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培君
(宜興 214221)
紫砂藝術中的光器造型,好比武俠傳說中武學的最高境界——無招勝有招。其中“無招”指的是紫砂光器除了簡約的裸體外,再沒有花器般的“花招”;而這“勝有招”也恰如其分地比喻了光器那不因簡單而傳統正道的大氣,一向為人稱道。
在如今繁華的紫砂藝術之林中,光器能夠為大多數人所喜愛與追捧,有著它充分的魅力原因,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簡單初步的解析。
紫砂藝術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人們普遍認為紫砂光器是紫砂藝術造型最原始、最初的造型形態,而且大多數人把紫砂光器看作是紫砂藝術的傳統正道。雖然紫砂光器是最原始、最簡單的紫砂藝術造型,它以幾何形體為主,由球形、筒形、立方、長方等幾何形體變化而來,但是又被紫砂界公認為最難做、最考究紫砂技藝功力的壺種,想要做出精品很難,頗有點“萬法歸宗“的意味,在紫砂造型中最具代表性。
縱觀悠久的紫砂歷史,其中許多前輩大師就以制作光器而聞名,如供春的精巧、時大彬的渾樸、邵大亨的大度、顧景舟的靈秀等等無不講究“線與線、線與面”間的起伏節奏,宛若“高山流水”般的韻律。造型簡練概括,用線果斷流暢,材質古樸素雅,令人賞目驚嘆,揭示了紫砂光器的藝術之美。
紫砂界流傳著一句話“簡約而不簡單”,正是被特別用來描繪紫砂光器造型的,也許“濃抹”可以妖艷,但“淡妝”必須素面絕美才能有所資格吧。紫砂光器的淡妝素面就是紫砂“裸胎”的表現形式。這種裸胎表現形式,最能體現紫砂本質的樸實無華、雍容大氣。它是中華博大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一種濃縮,是紫砂本質的精神所在。其上乘之作,以“光潤、玉韻、素雅”而見長,貌似簡單,但相比較筋紋器與花貨而言,正是那份簡約滋生的大度正統之氣,有如帝王之氣勢,能傲然于紫砂藝術之林。
紫砂光器隸屬于紫砂藝術的范疇,其材質與工藝的特點自然刀秉承了紫砂藝術的特點。就小范圍與其他茶具相比有著它的優勢。首先,紫砂泥礦是一種自然特殊的礦土,它含鐵質粘土質粉砂巖。除恥紫砂紫泥之外,還有綠泥與紅泥,而再由三種基泥單獨造制之外,還可以以不同成份進行配比,然后唯心論 不同溫度氣氛燒成,從而構成了紫砂質地豐富的色彩體系,故有“五色土”之稱。其次更由于紫砂泥料特殊的分子結構,使它具有雙重氣孔的特征,因此宜茶且逾暑不餿。而至于紫砂工藝方面,經過數百年的歷史沉淀與無數代紫砂藝人的智慧結晶,其已經形成完整的工藝體系,既有嚴謹完美的壺體,又有與壺身相輔相成、構成和諧完善整體的附件。可以說紫砂已經不僅僅是工藝而是藝術。
21世紀的社會節奏,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日趨于快節奏、高強度,由此人們開始祟尚簡單、品味輕松、渴望回歸、簡約趣味。時代潮流祟尚簡約,因此,紫砂光器的“簡約”勢必也引領新時代的紫砂造型藝術的美學法則。
紫砂光器造型歷史悠久,其藝術博大精深,若要細細論述它的特色,也非三言兩語就可以概括,它值得廣大壺友不懈鉆研與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