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組委會讓我在閉幕式上作一個發言,我很榮幸。準備講四個問題。
一、關于此次論壇的總體評價
此次論壇是第五屆理事會組成以來第一次重要活動。中總協對此次活動非常重視,希望這樣的活動今后可以繼續開展下去。
此次論壇聽取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孟春部長關于經濟形勢的報告,左總關于混合所有制的實踐和心得體會,論壇還安排了山西省總會計師協會關于“中部崛起”的主題演講,十幾位企業老總介紹了他們搞好企業財務管理的經驗,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中國代表處在會上介紹了他們對管理會計的認識。內容相當充實,緊扣主題,安排緊湊,針對性強,是一次成功的會議。
論壇能夠順利召開,首先是安徽省總會計師協會錢會長和陜西省總會計師協會蒲會長的創意,承辦單位安徽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傾力相助,另外也得到了協辦單位安徽金種子酒業集團、用友財務軟件山西分公司和《中國總會計師》雜志社的大力支持,我建議大家向上述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協辦單位,以及為論壇提供場地服務的徽州文化園表示感謝!
這次論壇有個特點,大家都很關注管理會計問題,剛才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進行了介紹。對這個問題我想講一點自己的看法。
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成立于1919年,到現在已近百年。據他們介紹,管理會計起源于美國的泰羅制,那是二十世紀初,但我認為,真正管理會計提上日程,是在上世紀50年代。管理會計介紹到中國,大約在70年代,真正引起重視,不過是近二、三年的事。
泰羅不是搞會計的,他是搞管理的,曾經擔任過費城鋼鐵廠的總工程師。在美國,泰羅號稱“科學管理之父”。泰羅制的特點是把工人的勞動作業行為進行科學計量,具體到每個工人、每道工序都制定出精確的定額,實行定額管理,從而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說泰羅創立了管理會計,不準確。
管理會計為什么應運而生?第一個動因,我個人認為還是跟互聯網的產生有關。互聯網是一場革命,整個人類社會都因此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都有了改變。互聯網對會計行業的改變最重要的是會計的電算化。有了各種財務軟件,會計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過去我們會計工作,大量的是記賬、算賬,編制各種報表,全是純手工操作。表外的工作,會計分析還要單獨計算。那時關注的是口徑對不對,計算有沒有錯誤。有了財務軟件后,各種數據一錄入,會計信息就自動生成了。不用算賬了,會計人員干什么?主要是利用會計信息做會計分析。管理會計就是基于管理需要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
第二個動因,是信息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上世紀50年代管理理論出現了“老三論”: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這些理論用在企業管理上,使企業高管認識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也是有價值的,也可以創造價值,信息論提出后,特別是借助IT業的力量,我們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家都知道“大數據、云時代”,跟過去相比,我們現在掌握的信息可以說是巨量信息,信息時代,會計信息也有一個爆炸性增長。如何處理這么巨量的會計信息,對會計人員的信息檢索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剛才看了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的一張圖表,里面把會計分成了三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稅務會計。我認為這昭示了會計行業出現了一個職能化細分的趨勢。
