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
毛澤東和蔣介石的“世紀棋局”
□葉永烈

蔣介石,長毛澤東5歲。早毛澤東一年去世,活了88歲,毛澤東活了83歲。這樣,有82年,他倆同存于世。
論個性、氣質,他倆截然不同:
蔣介石軍人氣質,每日清晨即起,操練一番。他以《俾斯麥傳》《曾胡治兵語錄》《曾文正公家書》為三件寶,不時誦讀。
蔣介石不抽煙、不喝酒,甚至不喝茶,只喝白開水,喜食海鮮、咸菜燒黃魚、紹興霉干菜。
毛澤東則詩人氣質,擅詩詞,喜狂草。他晝夜顛倒,每日晏起。他手不釋卷,一部《資治通鑒》不知讀了多少遍,從歷代治亂興邦之道中汲取教益。
毛澤東只能喝葡萄酒,但嗜煙如命,且喜濃茶、尖椒,常以紅燒肉“補腦子”……
他倆有著相近的政治經歷:
1924年,蔣介石出任“黃埔軍?!毙iL,日漸在軍中發展勢力,掌握軍權,從軍事委員會委員,進而成為國民革命軍總監,以至總司令。他一生視軍隊為命根子。
毛澤東于1927年秋在湖南發動秋收起義,出任前敵委員會書記。不久他和朱德會師江西井岡山,成立中國工農革命軍,朱德為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從此以這支“朱毛紅軍”跟蔣介石對抗。毛澤東的名言是: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毛澤東曾說,蔣介石“看軍隊如生命”,“有軍則有權,戰爭解決一切”。毛澤東還笑謂,軍隊對于蔣介石,如同“大觀園里賈寶玉的命根是系在頸上的一塊石頭”。毛澤東稱,“對于這點,我們應向他學習”,在這一點上,蔣介石是“我們的先生”。
毛澤東又說:“共產黨員不爭個人的兵權,但要爭黨的兵權,要爭人民的兵權?!彼J為,“槍桿子里面出一切東西”,“整個世界只有用槍桿子才可能改造”。
蔣介石甚愛清潔、整齊,他的辦公室、軍營從來干干凈凈,井然有序。蔣介石在臺灣福大招待所下榻,在散步時偶見路旁一堆狗屎,頓時怒從心頭起,把招待所的主管臭罵一頓,那主管竟然郁郁而死。
毛澤東也極愛干凈,即便在長征途中,他也從不睡別人家的床,總是拆下門板,作為臨時床鋪。不過,他愛清潔而不整齊,他的書房、辦公室以至臥室,到處攤著翻看了一半的書。他喜歡同時看許多本內容截然不同的書,而蔣介石則總是在看完一本書之后再看第二本書。
蔣介石每年要發表眾多的文告。他的文告,大都由秘書代為捉刀,他自己細細地修改一遍又一遍。毛澤東手中有如椽大筆,不僅他自己的文章一概出于自己筆下 (個別的講話稿由秘書記錄、整理),他還以《解放日報》《人民日報》、新華社評論員的名義寫了眾多的社論、評論,甚至他還替人捉刀,以朱德、彭德懷的名義發表了許多文告。
毛澤東和蔣介石對立了一輩子。貫穿于蔣介石的一生的是“反共”兩字??墒?,如此對立的政敵,在政治上也有共同之處。比如,他倆都堅持“一個中國”。這樣,1972年,當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大陸,和周恩來在上海發表著名的《中美聯合公報》,寫及:“美國政府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當然,毛澤東和蔣介石的“一個中國”的內涵,截然相反。
有時,他倆會在嚴重對立之中,也采取相同的政治行動。比如,1971年4月9日,美國單方面發表聲明,將位于中國臺灣東北一百余海里的釣魚島列島交給日本時,毛澤東指令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于5月1日發表社論《中國領土主權不容侵犯》,臺灣也開展“保釣運動”,蔣介石提出了“保土愛國”的口號。毛澤東和蔣介石都向美國發出了抗議之聲……
蔣介石在黨內的對手是汪精衛和胡漢民。經過三番五次的格斗,這才在1938年3月的武昌會議,即中國國民黨全國臨時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總裁,最終確立他在中國國民黨內的領袖地位,成為說一不二的黨魁。
毛澤東則在黨內戰勝了對手王明、張國燾,在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確立了黨內領袖地位。在1943年3月,他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最終在組織上確立了他的中共領袖地位。
以蔣介石為一方,以毛澤東為另一方,以中國廣袤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為棋盤,雙方下了一盤震撼全球的棋。
把這一棋局記錄下來,便是一部中國現代史。
在那山城和談的日子里,毛澤東得知蔣介石不僅自己不抽煙,亦不喜歡別人在他面前抽煙,為尊重蔣介石,在他面前不吸煙。
這一小細節,使蔣介石大為感動。私下里,蔣介石對文膽陳布雷說出了一番極為難得的對毛澤東的話語:“毛澤東此人不可輕視。他嗜煙如命,手執一縷綿綿不斷,據說每天要抽一聽(50支),但他知道我不吸煙后,在同我談話期間竟絕不抽一支煙。對他的決心和精神不可小視啊!”
毛澤東呢?他擅長戲談。一位國民黨方面的記者問他對蔣介石的印象如何,他答曰:“蔣乃草字頭下面寫個將,‘草頭將軍’也!”
重慶談判一年之后,1946年8月,美國女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延安訪問毛澤東,又問及對蔣介石的印象。毛澤東只用六個字作答:“蔣介石——紙老虎!”
果真,毛澤東以三年時間,橫掃中國,戰勝了蔣介石……棋諺曰:“棋子木頭做,輸了重來過?!睔v史棋局卻無法“重來過”。然而,追溯那逝去的往事,卻會給人以歷史的思索和啟迪……
(摘自《毛澤東與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