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亮群
不同劑量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在分娩鎮痛中的效果比較
馮亮群
目的通過比較不同劑量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在分娩鎮痛中的效果, 為臨床制訂合理的用藥配比方案。方法孕足月的初產婦160例, 隨機分為四組, 每組40例:舒芬太尼3 μg組(A組)、4 μg組(B組)、5 μg組(C組)、6 μg組(D組), L2~3行腰硬聯合穿刺, 鞘內注射不同劑量舒芬太尼, 然后置硬外管接鎮痛泵維持, (1%羅哌卡因10 ml加舒芬太尼45 μg加生理鹽水稀釋到100 ml即0.1%羅哌卡因), 記錄鎮痛起效時間 、不同時間的視覺模擬評分(VAS)、鎮痛維持時間、下肢運動神經阻滯評分(MBS)、各組產程、出血量、新生兒1 min和5 min Apgar評分、不良反應等指標。結果B組、C組、D組的鎮痛起效時間較A組快,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B組、C組VAS評分比A、D組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各組產婦的產程、出血量、MBS評分、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無痛分娩過程中,4~5 μg的舒芬太尼復合硬膜外自控鎮痛泵的鎮痛起效快, 療效好, 是一種較好的無痛分娩的鎮痛方式, 可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不同劑量;舒芬太尼;羅哌卡因;分娩鎮痛
在現代醫學中, 分娩疼痛一直是醫師需要解決的難題,多數產婦認為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是難以忍受的, 在分娩過程中, 疼痛給產婦帶來巨大恐懼。所以運用藥物麻醉減輕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 已成為當前的發展趨勢。作者選擇2014年5月~2014年6月,160例在本院行分娩鎮痛的初產婦,探討腰硬聯合麻醉時, 不同劑量的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在無痛分娩中的鎮痛效果, 為以后在臨床制訂合理的用藥配比方案提供指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4年6月本院住院待產產婦160例, 納入標準:年齡22~32歲、身高150~177 cm、體重60~80 kg、美國麻醉師協會評級(ASA)Ⅰ~Ⅱ級、無椎管內麻醉禁忌證、無產科病理因素;足月頭位單胎;擬行陰道分娩的初產婦。排除標準: 產婦如存在下述任一項即可排除:產婦對羅哌卡因或芬太尼過敏, 或產婦肝腎功能異常, 心功能不全。將產婦隨機分為A組、B組、C組、D組, 每組40例, 分別為復合3 μg舒芬太尼+1%羅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45 μg(A組)、4 μg舒芬太尼+1%羅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45 μg(B組)、5 μg舒芬太尼+1%羅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45 μg(C組)、6 μg舒芬太尼+1%羅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45 μg(D組)。
1.2 鎮痛方法 四組均用蛛網膜下腔聯合硬膜外自控鎮痛(PCIA)泵給藥。所有產婦于宮口開大2~4 cm時, 經L3~4間隙硬膜外穿刺, 穿刺成功且回抽無血后, 分別給予四組產婦蛛網膜下腔注射3 μg、4 μg、5 μg、6 μg的舒芬太尼, 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 當產婦VAS評分>3分時, 開始硬膜外腔給藥, 四組硬膜外腔用藥均為1%羅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45 μg, 稀釋為100 ml。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在整個分娩過程記錄鎮痛起效時間、不同時間的VAS評分[1](0~2分表示鎮痛良好,2~3分表示鎮痛可靠,3分以上表示鎮痛不全), 鎮痛維持時間、MBS評分[2](評分0分無阻滯,1~2分輕度阻滯,3~5分重度阻滯), 各組產程、出血量、新生兒1 min和5 min Apgar評分、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B組、C組、D組鎮痛起效時間明顯比A組起效時間快, A組起效時間最慢,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鎮痛效果來看, B組、C組在10 min和30 min時鎮痛效果明顯優于A組、D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B組C組鎮痛效果相似, A組D組鎮痛效果相似。見表1。各組產婦的總產程、出血量及MB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皮膚瘙癢例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嬰兒在1 min及5 min Apgar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各組鎮痛效果及VAS評分比較(±s)