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要面對多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起碼有三個方面:一是納稅的需求。國家稅務機關到企業征稅,他要計算稅基,需要企業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你自己記的賬他不信,他有他的計算口徑,因此對企業的會計信息要做納稅調整,這塊會計工作就叫納稅會計。我們許多企業現在非常重視納稅會計工作,納稅會計做不好,企業會多掏很多稅金。我們中總協搞了一個稅務會計資格認證項目,很受企業歡迎。在全國有70多家授權培訓機構在幫助我們做這個事情,覆蓋全國24個地區,2萬多人經過培訓,1.6萬人獲得了資格證書。我們就是做這個事情,教會計人員如何做稅務籌劃,如何防范納稅風險,如何節稅。我們不是教企業偷逃稅,那是違法的,也不講避稅,避稅是鉆國家稅法的空子,我們叫節稅,就是幫助企業節約不必要的稅務支出。我們很多企業被罰很冤,不是有意不納稅,是不了解國家稅法、稅政,該交未交,除了補繳以外,還被懲罰性地征繳滯納金。所以我們幫助企業會計人員提高納稅會計工作能力,搞資格認證,很受企業歡迎。納稅會計已經成為會計行業一個必要的職能分支。
第二個需求是企業內部管理需求。這種基于管理需要而進行的會計工作就叫管理會計,正如前面我說的,基于納稅需要而進行的會計工作叫納稅會計。管理會計和過去的傳統會計區別在什么地方?我打個比方,傳統會計工作是照片式的記錄,提供的是靜態的會計信息,主要是基于核算需要,我們的會計記錄都是有時點的,截至某一時點,比如年底,我們的產量多少,成本多少,庫存多少,在途資金多少,費用發生多少,最后實現利潤多少,全是靜態的信息。但管理會計的要求是動態的信息,是電影式的實時信息。把靜態的照片串起來,連續播放,就是電影,就動起來了。一動起來就有了趨勢,就可以做分析工作、預測工作,這才是企業管理者需要的會計信息。管理會計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人員必須懂生產業務,懂工藝流程,懂管理需求。因為管理會計不是事后管理,而是事中管理,要實現過程控制。所以必須和業務部門很好結合,做到財務業務一體化。有一個說法,管理會計只能有20%的時間坐辦公室,80%的時間要在業務部門,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個需求是公共需求。企業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企業外部存在很多利益相關者,這些人也要了解企業情況。比如上市公司,要向社會公眾提供公開的財務報表,這套公開的財務報表必須經過社會審計,對會計信息要做審計調整,這一套報表不僅股東需要,社會大眾也需要。這種滿足社會需要的會計工作就叫公共會計。這三個會計職能的細分就是今后會計行業發展的趨勢。我們的會計人員不能說我有會計證,是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就可以包打天下。現在不行了,會計必須進行職能細分,還要問你懂不懂稅務會計、懂不懂管理會計、懂不懂公共會計。endprint
管理會計傳到中國,大約是上世紀70年代,不過是作為企業管理理論傳過來的。我當時學習企業管理,要學經濟數學,學運籌學,學全面預算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內部控制、內部核算、企業銀行,學本量利分析,計算盈虧平衡點,現在看來,這都是管理會計要學的東西。
管理會計在近幾年引起大家重視,一個客觀原因是現在經濟發展遇到瓶頸,特別是金融危機以后,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收窄,企業經營管理壓力增大。所以樓部長到任后力推管理會計制度改革,要打造經濟發展升級版。他在中總協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重點是講這件事,劉紅薇部長助理到協會就是要落實樓部長提出的要求。
推行管理會計制度改革要做幾件事:第一,要研究確定管理會計應當具有什么樣的能力框架;第二,要具有這樣的能力,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根據這兩條要設計一套管理會計的知識教材。美國的東西拿到中國來不一定管用,我們要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會計,有自己的一套知識體系和能力框架要求;第三,我們要搞管理會計的資格考試和資格認證。為什么要由協會來做這件事?過去都是政府機關評定資格,但是十八大以后,中央關于政社分開的改革力度加大了,現在國務院連續推出兩批清理整頓行政審批事項清單,類似資格認證這樣的職能,政府機構今后都不再承擔了,交給社會組織,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讓社團來做。所以中總協下一步重點就是要做這件事。
二、通報一下中總協近期準備開展的工作
