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軍
“蠻拼”才會贏
☉劉良軍

剛剛過去的一年,各級黨員干部履職盡責的情況如何、干事創業的狀態怎樣?習總書記2015新年賀詞中朗聲一句,“也是蠻拼的”,算是如同老師批閱學生作文般,給出了一個精準的評價。
“蠻拼”,說明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民主政治轉到新生態,各級黨員干部并非無所作為,抑或消極而為,而是既在崗位又在狀態,既善于謀勢又勤于干事,呈現出“世事我曾抗爭”的積極進取之態。同時,“蠻拼”也說明并非滿負荷運轉、全速率運行,仍有“拼”的空間可以拓展、“拼”的潛力需要發掘、“拼”的智慧有待激發。因此,“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的一年里“蠻拼”的勢頭不能減、“蠻拼”的勁頭要保持。
“蠻拼”,內含著干事創業的一股蠻力與蠻勁。“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事業”。3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史告訴我們,正是沿著既定的路線、方針與政策,鼓足干勁、甩開膀子,我們才能經濟社會發展日上新臺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續改善與提升。尤其到了今天,經濟增長速度由中高速轉向中低速、經濟增長結構由中低端轉向中高端、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現實表明,認識新常態是前提,適應新常態是必須,引領新常態是關鍵。如何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除了繼續使出蠻力、釋放蠻勁,別無捷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以“蠻拼”的勢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就不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蠻拼”,說明光有蠻力與蠻勁還不行,還必須聚精會神、凝心聚力到“拼”字之上。誠然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時下做官與過去相比,的確在物質上是苦了一點、標準上是高了一點、要求上是嚴了一點,但唯其艱難方顯勇毅,唯其篤行彌足珍貴。一方面,做官不能做“太平官”。那些或為著不出事、寧愿不干事,或不求聞達于諸侯、但求安逸到退休的官員,如果不能幡然醒悟、通識時務,蓄勢待發、后來至上,只怕到最后只能黯然出局,“老大徒傷悲”。另一方面,做官要做“拼命三郎”式的官。要變“為官不易”為“為官盡力”,努力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經由自己科學施政、民主施政、依法施政,使治下有徹徹底底的轉變與改觀。要變“官不聊生”為“官不偷生”,以強烈的“舍我其誰”的公仆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憂患意識,把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既拼命賺來“金山銀山”,又舍命贏得“綠水青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富裕與富強共致。
“蠻拼”,聚焦于“拼”字,即是手與手的連接、無數雙手的匯聚。“共產黨人在人民群眾的解放事業中,應該到處是、也只能是人民群眾的引導者和向導,而不應該是、也不可能是代替人民群眾包打天下的‘英雄好漢’”。顯然,“蠻拼”并非僅指單個人的孤軍奮戰,更要求在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基礎上,振臂一呼、登高一喚,把群眾的力量組織起來、熱情調動起來、智慧激發出來,凝結成氣勢磅礴、堅不可摧的中國力量,走好中國道路,續寫中國故事,再創中國奇跡。
從這個角度而言,“蠻拼”要求必須摒棄個人英雄主義傾向,將群眾路線這根黨的“生命線”在新時期堅持好、踐行好,始終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善于向群眾學習,勇于從群眾中汲取智慧與能量。“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漸成蓬勃之勢,自己則又能從群眾“蠻拼”的精神與激情中受到感染,咬定青山不放松,把自己該辦的事情辦好。
“風物長宜放眼量”。前行路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唯有繼續保持“蠻拼”的勢頭,以釘釘子的精神鍥而不舍,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毅力矢志不移,以“舍得一身剮”的犧牲無所畏懼,方能“長風破浪會有時”“風景這邊獨好”。由此,“我們的各級干部也是蠻拼的”,既是點評也是鼓勵,既是希望也是厚望。
【作者系中共荊門市委黨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