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行優先股籌資對公司的影響
(一)對公司資本結構決策的影響
資本結構是指公司長期資本中債務資本與股權資本的比重。根據西方資本結構理論,公司通過調整負債比率,能夠找到最優資本結構,使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公司價值最大。當公司負債過高時,發行優先股籌資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股權資本,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降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增強公司的償債能力和再融資能力。另外,以優先股代替普通股籌資,可以降低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從公司價值角度來看,公司總價值等于債權市場價值與股權市場價值的和。當公司發行優先股籌資時,會增加公司的股權價值,進而增加公司總價值。
(二)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影響
根據優先股的特點,由于優先股股東不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無表決權,所以當企業發行優先股時,不會稀釋原有普通股股東的控股權。但是,作為與普通股相類似的一種投資產品,當企業發行優先股時,可能會吸引一部分要求穩定股息收益的投資者由投資普通股轉移到投資優先股上來,從而對普通股股價帶來一定的沖擊,引起普通股股價的波動。另外,由于優先股的股息是在企業獲得稅后利潤后優先支付的,即將原來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收益拿出一部分來支付優先股股利,降低了普通股股東的收益。所以,從保護普通股股東利益的角度考慮,只有當發行優先股給企業帶來的增量稅后利潤大于優先股股利時,企業才會選擇發行優先股。根據財務杠桿原理,當存在固定的優先股股利時,稅后利潤的增長會帶來普通股股東可分配利潤更大幅度的增長,同時稅后利潤的下降也會導致普通股股東可分配利潤更大幅度的下降。
(三)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
公司通過建立良好的治理結構來規范股東、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權利和義務分配。借鑒各國的公司法對優先股發行的有關規定,公司發行優先股后,應建立針對優先股股東的特殊股東大會或類別股東大會,當涉及優先股股東權益變更的問題時,要由優先股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因此,雖然優先股股東無表決權,但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股東會加強對公司經營管理的監督。另外,優先股股息是按照合約規定定期發放的,與普通股股東相比,可以有效地降低優先股股東的委托代理成本,緩解股東與經營者之間的矛盾,從而有利于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
二、優先股籌資的風險及其防范
(一)支付風險
如果優先股股息太高,超出企業正常的現金流入,將給企業的資金鏈條造成巨大沖擊。那么怎樣的優先股股息才算合理呢?沒有標準答案,不同行業、不同盈利能力的企業其優先股股息和價格是不同的。在中國當下,由于沒有成熟的優先股流通市場作參照,高定股息的風險更大。這就需要作為高級財務管理者的CFO和總會計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職業優勢,應用一切先進財務估值技術、借鑒其他市場的平均水平進行估價。為防范此類風險,應該充分研究行業的未來走向、企業自身的技術、財務狀況,如果是對國際市場依賴比較嚴重的企業,更要充分估量國際匯率變化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給企業經營帶來負面影響,并制定相應的預案。
(二)涉稅風險
優先股投資風險大,耍求的投資報酬率高,這就對優先股存在的稅務環境提出了較高要求:(1)對投資人優先股股利稅減免優惠可以提高優先股的投資報酬率,使之超過債券投資,以抵補較高的風險;投資人的稅率越高,獲得的稅收利益越大;(2)發行人的稅率較低,債務籌資獲得的優先股稅后籌資成本和稅前籌資成本差別小。在這種情況下,籌資公司有可能以較低的股利水平發行優先股,使得優先股籌資成本低于債券籌資成本。
綜上所述,如果籌資人的稅率較高,或投資人優先股稅收的減免不足以抵消其風險時,會出現難以實現通過優先股籌資的需求。為防范發行優先股的涉稅風險,公司財務管理層應全面、細致地分析企業稅務環境,以免造成損失。
(三)股價風險
當普通股股價低迷時,發行優先股比發行普通股更能緩解股價下跌趨勢。如果公司盈利持續下降,優先股的存在勢必減少普通股股東的權益,優先股就會成為公司成本的負擔。如果是可轉換優先股或可回購優先股,則在公司盈利持續下跌以后,會使普通股股東出于不利地位,危機普通股股東的權益。
三、公司發行優先股籌資的策略
(一)優先股的選擇策略
當公司考慮融資時,首先要考慮不同融資方式的條件及要求;其次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最后在自己符合條件的融資方式中進行選擇。公司財務管理層在選擇優先股籌資時一定要考慮自己的企業是否符合相關條件,就目前來講,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優先股只限于上證50指數成分股,然后要從本企業的資本權益結構出發,確定到底選用哪種方式融資。
(二)優先股籌資時機的選擇
公司發行優先股籌資時機的選擇,首先要依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在很多國家的公司法中規定,優先股可以在公司最初設立發行,也可以在經營過程中再融資時發行。但有些國家的法律則規定,優先股只能在公司遇到特殊情況下,如公司增加新股或清理債務時才準許發行。另外,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經營情況來選擇籌資時機。當企業預期投資收益率大于優先股股息率時,且企業盈利能力處于增長狀態時,才會考慮發行優先股籌資。即保障優先股股息給企業帶來正的杠桿收益,而不是增加籌資風險。
(三)優先股發行方式的選擇
股票的發行方式主要有私募發行和公募發行。私募發行是有針對性地吸收特定投資者的資金,籌資速度快,但籌資規模有限;而公募發行的對象為社會大眾,籌資速度較慢,但籌資規模大。公司在制定優先股融資計劃時,可針對本公司的具體情況,如為防止原有普通股股東將普通股的資金轉移到優先股上來,可采取私募發行的方式,從而減少優先股對普通股帶來的沖擊。如資金需要量較大,應擴大融資范圍,可以采用公募發行。
(四)籌資規模和股息的確定
籌資規模和股息的確定是優先股發行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也是技術性極強的環境。除了本公司調集財務骨干進行研究外,還要積極尋求外部幫助。要咨詢一些大的投行和咨詢公司,以獲取專業支持。
(五)對優先股股東的權利保護
由于優先股的股息是在稅后支付的,優先股股東與普通股股東一樣承擔著企業的經營風險,雖然優先股股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是,當企業虧損或稅后利潤不足以支付優先股股息時,股東的利益就會受到威脅。所以,如何保護股東的利益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只有股東權利得到充分保護,公司才能籌集到所需要的資金。因此,發行企業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發行優先股,確保優先股的發行與流通合法化,保護優先股股東的合法權益。
(六)靈活應用優先股實施公司的并購戰略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的并購此起彼伏,如Facebook收購WhatsApp,蘋果收購Beats,阿里收購UC等。隨著產業整合步伐的加快,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幾年國內的并購不會比現在少,而優先股的發展必將為公司展開并購提供不可替代的絕妙武器。
參考文獻:
[1]王佐發.優先股融資的法律思考[J].金融與法,2014(3).
[2]朱明方.優先股在境外的實踐經驗[N].中國經濟時報,2014(3).
[3]張元啟,何志成.優質企業發行“優先股”一舉多得[N].中國證券報,2011(4).
[4]范利民.關于我國發行優先股融資的相關探討[J].商業研究,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