應當說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對于我們中總協來說,是一個標志性事件。我們協會成立于1990年,有20年左右了,但是真正回歸財政部是從2012年開始,回歸財政部的實質性動作就是這次會員代表大會,進行了換屆,財政部劉紅薇部長助理當選為會長,國防司李林池司長當選為常務副會長,還有16位副會長,其中有兩位財政部現職司長,協會秘書處的工作班子也進行了調整。在這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樓部長作了書面發言,由常務副部長張少春代為宣讀,兩位部長助理在會上講了話。一個協會的換屆會實際上涉及了四位部領導,從財政部規格上看是比較高的,表明財政部對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根據財政部領導在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根據劉紅薇會長的講話精神,協會秘書處的工作班子研究制訂了一個工作要點,已經上報財政部待批。按說沒有批復下來的事情不能講,但是這幾天和地方協會領導接觸,大家希望我講一講工作,所以我也只能原則地講一講,以后以正式文件為準。
中總協近期的工作簡單講就是一個“二三五”概念。要以兩個服務為宗旨,抓住三個工作切入點,推進五項建設。兩個服務,一個是服務于經濟建設和體制改革,一個是服務于行業發展和會員素質提升。三個切入點,第一個切入點是擴大覆蓋面。我們中總協下面有21家地方協會,17家行業分會,還有一個民營分會。覆蓋面不大,還有16個地區沒有成立地方協會。我們叫中國總會計師協會,有了“中國”兩字,但覆蓋面沒有達到全國,這個不行。所以今后一個重要工作是要擴大隊伍,發展組織。16個沒有地方協會的地區,劉紅薇會長已經一個一個寫信給當地財政部門,有的還打了電話,督促成立。今年我們想把這些空白點解決掉,擴大覆蓋面。
第二個切入點是積極推進管理會計制度改革。我們已經向財政部寫了報告,要求授權我們研究管理會計在我國推行的工作,我們要提出管理會計能力框架和知識框架,提出管理會計資格認證工作流程,組織管理會計資格考試并開展資格認證工作。這項工作搞好了涉及多少人?有人說我國現在有企業800萬家,也有說400萬家,假如以400萬家企業為計,每個企業有一名管理會計,全國就有400萬人。因此,這是相當大的一塊工作。
第三個切入點是積極落實財政部《會計行業人才發展十年規劃(2010-2020)》,這個規劃里有兩處涉及到總會計師,一處是講“財政部要積極探索建立總會計師資格認證制度”,一處是講財政部要啟動“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我們是總會計師協會,做這兩件事是當仁不讓的職能。總會計師崗位的設立是有法規定的,我們有《會計法》,有國務院下發的《總會計師工作條例》,里面就強調“國有大中型企業必須設立總會計師”,目前總會計師的產生方式有三種,國資委系統是行政任命,集團公司是上級單位委派,上市公司是董事會聘任,都還沒有資格認證要求。但是這三種方式并不長久,為什么?國資委現在正在推的一項改革就是職業經理人制度,將來要取消行政任命,實行社會招聘,包括總會計師。社會招聘就有一個資格認證問題,你憑什么說我有這個能力?要有權威機構出具的資格證明。現在MBA那么火,很多人自己掏錢,花巨資去學,目的就是要拿那個證,要有一個社會承認的資格證明。我們中總協目前有一個總會計師資質水平測試認證項目,但是不敢叫總會計師資格認證,因為沒有授權。這件事我們也打了報告要求授權,我們準備以目前的資質水平測試項目為依托,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建立和完善總會計師資格認證制度,這是十年規劃里面的要求,也是我們要重點抓的工作。還有一個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計劃以五年為一個周期,每年一萬人的培訓規模,這塊工作我們也想爭取過來。這是第三個工作切入點。
我們還要搞好五大建設。兩個服務、三個工作切入點,都要落在五大建設上。第一是組織建設。組織建設不僅是地域上的覆蓋面要擴大,在行業覆蓋上也要有動作。我們還要再組建兩個分會,一個管理會計分會,一個會計師分會。這兩項籌備工作已經開始啟動。第二是隊伍建設。要提升我們會員隊伍的整體素質,除了加強培訓以外,我們還要加強會員交流,舉辦各種論壇和學術交流,擴大會員隊伍事業,提升會員執業能力。第三個建設是理論建設。特別是管理會計理論建設。第四個建設是業務建設。我們要出一系列準則規范,包括工作準則、技術準則、職業道德準則,通過準則建設提升會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強會員自律。第五個建設是制度建設。包括會員管理制度、行業自律制度、協會分會運行制度等,這一系列制度都要建立起來。
