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小華
論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和應用價值
俎小華
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和應用價值。方法94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將其按照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7例。觀察組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對照組患者只進行常規西藥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癥狀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87%, 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度為(4.8±2.2)次/周, 心絞痛發作時持續時間為(3.2±0.6)min/次;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59.57%, 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度為(14.9±3.5)次/周, 心絞痛發作時持續時間為(7.7±1.8)min/次。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顯著, 可明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安全性高,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中西醫結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療效
冠心病心絞痛發病機制為患者因各種因素而發生心肌急性缺氧缺血現象, 并因此引發一系列如氣促、心慌、胸悶、氣短和胸痛的臨床癥狀。本院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3月2月~2014年11月到本院診治的94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并采用分組對照法探討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和應用價值, 獲得滿意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選擇2013月2月~2014年11月到本院診治的94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伴隨程度不等的胸悶、乏力、氣短、心慌和心悸等癥狀,且通過心電圖檢查, 均與《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重點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相符合?;颊吣?9例, 女45例,年齡46~82歲, 平均年齡(64.71±12.54)歲;自發性心絞痛12例, 不穩定型心絞痛15例, 混合型心絞痛28例, 穩定型心絞痛14例, 勞累型心絞痛25例;將其按照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7例。兩組患者年齡、病情、性別和心絞痛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藥治療, 即在冠心病心絞痛急性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異山梨酯, 而在心絞痛緩解時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聯合腸溶阿司匹林治療, 其中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劑量為40 mg/次,1次/d, 腸溶阿司匹林片1000 mg/次,1次/d,30 d為1個療程。
1.2.2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增加中藥治療,即在冠心病心絞痛急性發作時, 含服硝酸異山梨酯, 在心絞痛發作緩解時, 可將以下中藥藥方煎服進行治療:紅花6 g,丹參、黨參與黃芪各15 g, 肉桂3 g, 炙甘草、枳實、郁金、地龍、當歸、薤白和川芎各10 g。根據患者具體臨床癥狀進行藥方加減治療。以清水煎煮中藥, 取汁500 ml服用,1劑/d,3次/d,30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堅持服用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1]根據《中藥(新藥) 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擬定的冠心病心絞痛綜合治療效果校準:①顯效:患者經治療后心絞痛癥狀分級在原來基礎上降低2級, 靜息時心電圖顯示正常, 且臨床癥狀完全消失;②改善:患者經過治療后心絞痛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1級, 靜息時心電圖有顯著改善, 仍需少量藥物進行治療, 臨床癥狀發生好轉;③無效:患者經過治療心電圖和心絞痛癥狀毫無改善, 需服用的藥物劑量和治療前相同, 甚至劑量增大。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度和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87%,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59.57%,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
2.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度和持續時間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度為(4.8±2.2)次/周, 心絞痛發作時持續時間為(3.2±0.6)min/次;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度為(14.9±3.5)次/周, 心絞痛發作時持續時間為(7.7±1.8)min/次。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冠心病心絞痛疾病發作嚴重時, 可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并對患者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造成重大負面影響[2]。其中, 中老年人是冠心病心絞痛的高發人群, 尤其是近幾年來,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 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 臨床上通常以快速改善患者癥狀及其預后為治療目的, 而硝酸甘油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首選藥物, 已在臨床治療中獲得廣泛應用。但是, 硝酸甘油對于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欠佳[3]。
冠心病心絞痛在中醫學中屬于“真心痛”、“胸痹”范疇。中醫學認為, 冠心病的病變位置雖然在心臟部位, 但是其發病與陰寒之邪侵入機體導致心肝腎功能異常相關, 其病機是本虛標實, 寒凝氣滯為標實, 從而導致患者痰瘀互結, 阻滯在心脈中, 最后表現出“不通則痛”的冠心病癥候群, 因此對其治療應以通絡活血化瘀為主。最近幾年來, 醫學界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的研究發現, 常規西藥治療效果不佳, 無法滿足患者需求。而在中醫藥研究獲得長足進步的條件下, 本研究所擬定的通絡活血藥方中, 薤白和枳實行氣通陽宣痹的功效, 而丹參、郁金、當歸、紅花和川芎等重要有活血祛瘀的作用, 肉桂可溫腎助陽, 地龍可通經活絡。諸藥方共用, 有宣痹通陽、益氣活血和溫養腎氣之功效。同時, 本研究藥方可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加減治療, 比如血脂高的患者可增加山楂、何首烏和澤瀉等治療, 腎虛患者可增加山茱萸肉治療,陰虛患者可加百合和麥冬治療, 胸悶和胸痛等患者可增加延胡索治療, 心痛癥狀嚴重的患者可增加三七和延胡索治療,舌苔黃膩的患者可增加黃連治療, 脾氣虛的患者可增加白術治療, 陽虛血瘀的患者可增加附子等進行治療[4]。
本院在此次研究中發現, 選擇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與單純采用常規西藥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相比,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同時觀察組患者心絞痛癥狀的改善情況也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 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確切, 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孫顯中.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分析. 中國醫學工程,2012,12(6):12-18.
[2] 鄭連仲.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 吉林醫學,2011,27(52):5700.
[3] 韋洪林. 復方丹參滴丸治療穩定型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 中醫藥信息,2011,28(4):113.
[4] 趙菊, 張立新, 任海清.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導刊,2013,15(11):1751-17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03
2015-03-10]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