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攀 金艷 曹興玥 張冰 謝振斌
CDC6蛋白在乳腺癌中表達及與病理指標的關系
齊攀 金艷 曹興玥 張冰 謝振斌
目的探討乳腺癌組織中細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表達情況, 分析CDC6蛋白表達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和意義。方法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73例乳腺癌石蠟標本中CDC6蛋白的表達, 分析其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結果CDC6主要表達于細胞漿及細胞核中, 陽性表達率:乳腺癌中65.8%;CDC6蛋白表達與淋巴結轉移及組織學分級呈正相關。結論CDC6蛋白表達與乳腺癌關系密切, 檢測其表達對進一步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學行為及判斷預后有一定價值。
細胞分裂周期蛋白6;乳腺癌; 病理指標
乳腺癌嚴重威脅女性健康, 在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10年增長37%, 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防治乳腺癌的主要手段。然而為獲得更高的生存率, 選擇具有高危預后因素的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已成為主要趨勢[1,2]。
細胞分裂周期蛋白6(cell division cycle6, CDC6)是DNA復制和細胞增殖必須蛋白質。其正性調控DNA復制, 在DNA復制初期、后期、S期和有絲分裂期均起重要作用。CDC6缺乏, DNA無法復制, 細胞進入凋亡或無DNA復制的假分裂狀態[3]。CDC6在腫瘤中的研究已廣泛受到重視。CDC6在正常組織中、增生不良組織中及腫瘤組織中表達依次增高[4], 并且選擇性阻止腫瘤細胞的增殖可以通過抑止CDC6的表達來實現。本次實驗研究探討CDC6與乳腺癌的關系, 評價其是否能單獨或與其他指標聯合應用于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判斷及指導治療。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73例乳腺癌標本來自2003~2009年新鄉市中心醫院病理科, 均為石蠟包埋組織塊。73例乳腺癌患者全部為女性(均有完整的隨訪資料), 年齡37~78歲, 中位年齡56歲, 其中年齡≤50歲的患者27例, 年齡>50歲的患者46例;2例為導管內癌,6例為浸潤性特殊型癌,65例為浸潤性非特殊型癌;腫瘤直徑≤2 cm24例, >2 cm49例;淋巴結轉移29例, 未轉移44例;臨床分期Ⅰ、Ⅱ期58例, Ⅲ期15例。
1.2 實驗方法 采用組織切片免疫組化 CDC6(11640-1-AP)兔抗人多克隆抗體為美國PTG.LAB公司生產。免疫組化染色按S-P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染色過程中設陽性和陰性對照。
1.3 療效判斷標準 每例乳腺癌標本均已有HE染色切片(病理既往存放), 并進行組織學分級(SBR分級標準)。CDC6以胞核和胞漿出現清晰的棕黃色顆粒為陽性, 采用半定量積分法判斷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Spearman法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CDC6表達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免疫組化結果顯示, CDC6蛋白陽性表達定位在乳腺癌細胞胞核和細胞漿, 表現為細胞核及胞漿出現棕黃色顆粒沉淀,73例乳腺癌標本CDC6在乳腺癌中陽性率為65.8%, 其中(-)5例、(+)20例、(++)23例、(+++)25例。結果顯示, 淋巴結轉移與否及組織學分級不同的乳腺癌組織中, CDC6的表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淋巴結有轉移, CDC6表達高, 組織學分級高, CDC6表達高;年齡、有無絕經、臨床分期、病理類型與CDC6表達無關。見表1。
2.2 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 CDC6蛋白與淋巴結轉移呈正相關(P<0.05), 淋巴結轉移越多, CDC6蛋白表達越高;與組織學分級呈正相關(P<0.05), 組織學分級高, CDC6蛋白表達越高。見表2。
CDC6在腫瘤組織中, 包括宮頸癌、肺癌、口腔鱗狀上皮癌、前列腺癌等組織中呈現高表達, 且其表達水平與組織的惡性進程相關[5]。有學者用免疫組化與免疫熒光方法, 檢測了正常與病變宮頸切片中CDC6蛋白的表達, 發現CDC6在非正常組織切片中染色明顯增強, 其特異性與敏感性超過傳統的腫瘤標記物Ki67和PCNA。有學者檢測了75例NSCLC病例癌組織與周邊正常組織中CDC6 mRNA與蛋白水平的差異, 發現在癌組織中CDC6的mRNA水平比正常組織高出5倍, 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結果證實, 其蛋白水平也相應地偏高。
表1 CDC6表達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n)
表2 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中各臨床病理參數的賦值
本次實驗發現, CDC6蛋白表達與淋巴結轉移及組織學分級呈正相關, CDC6蛋白表達增強預示著腫瘤分化差, 容易復發轉移, 組織學分級差及淋巴結轉移提示預后不佳。所以通過本次實驗再次證實CDC6預示不良預后, 其可以成為監測乳腺癌病情、評價療效的重要分子生物學指標。通過抑制CDC6的表達可以選擇性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 CDC6有可能成為一種有前景的治療乳腺癌的突破點。
[1]Gonzalez S, Klatt P, Delgado S, et al. Oncogenic activity of Cdc6 through repression of the INK4/ARF locus. Nature,2006,440(7084):702-706.
[2]Mallik I, Davila M, Tapia T, et al. Androgen regulates Cdc6 transcription through interactions between androgen receptorand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Biochim Biophys Acta,2008,1783(10):1737-1744.
[3]Jin F, Fondell JD. A novel androgen receptor-binding element modulates Cdc6 transcription in prostatecancer cells during cellcycle progression. Nucleic Acids Res,2009,37(14):4826-4838.
[4]Martin CM, Astbury K, McEvoy L, et 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 cervical cancer: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markers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herapy.MethodsMol Biol,2009(511):333-359.
[5]Murphy N, Ring M, Heffron CC, et al. Quantitation of CDC6 and MCM5 mRNA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invasive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Mod Pathol,2005,18(6):844-8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20
2015-04-20]
453002 新鄉市中心醫院頭頸乳腺科(齊攀);新鄉醫學院組胚教研室(金艷 曹興玥);新鄉市中心醫院兒科(張冰);新鄉市中心醫院(謝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