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沫
窺探中國軍事機密的國際軍事間諜的鼻子還算是靈敏,多年前他們就“嗅得”中國正在研發一種神秘的遠程洲際核導彈,并且幫我們把這種導彈命名為CSS-X-10。其實,這種導彈在我們國內正式的名字叫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簡稱DF-41。DF-41可是我們保衛和平的國防重器呢!
DF-41的飛行距離非常遠
DF-41作為一種戰略武器,得有“飛得老遠”的本領。根據測驗,DF-41的飛行距離可達14000千米遠。14000千米的飛行距離是個什么概念?換句話說,在我國某個地方發射DF-41,它可以打擊世界上任何一處目標。DF-41為什么能飛這么遠?因為它具有“飛遠”的三項法寶。
法寶之一是“大推力”。DF-41導彈的動力組件由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組成。我們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的發射飛船的火箭,都是推力巨大的三級火箭。三級火箭能讓體量很大的飛船拔地而起,進入太空,它可謂是火箭“家族”里的“推力霸王”。DF-41依靠三級火箭給予的巨大推力,就有了“順東風而遠飛”的力量資本。
法寶之二是“頭腦好”。一枚導彈要進行上萬千米的飛行,光憑推力大是不夠的。因為在飛行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攔截,“頭腦”要是不好,飛不上幾百千米可能就被人家攔截下來。為了讓DF-41能持續飛完14000千米的遠程,技術人員給它裝載了非常聰明靈活的腦袋,使它具有精確的自主導航功能,遇到攔截者還能做出“假動作”——進行有效躲避并穿越一些國家布設的“導彈攔截系統”。這讓DF-41成為可以遠飛且能刺穿堅盾的“長矛”。
法寶之三是“身體好”。飛行14000千米遠,那可是個“體力活兒”呀,沒有個“好身體”,絕對飛不了那么遠的。經過長時間的設計與測驗磨合,DF-41的身體“結構”不斷得到優化,到現在達到了既健又美的狀態。無論從“身體”的可靠程度來看,還是從飛行的“技術”水平來看,DF-41都是世界領先的優質導彈。正是因為“身體好”,所以DF-41飛上萬千米很輕松,不會像古代那個跑“馬拉松”的士兵,到最后不但累倒,還累死了。
發怒時DF-41的威力很大
DF-41可是個威猛的大塊頭兒。咱先看看人家的“肌肉塊”吧——全彈長16.5米,導彈直徑2.78米,彈頭可裝一枚1600千克55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或者改裝6枚250千克65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還可以改裝10枚165千克15萬噸核彈。整枚導彈重達63.5噸,需用sx-4320重型牽引車拖運裝載。怎么樣,塊頭兒夠大,肌肉夠猛吧!
平時DF-41有三種發射前的“存在狀態”。一是裝載到重型拖車上在公路“游動”,確保其隱蔽性,不至于被敵方偵察到;二是裝載到火車上,在鐵路上“游動”,隱蔽性和機動性也不錯;三是放置在經過隱蔽的陸基發射坑內,做好“隨時出動,精確打擊”的準備。
DF-41平時看起來“憨憨厚厚”,但人家要是發起火來,威力可是你想象不到的大呀。以重型拖車發射方式為例,我們來看看DF-41是如何發出“怒火”的吧。
一旦接到“發射”指令,重型拖車立即就地停靠,只用3~5分鐘的發射準備時間,就可以讓DF-41快速進入“臨發”狀態。接下來的事情只需輕輕按下發射按鈕,DF-41就會騰空而起。離開發射基臺的DF-41會先飛出大氣層,進行“太空飛行”,當接近預定目標時,DF-41會重返大氣層。重返大氣層之后,火箭前端的多個核彈頭會“分離”,各自調整不同的飛行軌跡,攻擊不同的目標,每個核彈頭的目標誤差不超200米。發火的DF-41,下了一場精確的“核彈暴雨”,你想攔都攔不住。凡是被“核彈暴雨”擊中的目標,當然會瞬間毀滅,蕩然無存。
DF-41宣言: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想當初,國防部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時,一名外國記者發出疑問:似乎發現中國連續用了十天多的時間,進行了兩次洲際導彈發射實測,擁有打擊距離超14000千米的洲際導彈之后,中國使用核武器的立場會不會有變化?
當時,國防部發言人并沒有否認洲際導彈實驗的事,也沒有明確肯定有這等事,而是非常鮮明地重申了中國的核武器使用立場。他說:“中國按計劃進行科研訓練是正常的,我們的實驗不針對特定目標。我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不會改變。”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中國作為有核國家對世界和平做出的負責任承諾。
其實,DF-41的性能目前已經達到了“先發制人”的水平。縱然有了這樣的水平,中國也不會拿DF-41主動打擊任何一個國家。作為國防重器,DF-41保衛的是和平,制止的是戰亂。DF-41的戰爭宣言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定要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