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成玉 ,房 城 ,張 穎 ,陳婷婷 ,周忠光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藥物安全性評價中心,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 150040)
白花敗醬草(Patrina villosa Juss,PVJ)系敗醬科植物,藥用其全草,味辛,性寒[1]。白花敗醬出自《本草綱目》[2],敗醬草來源為黃花敗醬(Patrinia scabiosaef olia Fisch)和白花敗醬(Patrinia villosa Juss),以全草入藥,應稱為白花敗醬草[3],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排膿、活血化瘀、鎮心安神的功效,近年來白花敗醬草的抗腫瘤作用備受關注[4]。實驗通過MTT法和細胞形態觀察,考察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對Siha細胞的體外抑制作用。
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本實驗室自制,含有總皂苷61.81%,總黃酮8.69%);順鉑注射液,江蘇豪森。
人子宮頸鱗癌細胞Siha、RPMI-1640培養基、胎牛血清(均購自上海佛雷堡);噻唑藍(購自Sigma);二甲基亞砜(購自Amresco)。
酶標儀(上海熱電);CO2培養箱(NAPCO);Olympus倒置顯微鏡;生物潔凈工作臺(蘇州安泰)。
本實驗分為不同濃度的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組、順鉑組、空白組,共八組。分別精密移取儲備液(6.4mg/mL) 用培養液稀釋為 20μ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320μg/mL、640μg/mL 六種不同濃度的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溶液;順鉑注射液用培養液稀釋制得濃度為5μg/mL的陽性藥藥液。
采用MTT法檢測。選取對數生長期的Siha細胞,調整細胞濃度至1×105個/mL,分別接種于96孔板培養,每孔100μL。培養24h加不同濃度的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藥液、順鉑藥液、RAPM1640培養液繼續培養24h、48h、72h。培養結束前4h,每孔加入5μg/mL的MTT20μL。培養結束后棄去培養液,每孔加入DMSO150mL,輕輕震蕩10min,用酶標儀測定每孔吸光度(A),檢測波長為570nm。抑制率(%)=(1-A藥液組/A空白對照組)×100%。
選取對數生長期的Siha細胞,調整細胞濃度至2×105個/mL,分別接種于6孔板培養,每孔100μL。培養24h后分別加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藥液(320μg/mL)、順鉑藥液(5μg/mL)、RAPM1640 培養液 200μL 繼續培養,分別于 0h、6h、12h、24h 用光學顯微鏡觀察。
不同濃度的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對Siha細胞的生長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0μg/mL、80μg/mL、160μg/mL、320μg/mL、640μg/mL 劑量組與空白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并呈劑量依賴關系;各濃度組對細胞的抑制率隨時間延長而增高,呈時間依賴關系,詳見表1。

表1 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對Siha細胞生長的抑制作用(X±SD-)Tab.1 Inhibitory effect ofPatrinia villosaactive composition on Siha cell
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空白組細胞呈上皮型貼壁生長,細胞呈延展、扁平,細胞均質而透明,細胞一般有2~4個核仁,核膜、核仁輪廓明顯,細胞間結構緊密,細胞生長旺盛,給藥組細胞輪廓增強、反差增大,變圓浮起,細胞間接觸變松,增殖減慢,胞質中顆粒增多,見圖1。

圖1 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及順鉑陽性藥對Siha細胞凋亡形態的影響Fig.1 Study on influence of Patrinia villosa activecomposition and cisplatin to Siha cells apoptosis morphology
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嚴重危害婦女健康,其治療費用昂貴且治愈率低,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本實驗結果表明,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對Siha細胞有顯著的生長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與藥物的作用濃度和作用時間呈依賴關系。其中作用時間為48h時,藥物濃度在20~640μg/mL范圍內量效關系變化比較均一,作用時間為72h,藥物濃度超過320μg/mL時,抑制率的變化較緩慢。白花敗醬草有效部位對Siha細胞的抑制作用明確,但其作用機制尚不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
[1] 宋立人.現代中藥大辭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268.
[2] 盧寅熹.敗醬草的本草考證[J].時珍國藥研究,1996,7(3):129.
[3] 王立軍,李運景.敗醬草的本草考證[J].中草藥,2004,35(6):696-697.
[4] 宋婷,孫暉,路娟,等.白花敗醬草體外抗腫瘤活性部位篩選[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10):241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