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瑜
摘要:伴隨著新會計制度的實行與醫院經營體制改革深化,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也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對于財務風險控制變得愈發重視。本文對醫院財務風險以及其誘發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探討了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措施。
關鍵詞:醫院 財務管理 風險防控
新會計制度開始實行后,促進了醫院經營體制的改革,使得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更加錯綜復雜,也讓醫院中一些問題暴露出來,這些問題成為導致醫院產生財務風險的重要根源。
一、醫院財務風險分析
(一)醫療糾紛導致的財務風險
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醫療糾紛都難以避免。在出現糾紛之后就會涉及到賠付,而糾紛產生原因也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難以進行一一概括。如今,競爭是整個國際社會的主流旋律,即使是醫院,需要在激烈競爭下尋求生存空間。在競爭環境之下,部分醫院過于急于求成,對醫療設備的質量或者說醫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不夠嚴格,容易導致醫療糾紛,進而誘發財務風險。
(二)醫保制度改革帶來的財務風險
醫保制度之下,醫院需要及時調整自身觀念,并采用有效自我控制措施,防止因為醫保導致過度醫療出現,讓醫院受到不必要的損失。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因為醫保規定的范圍控制了醫療費用的上下限。在上下限的制約之下,醫院不僅僅是要針對病人的情況提供醫療服務,還需要獲取一定經濟效益,這就對其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出現不合理的操作,就會導致財務風險。
(三)醫院自身管理不善帶來的財務風險
在新會計制度實行后,管理對于醫院來講更加重要,醫院要在競爭環境之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加強管理,合理推進新項目,添置必要的新設備,積極地引進新人才。但是如果管理不當,例如盲目引進設備、到那時卻不能夠獲得效益回報,就會誘發財務風險。
二、醫院財務風險誘發的具體誘因
(一)醫院財務管理風險內部誘因
1. 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
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關系到是不是可以有效控制風險。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防止違規行為的發生,可以有效控制財務風險。雖然很多醫院中都建立起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是還不夠全面,另一方面是執行上不夠嚴格。
2. 醫院內部人員風險控制意識薄弱
在醫院中很多人員都只是被動執行各種制度,對于風險控制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醫院內部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風險控制氛圍,沒有將風險防控看做是醫院的重要任務,很容易因為疏忽大意而導致財務風險。
3. 資金運用不當
因為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醫院不得不擴大規模、引進各種先進醫療設備,但是在設備引進以及規模擴大的過程中,很少就可行性進行論證,在這樣的情況下容易導致資金回收速度緩慢增加財務風險。
(二)醫院財務管理風險外部誘因
1. 醫院行業特征讓醫院面臨巨大財務風險
醫院和企業相比存在有很大的區別,即使是改制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也很難完全根據市場的原則來辦事,醫院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輕則關系到人的身體健康,重則關系到生命安全,不僅僅是會涉及到市場原則,還會涉及到道德層面上的各種因素,這就讓醫院在客觀上存在有擅長財務風險的驅動因子。
2. 經營環境的變化
我國正在大力推進醫療體制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市場化,醫院所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強,并且現在很多醫院都是實行的先治病后付費的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風險更容易產生。并且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醫院所面臨的環境更加的不確定,因而更容易出現財務風險。
三、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財務規章制度
要保證醫院財務控制兇能夠有效運行,需要將不同層次財務職責以及職權進行合理分配、執行與有效監控。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實現醫院的財務管理目標。醫院需要積極地貫徹《醫院財務制度》,堅決實行“統一領導,集中核算”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活動交由財務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并且需要完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設置,院長、總會計師對會計工作領導負責,明確財務部門以及其負責人、財務人員職責權限和業績考核標準,注重經濟核算,改善資金使用效率。
(二)改善財務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
進一步增強對醫院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并要加強宣傳風險知識,讓醫院中的所有財務人員都能樹立起良好的風險管理觀念,并對就財務風險的各種表現形式進行掌握。同時還需要建立起財務人員風險考核體系,讓財務人員的業績與風險管理水平進行掛鉤,必須要繃緊風險管理的這根弦,有效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并且醫院中的財務人員也需要不斷的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以及風險管理意識。
(三)構建有效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要有效監控醫院復雜情況,對負債運營風險進行有效規避,需要根據醫院自身的特點以及其實際的負債規模,并結合其資金運營情況,運用綜合評價的方式建立起全過程風險監控與預警機制。通過所收集到的財務信息來建立起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對醫院的運營狀況以及各項能力和發展潛力等進行動態跟蹤,在風險擴大或者是發生前就及時的發出信號。
(四)完善財務核算制度
醫院需要構建起完善的財務核算制度,并堅決執行。定期對財務核算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對其進行有效監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立起完善的內部審計機構,并賦予其獨立履行審計職責的權力,這樣才可以更好檢查各種財務活動中的違規活動,防止各種違規活動的出現,有效預防風險。同時在會計核算的每一個環節上構建起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的控制點,并將各項業務劃分到具體的工作崗位上,明確其職責。
(五)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首先,對于任何一個環節的管理需要做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與事后分析并運用多種方法來對醫院各個環節的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以及財務運行過程中的風險發展情況進行預測。其次,需要為全面預算管理配備具有良好專業素養的財務人員,并制定出具有彈性的預算方案,對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進行預防。最后,需要設立完善的預算考核指標體系,并要消除醫院中的工作人員對于預算管理的抵觸情緒,改善財務人員的預算管理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文靜.公立醫院財務風險控制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13(5).
[2] 余麗苗.新環境下醫院財務風險的評估及防范分析[J].現代商業,2013(20).
[3] 王競.淺析當前我國醫院財務風險的識別、成因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
(作者單位:深圳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