的術中心理疏導,完善的術后延續護理,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干預前,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則低于對照組。這與國內多位護理工作者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陳新會等[9]認為,充分的心理準備可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等情緒,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積極地配合手術,嚴密的病情觀察及護理是減少手術并發癥的重要保證。做好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觀察,并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有利于減少穿刺活檢術并發癥的發生,保證穿刺活檢術的順利完成。綜上所述,對行超聲引導下穿刺術患者實施圍術期全程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降低其穿刺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具有重要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于淼.超聲引導下腎穿刺術的護理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3,18(3):172-176.
[2]楊玉云,劉楚霞,鄭南嵐.細節管理在介入性超聲導向腎臟穿刺活檢術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5):1157-1158.
[3]趙淑珍,彭玉蘭,鄭儒君,等.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患者焦慮狀況的調查研究[J].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2012,29(3):453-455,459.
[4]羅曉英,簡訊,劉靜梅.超聲引導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1,25(10B):2666-2667.
[5]Zimmerrnan M,Martinez J,Attiullah N,et al.Further evidence that the cutoff to define remission on 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should belowered[J].Depres Anxiety,2012,29(2):160-166.
[6]王振,苑成梅,黃佳,等.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抑郁癥患者中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1,25(6):476-479.
[7]王楊,尚希福,王姚斐 .經皮套管針穿刺活檢術在骨腫瘤診斷與治療方面的相關研究[J].安徽醫藥,2013,17(5): 819-820.
[8]王慧霜,李建英,賈艷紅.226例經支氣管超聲內鏡引導針吸活檢術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1118-1119.
[9]陳新會,李霞, 魏力.140例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患者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3,21(1):33-34.
(收稿日期:2014-05-09,修回日期:2014-07-22)
基金項目: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No 瓊衛2008-56)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