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聯合用藥預防人工流產綜合征的臨床效果分析
李瑛
目的分析術前聯合用藥減少人工流產綜合征發生的臨床效果。方法自愿要求終止妊娠的早孕婦女200例分為觀察組(用藥組)110例和對照組(未用藥組)90例。觀察組術前2~3 h陰道后穹窿放置用生理鹽水濕化后的米索前列醇, 同時宮頸注射2%利多卡因;對照組術前不用任何藥物, 常規操作。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術前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聯合用藥能安全有效地減少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 可推廣使用。
人工流產綜合征;利多卡因;米索前列醇;效果
人工流產術是意外妊娠的主要補救措施, 已被臨床廣泛應用。人工流產綜合征是由于受術者在人工流產術中精神過度緊張以及擴宮、吸宮時對宮頸、宮體的機械性刺激, 使迷走神經興奮性, 對心血管影響所致。臨床表現為心動過緩、心律紊亂、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出汗、頭暈、胸悶、甚至發生暈厥、抽搐等一系列癥狀。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 減少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 本院應用米索前列醇和利多卡因聯合用藥預防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 作者針對其臨床效果進行觀察,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1~2013年來本院自愿要求終止妊娠的早孕婦女200例, 其中初孕婦102例, 經孕婦98例, 平均年齡20~43歲, 妊娠6~9周。平素身體健康, 經婦科檢查, 尿HCG及B超檢查均證實為宮內妊娠, 患者既往無心、肝、肺、腎及神經系統病癥, 無手術及使用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禁忌證。術前將200例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110例)與對照組(90例)。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術前常規測體溫、脈搏、血壓, 受術者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常規檢查后消毒鋪巾, 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 鉗夾宮頸, 用碘伏消毒宮頸和穹窿部。對照組給予精神鼓勵, 心理疏導, 不使用任何藥物;觀察組術前2~3 h陰道后穹窿放置用生理鹽水濕化后的米索前列醇, 之后于宮頸旁側3點及9點處以7號針頭進針1 cm, 回抽無血后分別注射2%利多卡因2 ml,5 min后手術, 觀察兩組孕婦宮頸松弛程度、術中疼痛及人工流產綜合征發生情況。
1.3 療效評價標準
1.3.1 人工流產綜合征判斷標準[1]出現心腦綜合征、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血壓下降90/60 mm Hg (1 mm Hg= 0.133 kPa)以下或較原收縮壓下降15 mm Hg以上, 心率多<60次/分, 或較原心率下降20次/分。
1.3.2 依據WHO分級法判定疼痛分級程度[2]①無痛判定為0級;②輕度下腹部疼痛, 患者安靜, 未見痛苦表情判定為1級;③中度下腹部疼痛, 患者無痛苦表情, 出汗, 有時呻吟, 判定為2級;④重度疼痛, 腹痛難忍, 出汗, 惡心,有時喊叫, 判定為3級。
1.3.3 宮頸松弛程度判定 顯效:≥6號擴宮器能通過;有效:≥5.5號擴宮器能順利通過;無效:需從4號擴宮器逐步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中疼痛情況的對比 觀察組的鎮痛作用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術中宮頸擴張情況的對比 對照組的顯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 且無一例失敗。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中疼痛情況的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術中宮頸擴張情況的對比(n)
2.3 人工流產綜合征發生情況的對比 對照組發生人工流產綜合征8例, 占8.9%;觀察組無一例發生,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人工流產綜合征發生情況的對比[n(%)]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藥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婦女生殖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 受術者接受無痛人流手術、減少術后并發癥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許多有條件的醫院都開展了無痛人工流產術, 即在麻醉下或吸入麻醉下行吸宮術,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①麻醉對心肺功能的影響;②機械擴張造成生殖器損傷時受術者無察覺;③要求醫院條件比較高[3]。因此探討一個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已成為醫務工作者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本院近幾年來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法, 既安全又有效地預防了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 受到廣大婦女的好評。
由于宮頸口松弛是減少疼痛及人工流產術中宮頸裂傷,預防子宮穿孔、人工流產綜合征的重要環節, 所以, 術前用藥物行宮頸準備可減少受術者痛苦, 提高手術質量, 減少術中出血及并發癥的發生, 有效縮短手術時間。米索前列醇是一種合成的前列腺素E(PGE)類似物, 其作用機制是使宮頸結締組織中的膠原纖維降解, 將儲存細胞中的膠原蛋白酶及彈力蛋白酶釋放出來, 通過PGE受體或激活宮頸膠原纖維酶,在短時間內使宮頸軟化, 具有興奮子宮肌和擴張宮頸的作用,術前2~3 h用藥, 通過宮頸陰道黏膜良好吸收, 作用于宮頸,增強彈性, 可使宮頸自然擴張, 避免和減輕了擴宮的機械性損傷, 降低受術者的痛苦。另外, 米索前列醇陰道內使用劑量小, 避免了胃腸道刺激及全身的反應, 無明顯不良反應。利多卡因屬于酰胺類藥物, 具有起效快、彌散廣、對受術者的主要臟器無損害, 可使子宮平滑肌纖維松弛, 阻斷各種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 抑制痛覺和觸覺, 彌補了米索前列醇無明顯鎮痛作用的不足。
綜上所述, 聯合用藥不但能使宮頸成熟擴張, 而且能達到鎮痛作用, 使受術者的痛苦降到最低, 減少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 提高了人工流產的可接受性。此方法安全、有效、價格低, 易被廣大婦女接受, 可推廣使用。
[1] 曾靜影, 謝淑霞.利多卡因對人工流產術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實用婦產雜志,1991,7(4):210-211.
[2] 蔡興麗.人工流產術中三種鎮痛方法對照分析.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07,21(1):1008.
[3] 何并文, 鄒小英. 局部麻醉藥的非麻醉作用. 國際麻醉與復蘇雜志,1996(1):22-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14
2015-03-18]
132011 吉林市生殖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