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節能監察總隊 楊益
?
《卓越能源績效評價規范》解讀
● 山西省節能監察總隊 楊益


楊 益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工程碩士,現就職于山西省節能監察總隊監測試驗室,主要對全省的重點用能單位進行節能監察和節能監測工作。
由于資源稟賦和歷史原因,山西長期以來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生產為主的產業格局,工業結構畸重、發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耗偏大、落后產能較多,嚴重制約著山西省工業整體水平的提高、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節能減排任務十分繁重。
國內外與節能評價相關的經驗和做法有美國能源部(DOE)卓越能源管理績效認證項目、美國EPA“能源之星”能源管理與能效評價、加拿大企業節能評價管理、日本企業節能檢查管理以及我國蘇州的能效之星項目。與管理績效評價相關的經驗和做法有美國表彰組織質量卓越績效的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日本質量管理戴明獎以及我國的國家質量管理獎,這些經驗和做法為建立我國重點用能企業能源管理績效評價制度提供了借鑒。
蘇州《能效之星評價》地方標準以能源審計、能源管理體系為基礎,主要評價指標包括政策法規、能源管理制度、技術進步、能源管理績效等4個方面;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在能源管理績效方面,通過對用能單位產品單位產量綜合能耗、能源經濟指標和節能量等指標的量化考核,評價用能單位通過管理取得的績效。
為引導企業追求卓越能源績效,提高企業能源利用率,降低企業能源消耗量,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2012年初,由山西省節能監察總隊牽頭組織起草了《卓越能源績效評價規范》,本標準在企業符合GB/T 23331《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標準要求的前提下,從領導、資源配置、意識與能力、過程管理、能效技術、測量、分析與改進以及能效結果等7個方面對企業能源績效提出了要求。總結了領導、資源配置、意識與能力、過程管理、能效技術和測量、分析與改進6個方面的最佳實踐,以此作為卓越能源績效水平的標桿,該部分作為過程存在,通過定性評價得出;能效結果則主要通過定量對比企業能效指標同自身歷史水平和同期行業水平得出。本標準通過過程和結果兩個維度的區分,力圖通過過程的最佳實踐性引導企業追求卓越能源績效。
《卓越能源績效評價規范》地方標準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評價要求、指標計算、評價準則、評價程序、評價結果及應用等。
第1部分為范圍說明。本標準規定了卓越能源績效的術語和定義、要求、指標計算、評價準則、評價程序和評價結果及應用等內容。標準適用于對山西省轄區內已建立健全能源管理體系且追求卓越能源績效的用能企業進行評價。
第2部分為規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標準引用的3個規范性文件。
第3部分為術語和定義。對標準中涉及的能源績效、能源基準、能耗定額、節能量、能源方針、能源評審、能源績效參數、能源目標、節能量測量與驗證、能效對標、工序能耗、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等12個術語進行了解釋說明。
第4部分為評價要求。規定了卓越能源績效評價中應從以下8個方面要求。一是領導,企業領導應對改進企業能源績效做出承諾,并通過標準中規定活動予以體現,企業領導應當在分析企業能源利用狀況的基礎上開展能源策劃。二是資源配置,企業應為改進能源績效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和財務資源。三是意識與能力,企業應制定節能宣傳方案,定期宣傳節能工作的重要性,宣貫企業主要能源績效參數及指標框架體系,提升員工參與能源績效管理工作的意識;企業應通過教育、培訓等手段提高員工節能意識,培養員工提高能源績效所需的技能。四是過程管理,規定了在過程管理中能源計量、購入存儲、加工轉換、輸送分配、終端使用等5個方面措施。五是節能技術,企業應建立節能技術跟蹤機制,并開展節能技術研發和改造的策劃;企業應在充分評估節能技術經濟合理性的基礎上實施節能技術改造;企業應及時評估節能技術改造正常運行后的效果。六是測量、分析與評價,企業應確定能源績效參數的測量方法和頻次并定期測量;企業應依據能源績效測量結果,開展能源績效分析與評價,為持續改進能源績效提供依據。七是改進,企業應在能源績效測量和分析評價的基礎上制定能源管理實施方案,以改進能源績效。八是能效結果,評價企業主要用能設備的運行效率,具體設備類型分行業設定;評價企業內行業通用工序能耗水平,具體指標參考行業能源消耗限額標準;考核企業主要能源經濟指標,評價企業累計節能量完成節能目標情況。
第5部分為指標計算。列出了需要計算的6個指標:設備效率、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單位產值綜合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工序能耗、節能量。
第6部分為評價準則。根據評價要求的內容,將“領導”“資源配置”“意識與能力”“過程管理”“節能技術”“測量、分析與評價”和“改進”歸結為能源績效的“過程”,采用定性評價;將“4.8能效結果”歸結為能源績效的“結果”,采用定量評價。“過程”評價分值600分,“結果”評價分值400分。
第7部分為評價程序。一是提出了申請條件和材料要求,二是對評價實施中包含的組成評價組、初步評價、現場評價、編制評價報告作出了要求。
第8部分為卓越能源績效評價結果及應用。卓越能源績效總分≥800分,其中能效結果得分≥300分,評價結果為“卓越”。卓越能源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包括:評價結果政府予以通告,在節能示范項目、技術改造項目資金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將評價結果納入節能目標考核,推薦參加省節能先進企業獎勵評選,評價結果有效期暫定為5年。
1.社會效益
深入開展工業企業節能減排工作需要對企業節能管理效果進行科學有效地考核評價,企業能源管理績效評價作為政府政策的延伸和實施方式,在節能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深入開展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有效抓手。采用評價方法對企業能源管理績效進行評價,能確定企業能源管理工作在同領域所處的水平,識別企業節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推動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
政府采用能源管理績效評價方法,對企業能源管理績效進行評價,可以根據評價結果對企業進行表彰或獎勵,并鼓勵企業進行節能改造,提高能源效率。通過這些評價活動,企業獲得榮譽、政府推動了國家政策的落實,使政府與企業聯手建立起一種有效的、具體的節能推動機制,徹底改變了過去以行政為主的管理方法,提高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性。
建立實施重點用能企業能源管理績效評價制度,對重點用能企業的能源管理績效進行評價,有利于促進企業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2.經濟效益
《卓越能源績效評價規范》的制定和實施,有利于企業挖掘企業的節能潛力,不斷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企業能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