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014全球電線電纜年會在江蘇宜興召開。會議上,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表示,中國經濟增長仍有潛力,未發掘的市場規模前景廣闊,企業家要靠技術進步與創新去發掘新市場。
張維迎表示,我國經濟過去取得很好的增長,是有后發優勢,包括改革紅利,人口紅利,其實都可以表述成后發優勢。現在我國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優勢在不斷喪失,人民的勤勞程度也在不斷下降,同時國際市場的變化也對未來經濟的增長無法造成利好。
張維迎認為,從2009年開始,我國經濟高增長主要靠政府主導的高投資和銀行信貸的大幅度拓展來維持的,為了維持經濟增長,政府仍然要不斷的注入新的貨幣,各地方仍然不斷地在上項目進行大的投資。但任何投資最后都要由消費埋單,但是這些投資最后有沒有人能夠埋單。從現在看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大量投資的仍然是重復產能過剩的一些行業。
張維迎強調,雖然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困難,但仍有機會,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有很大的市場規模,但這個市場規模過去沒有很好的發掘。要發掘市場就要靠企業家精神和技術進步與創新,也就是不斷地分化分工進行循環。“市場是靠企業家發現的,如果你發現不了就沒有這個市場,除了最傳統的一些農產品建筑材料之外,全是企業家發現的。而分工本身也是企業家創造的,雖然企業家發展了市場,就會推進分工的一個新分工的出現,創新本身也是企業家發現的,任何大的創新都是與分工相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