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奧曲肽在食管胃底靜脈出血中的使用方法研究
王建軍
目的研究奧曲肽在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靜脈出血中的使用方法的改良。方法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5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5例。兩組均采用奧曲肽降低門靜脈壓力來進行止血。觀察組患者, 奧曲肽以微量泵50 μg/h泵入,12 h后改為25 μg/h泵入;對照組患者, 奧曲肽首劑靜脈注射100 μg, 然后采用微量泵以25 μg/h持續泵入。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相同, 止血時間相同,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惡心癥狀發生率小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 采用奧曲肽首劑量50 μg/h泵入12 h, 然后采用25 μg/h持續泵入, 能夠達到首劑靜脈注射100 μg相同的治療效果, 避免了首劑靜脈注射奧曲肽100 μg時引起患者劇烈惡心情況的發生,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奧曲肽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見的并發癥, 常見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硬化造成門靜脈壓力增高所致[1]。在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患者時,降低門靜脈壓力非常重要。奧曲肽具有很強的降低門靜脈壓力的作用。在具體應用中, 在常規泵入前要首先靜脈注射100 μg, 以使患者體內藥物濃度很快達到治療水平。但是在臨床應用中, 發現絕大多數患者在靜脈注射奧曲肽時, 會出現較劇烈的惡心癥狀, 可能會造成出血加重, 并造成患者及其家屬的恐慌, 甚至會引起醫患糾紛。為解決這一問題, 本科在臨床研究中, 在用藥方法上做了一些探索, 直接用微量泵高濃度泵入奧曲肽,1 d后再按常規用藥劑量進行持續泵入,發現改變用藥方法后, 同樣可以達到相同的治療效果, 并且避免了不良反應的發生,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4年11月肝硬化所致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50例。肝硬化診斷標準參照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所選患者均有嘔血, 并在嘔血前后有不同程度的黑便, 后經胃鏡檢查,均為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所選病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5例, 其中男13例, 女12例, 年齡36~59歲;對照組25例, 其中男12例, 女13例, 年齡37~60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常規給予心電監護、吸氧、禁食水、抑酸、補液、止血等基礎治療。兩組均采用奧曲肽來降低門靜脈壓力, 觀察組患者使用奧曲肽時, 先以微量泵50 μg/h泵入,12 h后改為25 μg/h泵入;對照組患者首劑靜脈注射100 μg, 隨后采用微量泵以25 μg/h持續泵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入院后止血所用時間、治療總有效率, 來對兩組患者止血效果進行比較。并對兩組患者用藥后的惡心癥狀發生率進行比較。
1.4 出血停止的判斷[3]①未再出現嘔血, 黑便或血便次數減少;②心率、血壓逐漸趨于正常;③監測血紅蛋白水平穩定或有升高。
1.5 療效判斷標準 ①顯效:治療24 h內成功止血, 符合出血停止標準;②有效:治療24~72 h成功止血;③無效:仍有間斷嘔血和(或)血便, 血壓、心率不穩定, 血紅蛋白水平降低。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 開始治療后止血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有效止血時間的比較 (±s, h)

表1 兩組有效止血時間的比較 (±s, h)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止血時間觀察組 25 20.48±3.43對照組 25 22.55±4.02 t1.85 P 0.07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 治療總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組用藥后惡心癥狀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n, %)

表3 兩組用藥后惡心癥狀發生率的比較(n, %)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根據出血部位, 在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為上消化道出血, 以下為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多見, 出血量大,病情更加兇險。常見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為消化性潰瘍, 而在肝硬化患者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是常見的出血原因。肝硬化導致門靜脈高壓, 門靜脈系統的胃冠狀靜脈和腔靜脈系統的食管靜脈、奇靜脈相吻合, 形成側枝循環開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隨著肝硬化病情進展, 食管胃底靜脈血管內壓力不斷升高, 結合胃酸升高、進食粗糙食物等原因,導致曲張靜脈破裂, 從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4]。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死亡率高達25%~45%[5]。
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若不及時控制, 會出現貧血, 血容量降低, 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血流量得不到有效灌注, 會出現休克, 直接威脅患者生命。
止血方式可分為內科藥物止血、內鏡下止血、外科手術止血等[6]。內科止血不同于其他止血方式, 不能直接用外力封堵出血口, 而是通過降低門靜脈壓力并抑酸, 應用止血藥物使血管破潰口逐漸愈合。內科止血相對風險小, 代價小,患者依從性好。
內科搶救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主要措施是禁食水、補充血容量、降低門靜脈壓力、抑酸、止血、必要時輸血、升壓。在搶救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步驟中, 降低門靜脈壓力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藥物降低門靜脈壓力, 間接降低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的壓力, 同時減少腹腔臟器血流量, 來進行輔助止血。
目前常用的止血藥物為奧曲肽, 為人工合成的八肽環狀化合物, 具有與內源性生長抑素類似的作用, 但作用強且持久, 該藥可減少內臟血流量和降低門靜脈壓力, 此種藥物問世后, 大大提高了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率, 不但應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亦用于非靜脈曲張出血, 在內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方面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7]。
應用奧曲肽, 通常采用微量泵持續泵入的方法, 在泵入前, 要首先靜脈注射奧曲肽100 μg, 以使藥物濃度迅速達到有效止血水平, 然后采用微量泵以25 μg/h持續泵入[8]。但在臨床應用中, 在靜脈注射奧曲肽時往往會出現較嚴重的惡心、嘔吐, 此種惡心、嘔吐動作會加重曲張靜脈的出血程度,再次造成出血, 會增加患者的恐懼心理, 同時會造成患者家屬的誤會, 造成不必要的醫患糾紛, 所以, 作者認為靜脈注射奧曲肽的用藥方式存在很大的風險。
在臨床實踐中, 本科探索改良奧曲肽的用藥方法, 嘗試將首劑靜脈注射的方式改為高濃度較長時間持續泵入, 在研究中發現兩種用藥方法的止血時間相同, 止血有效率相同。觀察組在用藥時僅有少數患者發生惡心, 不排除是由于疾病本身引起的癥狀。觀察組的惡心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提示患者惡心的發生與用藥方式有很大關系。采用高濃度較長時間持續泵入的用藥方法能夠達到首劑靜脈注射的方式相同的治療效果, 避免了患者發生劇烈惡心、嘔吐的情況, 減少了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 避免家屬產生誤會,降低了醫患糾紛的發生, 被認為是一種較為安全的用藥方法,值得推廣。本研究初步將高濃度奧曲肽持續泵入定為1 d, 究竟持續多長時間最為合適, 尚需進一步研究。
[1]湯善宏, 秦建平, 蔣明德, 等.肝靜脈壓力梯度在門靜脈高壓相關疾病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7):555-557.
[2]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14(2):81-89.
[3]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治專家共識.中國急救醫學,2010,30(4):289-293.
[4]韋月梢.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及臨床預測.醫學信息,2013,26(7):124-125.
[5]劉信, 李敏. 三種不同方法預防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首次出血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2):253-258.
[6]范建高, 曹海霞. 重視肝硬化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33(9):673-675.
[7]陳新謙, 金有豫, 湯光. 新編藥物學.第1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518-519.
[8]葛均波, 徐永健. 內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4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102
2015-03-24]
454000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