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委
臨床藥師對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的干預效果
桂委
目的探討臨床藥師對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進行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110例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沒有受到臨床藥師干預的患者, 設為對照組;另外110例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受到了臨床藥師干預的患者, 設為干預組, 對比分析兩組中藥注射劑使用合理情況。結果干預組中藥注射劑使用合理率(90.9%)要遠高于對照組(71.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3.22, P<0.05)。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干預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7%)要遠低于對照組(11.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使用中藥注射液時, 臨床藥師對其進行科學干預, 能夠提高用藥的合理性, 保證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的安全性。
臨床藥師;中藥注射劑;使用;干預;合理性;安全性
隨著中藥注射劑種類的增多, 使用方法的繁雜, 如何合理使用中藥注射劑變得尤為重要[1]。臨床藥師是幫助醫生合理用藥的醫護人員, 在臨床合理用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充分發揮臨床藥師的干預作用, 能夠有效保證療效,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1.1 一般資料 收集整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 從中隨機抽取220份病歷, 其中110例患者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沒有受到臨床藥師的干預,設為對照組;另外110例患者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受到了臨床藥師的干預, 設為干預組。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均采取中醫診斷和治療方式。對照組患者中, 男70例, 女40例, 年齡22~77歲, 平均年齡(52.31±9.16)歲;干預組患者中, 男66例,女44例, 年齡23~78歲, 平均年齡(53.27±9.1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據中藥注射劑使用標準設計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調查表, 調查表上的內容包括患者性別、年齡、中醫診斷、中藥注射劑品種、所用藥劑劑量、用法、使用時間、使用期間有無不良反應等。根據220例患者的詳細臨床病歷資料認真填寫調查表, 對比分析兩組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
1.3 評價標準[2]按照中藥注射劑說明書、《中成藥臨床指導原則》、《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制訂中藥注射劑使用合理性評價標準:合理:用藥適應證符合藥品說明書,用法用量符合藥品說明書相關規定, 溶媒品種符合使用說明書規定, 用藥療程均<15 d, 沒有和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不合理:用藥適應證、用法用量、溶媒品種、療程等均不符合藥物說明書相關規定。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 干預組中有7例使用二聯中藥注射劑, 對照組中有4例未使用說明書指定溶媒,10例使用二聯中藥注射劑,2例和氯化鉀等電解質配伍使用。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中藥注射劑使用合理性比較 干預組中藥注射劑使用合理率要遠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3.22, P<0.05)。

表1 兩組患者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n(%)]

表2 兩組患者中藥注射劑使用合理性比較[n(%)]
2.3 兩組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 干預組中有3例出現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 對照組中有13例出現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8%。干預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遠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中藥注射劑是一種從藥材中提取出來的有效物質制成的可供注入人體內的藥劑, 具體包括滅菌溶液、乳狀液、混懸液,以及供臨用前配成溶液的無菌粉末或濃溶液等制劑[3]。中藥注射劑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產物, 具有療效可靠、生物利用度高、成分明確、不良反應少等優點, 但同時該藥品的制備過程比較復雜, 對于制劑技術和設備要求很高。且隨著中藥注射劑種類的增多, 使用方法的繁雜, 如何合理使用中藥注射劑變得尤為重要。
臨床藥師是臨床上給患者合理配置藥物的醫護人員, 能夠幫助醫生在正確的時機為患者采用處方正確的藥物和正確的劑量, 從而避免藥物之間不良的相互作用[4]。中藥注射劑的藥物成分比較復雜, 因此在使用時讓臨床藥師參與進來, 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規定使用劑量、使用溶媒、制定療程, 能夠保證用藥的合理性, 提高治療效果,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通過本文的研究, 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臨床藥師干預的干預組中藥注射劑使用合理率(90.9%)要遠高于沒有使用臨床藥師干預的對照組(71.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3.22, P<0.05)。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 干預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7%)要遠低于對照組(11.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使用中藥注射液時, 臨床藥師參與進來對其進行科學干預, 能夠提高用藥的合理性, 保證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的安全性。
[1]譚喜瑩, 邱召娟, 張小萍, 等. 臨床藥師對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的干預效果. 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5):70-73.
[2]鄒曉蕾, 楊旭, 王少華, 等. 臨床藥師在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中國藥房,2012,23(23):2199-2201.
[3]李小梅, 鄭詠池, 王洪貴, 等. 臨床藥師對中藥注射劑使用的干預作用分析. 華西醫學,2011,13(9):1386-1388.
[4]張鑫, 金永新, 要林青, 等. 臨床藥師對使用中藥注射劑的干預效果分析. 中國藥事,2012,26(11):1269-12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97
2015-03-26]
463000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