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傳真

近日,太原市質監局組織召開全市機動車安檢機構監管工作會議,傳達了近期對各安檢機構監督檢查的文件精神以及陜西咸陽“5·15”重大事故通報,宣讀了太原市質監局與太原市公安局車管所對全市安檢機構聯合檢查的通報。
會議要求,各安檢機構要認真汲取“5·15”事故教訓,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技術規范開展檢驗工作;專業技術人員數量、配置必須達到規定要求,并持證上崗,確保機動車安全;對于聯合檢查中發現的缺項漏項檢驗、填寫報告不規范、涂改等問題,要立即進行整改,否則將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為進一步規范執法辦案程序,提升執法水平,強化市場質量監管,9月2日,左權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舉辦了執法辦案專項培訓會,局領導班子成員及各執法機構辦案骨干100余人參加了培訓。
這次培訓專門邀請了市工商局法制科人員進行授課,授課結合豐富的執法經驗及具體案例,從行政處罰案件的證明標準、證據要求及法律適用3個方面進行了講解,并著重針對辦案過程中的證據收集、說理式文書運用、辦案程序等環節進行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闡述。
通過培訓,進一步規范了執法辦案程序,提高了依法行政意識,為機構整合后的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8月27日,陽泉市質監局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研究制定出臺了《關于轉變政府職能優質服務企業的若干措施》,旨在認真落實省政府、市政府關于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工業穩定運行的有關規定,加快推進質監工作從減少審批向放權、監管、服務并重的職能轉變,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促進企業經濟發展,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提供質量支撐。
(劉海生 馮富梅)



8月20日,大同市副市長曹惠斌帶領大同市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和檢驗檢測機構負責人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先后來到大同現代家居國際博覽中心、大同夏進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大同機車煤化有限責任公司三家特種設備重點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生產及運行情況進行突擊檢查。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海風,大同市質監局局長李培德、副局長曹穎等相關人員陪同檢查。
曹惠斌副市長實地查看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一預案”的落實情況,詳細詢問使用單位日常管理情況以及設備運行情況。他強調,企業是特種設備安全的責任主體,任何時候都要將安全放在第一位。企業負責人一定要牢固樹立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完善管理制度,狠抓現場管理和規范操作,做好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形成長效機制,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檢查出的問題要建立臺賬,督促整改,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推動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發展。

近日,依據《陽泉市質量工作考核辦法》,陽泉市質量強市領導組辦公室印發了《2015年縣區政府質量工作考核細則》(以下簡稱《考核細則》)。
《考核細則》依據2015年《質量發展綱要行動計劃》制定,包括考核內容、考核指標、考核要點、評分標準、評分依據等項目,涵蓋了產品質量量化指標、質量宏觀管理措施、質量安全監管措施、質量基礎建設四方面,主要包括質量發展規劃制定與實施、質量工作協調機制建立與運行、品牌發展戰略實施、打擊假冒偽劣及專項整治、質量誠信建設、消費者維權機制建設、產品質量監管、工程質量監管、服務質量監管及基礎建設等19項內容,總分設定為100分。同時,設立了“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考核結果一律為D級”的否決項,增設了“建立縣區政府質量獎勵制度的加3分,建立制定并開展縣區政府質量獎評選的加5分”兩個加分項,考核內容詳細、重點突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工作導向性。
《考核細則》的出臺,重在引導縣區政府重視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工作,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機制,加強質量管理基礎,提高產品合格率,提升區域整體質量水平。下一步,市政府將根據每年的工作重點出臺《年度考核細則》,為開展縣區政府質量考核工作奠定基礎。
近日,陽泉市市長陳永奇帶領陽泉市質監、安監等部門主要負責人,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天利購物中心和紅星美凱龍家居廣場就電梯安全工作進行專項檢查。
每到一處,陳永奇市長都詳細詢問電梯安全監管和維修保養情況,現場測試自動扶梯緊急按鈕能否正常使用、應急救援電話是否暢通,檢查自動扶梯蓋板安全性和扶梯急停開關靈活性,認真查閱維修保養記錄臺賬,現場抽查員工對急停按鈕位置、使用方法的熟悉程度,詢問顧客是否知曉電梯安全知識,并與檢查人員一道進入廂式電梯實地檢查。
陳永奇市長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電梯安全工作,深刻汲取近期多起電梯事故特別是“7·26”湖北荊州自動扶梯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電梯監管。電梯使用單位要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日常檢查、巡查,加大從業人員教育培訓,設立警示標志,做好應急預案,增加應急演練頻次。監管部門要認真落實監管責任,在全市范圍內對電梯安全和維保公司開展全面檢查,通過購買公共服務,充實檢查力量,采取異地交叉等檢查方式,逐臺檢查,建立臺賬;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電梯要立即停運、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加大處罰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電梯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要加大電梯安全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類媒體,普及電梯安全乘用知識和應急常識,增強廣大市民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