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陽 ,陳子敏,洪丹丹,楊榮曦,陳俊偉,楊大章,石偉勇
(1.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浙江杭州 3 10058;2.象山縣林業特產技術推廣中心,浙江象山 3 15700;3.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浙江杭州 3 10021;4.象山縣柑橘研究所,浙江象山 3 15700)
大分是象山縣從日本引進選育的特早熟溫州蜜柑新品種,2008年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認定。該品種樹勢強、樹冠形成快、減酸早、糖度高、著色早、口感好、抗逆性強,現已成為浙江省特早熟溫州蜜柑主推品種。但是作為一個夏末秋初上市的特早熟溫州蜜柑品種。大分品質一直受制于氣候環境的影響,在多雨年份品質明顯差于少雨年份。柑橘覆蓋黑地膜對柑橘生長發育以及增加品質的影響已有報道[1-3],為提高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的整體品質,本試驗對新型透濕性反光膜覆膜栽培提升品質進行了實踐與探討,以期為該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本試驗2013年在象山縣柑橘研究所良種試驗場內進行。
試驗地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1 500 mm,年積溫6 000~6 500℃。試驗地為山地橘園,土壤為砂壤土,肥力中等。
供試品種為特早熟溫州蜜柑大分,均為5年生高接樹,中間砧為大葉尾張溫州蜜柑,樹齡20年,樹勢中等偏旺。試驗所用的材料為日產透濕性反光膜,膜寬2 m。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6月份覆蓋透濕性反光膜、7月份覆蓋透濕性反光膜與不覆膜 (對照)。選擇樹勢相同的地塊進行試驗,設2個重復,共6組試驗行,株行距為3 m×4 m,種植行起壟,一行一壟砌成饅頭形,中間行開溝,溝深40 cm,全園鋪設透濕性反光膜,連接處用膠布封死。其他栽培管理同一般橘園。
待柑橘轉色后 (8月20日)進行田間考查,每個處理與對照隨機取5株,各10個果進行測定,取平均值。分別用游標卡尺測定橫縱徑、用數顯糖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用酸堿滴定法測定可滴定酸、用色差儀測定果實著色度并觀察浮皮情況。
由圖1可見,反光膜覆蓋可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果實膨大速率趨緩。露地栽培的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在8月下旬到9月中旬是果實快速膨大期,到9月下旬其單果重基本不變化,而覆膜栽培的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在8月下旬到9月中旬果實膨大速度比露地栽培的慢,但在9月下旬后仍保持一定速率的增長,在單果重方面明顯超過露地栽培[3-5]。

圖1 透濕性反光膜對大分特早熟單果重變化的影響
由圖2可見,覆膜后的前10 d,覆膜栽培與露地栽培的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均不明顯,覆膜栽培的大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僅增長0.2百分點,而露地栽培的大分甚至出現負增長 (受雨水影響);覆膜后10~20 d,覆膜栽培與露地栽培的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快速增加,在上升速率與凈值方面,露地栽培大分均要超過覆膜栽培大分;覆膜后20~50 d,露地栽培大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趨緩,覆膜大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仍繼續快速上升,22 d時,覆膜栽培大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過露地栽培大分,40 d后兩者差值達到1百分點,其后一直保持在這個差距[6-7]。

圖2 透濕性反光膜對大分特早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的影響
由圖3可見,覆膜后20 d內,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覆膜與對照減酸均較快,屬快速降酸期,但處理的可滴定酸在20 d內明顯高于對照,差值在0.2%左右;覆膜后20~30 d,對照降酸減緩,處理降酸仍較快;至30 d左右時,覆膜與對照可滴定酸較為接近;覆膜后40~60 d,覆膜與對照可滴定酸均較為接近,在0.6%~0.8%。

圖3 透濕性反光膜覆蓋對大分特早熟可滴定酸含量變化的影響
由圖4可見,覆膜30 d內,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固酸比上升較快,且對照增速明顯快于覆膜;30 d后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固酸比上升速度減緩,對照與覆膜增速基本一致;10月上旬開始對照的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固酸比增速變緩,覆膜的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固酸比繼續快速上升,到10月18日左右覆膜的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固酸比達到峰值,而后略有下降,以上數據說明10月中旬是大分特早熟溫州蜜柑風味最佳的時期[6-7]。

圖4 透濕性反光膜對大分特早熟固酸比變化的影響
試驗結果 (表1)表明,透濕性反光膜覆蓋對于增加柑橘著色和減少浮皮等方面有顯著效果。覆蓋透濕性反光膜的表示紅綠色的a值明顯高于對照,而表示黑白與黃藍的L值與b值也顯著高于對照,而從圖5-6可以看出,覆蓋透濕性反光膜的柑橘果實可達到紅橙色,同時浮皮情況明顯減少,留樹到11月份采收仍絕大部分緊皮。

表1 覆膜對柑橘著色的影響

圖5 覆膜對柑橘著色的影響

圖6 覆膜對柑橘浮皮的影響
試驗表明,橘園透濕性反光膜覆蓋,可一定程度提高柑橘果實縱橫徑與單果重,促進特早熟柑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積累,提高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實著色度,減少浮皮發生。這與透濕性反光膜覆蓋能有效調節地溫及土壤含水量,促進柑橘生長成熟和養分轉化有關。在果實膨大期,覆膜能有效保持土壤濕度,提高地溫,為柑橘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進而促進果實生長,提高柑橘產量與品質。在果實成熟期,覆膜能有效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土壤干燥度,為柑橘的增糖降酸提供條件,從而提高果實品質,同時覆膜后白色反光膜可增加橘樹下部及內膛果實的光照度,提高光合效率,增加果實著色。在浙東沿海多雨、多臺風的地區,這種措施提高柑橘品質的效果更加明顯,同時還可以有效減少肥水流失,抑制雜草生產,減少施肥與除草的人工費用,如果能夠配合柑橘配方施肥技術及柑橘完熟栽培技術,其效果可能將更佳。
[1] 西田和男,蔡寶成.柑桔地膜栽培的基本理論、方法及效果[J].四川果樹科技,1991,19(2):61.
[2] 張百壽,劉春榮,張洪林.柑桔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J].果樹科學,1996(1):66-67.
[3] 柯甫志,徐建國,孫建華.椪柑反光地膜覆蓋栽培實踐與建議 [J].浙江柑橘,2010(4):13-15.
[4] 劉春榮,鄭江程,楊海英,等.節能型柑橘設施栽培技術研究 [J].浙江農業科學,2008(1):19-22.
[5] 鄧正春,孫元學,吳平安.柑橘覆膜提質增產增效技術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3(15):179-180.
[6] 高海文,姜妮,劉永忠.地表覆膜對椪柑果實糖酸品質及礦質元素的影響 [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3,32(5):45-49.
[7] 姜妮,高海文,金龍飛.地表覆膜對柑橘果實糖積累及蔗糖代謝酶活性的影響 [J].中國農業科學,2013,46(2):31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