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策劃/閆麗華
?
關注兒童智能手表
● 專題策劃/閆麗華
隨時知道孩子的位置,監控孩子聲音,隨時和孩子通話,危險SOS報警……時下兒童智能手表以其智能、電話、定位等新奇功能頗受家長的親睞,幾乎占據了兒童手表的半壁江山。當然,一些反應快的兒童表廠還特別加入了“輻射不超標”、甚至“無輻射”這樣的宣傳字眼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那么,兒童智能手表果真如商家所宣傳的那么神奇嗎?智能手表真的沒有輻射嗎?本刊帶您一探究竟。


兒童智能手表如此受歡迎,甚至成為智能硬件業的“隱形冠軍”,大賣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1.兒童手表充當了“兒童手機”的角色
兒童智能手表就功能性而言,離手機還相差很遠,但這并不妨礙其成為不少人生命中的第一款智能設備。傳統兒童手表,雖然長得俏皮,卻只能看看時間、定個鬧鐘。新一代兒童手表擁有了更多智能化功能。
兒童手表已經實現給父母打電話、玩游戲以及定位報警等新功能,這些也都是孩子們能用得上的主要功能。幼童還玩不到復雜度較高而且成本較高的智能手機,作為最佳的頂替設備,兒童手表的智能化升級就顯得頗為合理。從某種程度而言,兒童手表填補了“兒童手機”市場的空白。
2.兒童手表的智能化新功能,滿足了孩子們的剛需
目前來看,兒童智能手表上已經挖掘出的新功能主要包括:監聽、定位、通話、游戲等。這四大功能分屬的安全和溝通領域,均是幼童或家長的剛需。
(1)監聽功能
監聽,可算作家長最為看重的一項功能。雖然引來頗多爭議,卻是智能手表上最為有效的一項安全防護功能。當然,讓佩戴有手表的孩子,隨時處在家長的監聽甚至監視之下,并不算最人性化的解決方案。
(2)定位功能
定位同樣是兒童智能手表主打的一項新功能,由最開始的 LBS 基站定位到現在的 GPS 定位,兒童智能手表的定位精度正在持續提升。定位是表象,背后的防走丟,才是家長更為關心的。以高精度定位技術為支撐,智能手表的防走丟功能才能發揮更大的實際意義。目前來看,實測下來的幾十米定位誤差依然還有上升空間,尤其是在高復雜度的近場環境下。
(3)通話功能
起于安全,又不止于安全,這就是兒童智能手表目前主打的通話功能。給手表加入雙向語音實時通話,既可以隨時聯系到孩子,讓家長放心,又可以和他們進行正常的電話聯系,以拉近感情上的距離,可謂一舉兩得。
(4)游戲功能
游戲功能是兒童智能手表中最貼合小孩子心性的一項重要功能。智能手表上的游戲產業,依然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在以 Apple Watch 為代表的全功能智能手表上,游戲體驗備受詬病。兒童智能手表上的游戲,卻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畢竟孩子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即便在成年人看來是索然無味的體驗。兒童智能手表上的“游戲大類”已經包括益智、體感等小游戲,講故事等教育類游戲以及運動記步等應用。


近來智能兒童定位手表越來越流行。但前幾日有媒體報道,通過實地檢測發現,部分市場上流行的智能兒童手表在撥打接聽電話的瞬間,輻射極大,讓不少家長捏了一把汗。
省質檢院檢測專家表示,兒童智能手表是新事物,目前還沒有國家標準,之前也沒接受過委托進行類似檢測。一些廉價的雜牌智能手表沒有3C認證、入網許可證及權威機構檢測輻射,可能存在輻射超標問題,建議家長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
客觀來說,兒童手表現有的監聽、定位、通話和游戲這四大新功能都談不上有多智能,而且更多地是從手機身上學來的。絕大多數的兒童智能手表,采用的是舊款智能機甚至功能機時代的芯片。不僅功能少,在交互上也沒有多少可以施展的空間。
兒童智能手表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安全和溝通的粗淺層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今后加入更加智能的操作系統是必然趨勢。目前來看,也只有兒童手表能更好地擔負起“照顧”兒童的這項使命。為了實現這一終極目標,不僅現有的安全、溝通和游戲功能需要優化和完善,兒童喜聞樂見的新功能也需要加到智能手表上。
在這一過程中,人工智能(AI) 所扮演的“大腦”角色將助力兒童手表真正成長為兒童和家長都信得過的“超級管家”。例如,兒童智能手表上現有的監視功能,家長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佩戴的孩子毫無自由空間可言,除非刻意摘掉手表。如果現在的監視功能能進化到當孩子即將或者正在遭遇突發狀況時,手表才自動打開監視功能并且向家長預警或者報警的話,就再好不過了。諸如此類的智能感知功能,就需要高性能傳感器以及 AI “大腦”的協同工作。



兒童智能手表以其貼身性,未來在控制和指揮玩具以及機器人方面同樣大有可為。例如建立起兒童智能手表與小孩玩具間的控制乃至互動關系,甚至可以讓家中的小孩通過手表更加簡單地來控制掃地機器人,進行日常的清潔工作。這些功能的實現就需要兒童智能手表在未來開放接口,讓更多智能設備加入到這一大生態圈中。
在兒童智能手表的交互上,以智能語音為代表的新交互方式以及背后支撐的大數據內容源同樣大有可為。例如類似的應用完全可以放在兒童智能手表上,孩子對著手表說一聲“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誰?”智能助手就脫口而出“秦始皇”。兒童時期是增長知識的黃金年代,如果這時有個智能助手能隨時答疑解惑,豈不妙哉。
現在的兒童智能手表,充其量就是當個安全管家(較強)、溝通管家(一般)和游戲管家(較弱)的角色,至于其他的諸如身份管家、知識管家、健康管家、玩具管家等角色,兒童手表們還沒想好該怎么演。未來的兒童手表,能夠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扮演不同類別的管家角色。未來形態的兒童智能手表,將朝著家長放心、孩子滿意的“超級管家”角色不斷進化。而時下爆火的兒童智能手表,離這一定位還差得很遠。

那究竟應該如何挑選兒童智能手表?專家建議,買手表之前要想清楚是不是真的需要。每個家長都擔心孩子的安全,但如果孩子基本活動范圍都是固定的,其實這款手表作用不大。另外,有了這款手表也不代表孩子就萬無一失,手表只是輔助設備,沒有什么比家長的看護更安全。
如果決定要買,首先,要注意該品牌有無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檢測,要有權威實驗室的檢驗報告,購買時可向商家詢問。其次,挑選材質安全的產品。手表會與孩子皮膚直接接觸,柔軟材質制作的手表可避免皮膚磨損、刺激、皮炎等問題。另外待機時間也很關鍵,待機時間越長越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