總之,我們現在有了一個今后工作的初步構想和基本思路,就是以兩個服務為宗旨,以擴大覆蓋面、推進管理會計制度改革、落實會計行業人才發展十年規劃為工作切入點,扎扎實實推進協會的五項建設。這個工作思路還要得到財政部的認可。我們相信,很快就會得到財政部的批復,批復下來我們會通過協會途徑下發各地方協會,大家一起來共同把這個事情做好。今后我們還要承接更多的政府交給我們的社會管理職能,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自身有沒有做好承接工作的準備。endprint
三、對地方協會工作的幾點建議
我講四句話,16個字,叫做“擺正位置,理順關系,強化服務,密切合作”。擺正位置什么概念?我們大家要清楚,我們這個協會不是官辦社團,不能躺在行政機關身上,依靠行政命令開展工作。這幾天和大家接觸,大家都很興奮,說回到財政部了,只要財政部下個文件,什么事情都好辦。都在問,這個事能不能有個文件?那個事能不能有個文件?這個話我不敢說,做工作還是要靠自己。現在政社要分開,民政部要推行社團無主管,就是不能讓行政機關給協會背書,社團的工作要靠自己去推動。而且民政部還有一條,叫“一業多會”,就是一個行業可以有多個協會組織。為什么這樣做?就是要讓協會之間有競爭。你能否在競爭中生存,要看你的服務是否到位。所以我總是說一句話,要靠自己的工作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你們都反映,回到財政部好處沒感覺到,首先感覺是約束多了,什么都要請示,都要走程序。這不是壞事而是好事。約束多可以使我們更適應體制變革需求,在適應過程中不走彎路,我們要在約束中探索今后協會的發展之路。
第二句話是理順關系。首先是理順和財政部門的關系,要主動與財政部門去溝通。理順關系的關鍵是放下身段。我們很多人來自行政機關,習慣了機關待遇。我在財政部是個司長,以前來安徽,人沒到電話先到,問“你什么時候來?要不要接站?住哪里?我們安排”。現在到協會,來安徽想見會計處的人都見不到。這個事情自己要看開,位置不一樣了。到協會工作要學會放下身段,學會求人。要主動匯報,主動溝通,爭取支持,求得理解。這個工作首先地方協會要主動做,你們有困難我們可以幫助你們去理順關系,只有關系理順了,工作才能做好。
第三句話是強化服務。這是兩個方向的服務,一個是服務會員,一個是服務政府。對會員服務要做到多元化,要能夠滿足會員的各種需求,否則人家憑什么給你交會費?這個東西完全在你自身。對政府我們也是服務關系。要服務好首先要了解人家的工作,有求于人也不要直奔主題,“我有事請你幫忙”。要先問“你有什么事是我可以給你提供服務的?”。我常對中總協的工作人員講,我們是財政部主管,財政部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你了解嗎?不了解怎么做好服務?所以要強化服務觀念。我來協會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十年規劃,一個建立總會計師資格認證制度,一個推進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這一塊我可以做。這個服務方式是什么?是政府購買服務。我給他服務他得給我錢。政府購買服務也是有條件的,你必須服務要到位,否則為什么向你購買服務?強化服務是我們協會存在的基礎。這個怎么強調也不過分。
第四句話是密切合作。總會和各地方協會要密切合作,地方協會之間也要密切合作。咱們是一個整體,要形成合力,必須要有合作精神。今后我們要加強交流,好的經驗要宣傳一下,交流一下,工作差一點的要推動一下,大家齊心合力,把我們協會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四、關于《中國總會計師》雜志
最后說一點私房話。為《中國總會計師》雜志社講幾句話。《中國總會計師》雜志是我們中總協的會刊,這一次論壇,雜志社是協辦單位,給了很大支持。雜志社劉麗君社長跟地方協會領導也都很熟,所以希望這個雜志能夠得到各地方協會的支持。支持不是一句空話,大體有四個方面希望支持:
第一,幫助雜志擴大發行量。雜志的生命在于發行,雜志的社會認知度取決于發行量。所以請各地方協會幫忙做一些發行工作,盡量擴大雜志的發行,也是幫助中總協擴大影響力。
第二,要幫助雜志提高雜志質量。要多向雜志提供高質量的稿件,雜志的質量取決于里面刊登的文章質量。理論探討文章言之有物,人家就愿意看。要把雜志辦成會員交流的平臺、展示行業風貌的窗口、知識提升的課堂,所有這些功能光靠雜志社一家不成,需要各地方協會的支持。
第三,廣告方面的支持。現在經濟形勢不景氣,廣告受到很大影響。大家幫助拉一拉廣告。當然廣告這一塊也有個政策問題,虛假不實的廣告不要搞,還是嚴格按照《廣告法》規定執行。
第四,雜志社要擴大影響,要搞各種各樣的活動,很多活動可能要與地方協會合作,大家一起做,也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
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本文略有刪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