表1 各組鎮痛效果及VAS評分比較(±s)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B組、C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鎮痛起效時間(min)維持時間(min) VAS評分(分)5 min 10 min 30 min A組 40 13.2±5.01 60.75±2.36 8.12±1.35 6.58±2.46b 5.68±1.59bB組 40 8.56±2.01a 78.83±3.56 7.06±0.89 3.23±0.45 3.03±0.10 C組 40 9.35±1.50a 95.43±5.25 6.23±0.86 3.56±1.03 3.12±0.50 D組 40 7.12±2.03a 11.51±4.95 8.49±1.25 5.89±1.69b 4.59±1.20b
表2 各組總產程、出血量、MBS評分、Apgar評分、瘙癢例數(±s, n)
表2 各組總產程、出血量、MBS評分、Apgar評分、瘙癢例數(±s, n)
注:各組間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總產程(h) 出血量(ml) MBS評分(分) Apgar評分(分) 瘙癢1 min 5 min A組 40 14.06±2.36 200.23±10.35 3.23±1.29 8.23±1.36 8.25±1.06 2 B組 40 13.24±1.35 180.56±7.25 2.98±0.46 9.01±0.56 8.85±1.01 3 C組 40 12.35±0.38 190.41±5.01 2.63±0.30 8.91±0.29 9.02±0.04 5 D組 40 15.29±1.26 195.89±3.56 5.53±1.34 8.21±1.26 8.03±1.35 7
分娩是一個復雜的生理過程, 產婦在分娩過程承受著各種壓力, 其中分娩疼痛是一個主要問題。疼痛會給產婦造成傷害, 所以分娩鎮痛已成為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分娩過程中,要求鎮痛藥物對產婦和嬰兒安全可靠又不會影響自然分娩過程。無痛分娩常用的鎮痛方法有經皮電刺激鎮痛法全身藥物鎮痛法及椎管內阻滯鎮痛法, 目前椎管內鎮痛法因其操作簡單、安全, 已成為國內外最常用的方法。臨床方面, 主要應用的分娩鎮痛藥物有舒芬太尼和羅哌卡因。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 鎮痛作用強, 起效快, 作用時間長, 在組織中無明顯蓄積現象, 在脂肪和肌肉組織易清除, 無持續鎮靜作用[3]。羅哌卡因是一種新型長效的酰胺類局部麻醉藥, 對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毒性低, 低濃度時感覺 - 運動阻滯分離程度高[4]。兩者聯合應用鎮痛作用強, 起效快, 持續時間長, 適合分娩鎮痛分娩鎮痛效果好, 對產后運動神經無阻滯, 本研究中B組和C組鎮痛效果高于A組、D組產婦, B組、C組鎮痛起效時間快, 且維持時間較A組長, 在對震痛效果評估的VAS評分中, B組、C組的評分明顯低于A組、D組, 說明兩種藥物的劑量配比在藥物的鎮痛效果方面有較大影響。從本結果可以看出, 在藥物劑量方面以4~5 μg舒芬太尼復合硬膜外鎮痛泵的效果最佳, 且對產婦的產程及出血量影響較少, 對嬰兒的幾乎無影響。但是主要的不良癥狀表現為皮膚瘙癢, 從四組結果看, 舒芬太尼的劑量可能與瘙癢的發生率有關, 所以在臨床無痛分娩過程中, 應該綜合產婦的自身情況, 考慮鎮痛效果和不良反應, 選擇最佳的鎮痛藥物劑量。
綜上所述,4~5 μg的舒芬太尼復合硬膜外自控鎮痛泵對產婦的鎮痛效果最好, 減輕了產婦的痛苦及對嬰兒的影響,降低產婦分娩的風險, 在以后的無痛分娩過程中, 可以大力推廣, 以減輕產婦痛苦, 可作為產婦容易接受的無痛分娩藥物選擇方案之一。
[1] 張月凌, 馬長龍.耐樂品與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鎮痛的臨床觀察.貴州醫藥,2014,38(9):798-799.
[2] 楊世輝, 黃希照, 胡祖榮, 等. 0.1%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用于無痛分娩對母嬰一氧化氮及皮質醇的影響.廣東醫學,2012,33(6):851-853.
[3] 佘守章.新型阿片類藥物在患者自控鎮痛治療中的研究進展.廣東醫學,2005,26(10):1329-1331.
[4] 曹新順.羅哌卡因的藥理特性和臨床應用.天津藥學,2000,2(4):24-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75
2015-03-17]
471000 洛陽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