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濤 吳玉森
摘 要:隨著多媒體教學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普及,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劣勢逐漸顯現出來。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和豐富高校數學的教學也是各高校數學教師面臨的首要任務。該文根據作者多年高校數學多媒體教學經驗,總結出部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以促進高校數學教學方法的豐富。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傳統板書教學 高校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8(c)-0146-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在高校中普及。多媒體教學就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綜合處理技術來控制文字、符號、圖形、動畫、音頻和視頻等多媒體信息,把多媒體信息按照教學要求有機地組合,形成合理的教學結構并呈現在屏幕上,來實現教學的目的。尤其是各高校的數學課程均已采用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具有板書規范、清晰,擴音效果好,內容豐富,對于圖像和圖形的動態模擬能夠形象地演示,對于大學生對大學數學的理解和學習興趣、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大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具有一定的意義。但對于教師過分依賴于多媒體課件,很容易由講授者變成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放映員”,從而進行照“件”宣讀。如果教師花費大量精力來將圖片、聲音甚至視頻運用到課件上,勢必會花費大量時間來尋找素材,這樣縮短了備課時間,從而達不到實際教學效果。對于學生,由于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內容豐富,長時間不間斷地進行高密度的文字、聲音和視頻的學習容易造成疲勞,從而不能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的重難點。其次在多媒體教學中,由于一味的“放映”很容易失去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以及教與學的配合。再者運用多媒體教學對于硬件要求嚴格,對于設備的突發情況很容易中斷教學從而影響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甚至出現教學中斷等情況。
鑒于以上各種情況,在實際教學多數教師都采用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優勢互補從而使高校數學的教學順應時代的要求以及結合當代學生的個性特點,促進基礎教學的有利發展。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多媒體教學經驗,就具體的多媒體教學的一些方法予以介紹,從而使課堂更加精彩,使教師易教,學生易學。
1 多媒體課件呈現內容宜精不宜多
目前國內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各不同,相應的多媒體課件也各不相同。市場上出售的主流大學數學教學課件不能進行隨意修改來添加教師自身積累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思路,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多數高校組織教師進行針對性教學課件制作,由于制作課件要求對于教學內容相當熟悉而且課件制作技術熟練,因此多數教師制作的課件僅僅是把課本內容搬到屏幕上。這樣勢必會造成課件內容繁多,課堂上教師忙于讀課件內容,學生忙于看課件內容而達不到教學效果。課件的制作要求有條理性,有深入淺,由定義到性質再到例題應用,具有層次感。制作的課件內容應遵循宜精不宜多,現行的多媒體課件以 PowerPoint電子文稿為主,每節課的課件屏數應控制在20屏左右。一般地,每屏應控制在50個字左右。如果配有公式或者圖片,需加文字說明或注釋。對于定理的證明過程,可適當精簡,比便從總體上把握證明思路,教師可以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思考補充細節。
2 板書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互配合
傳統的板書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使用粉筆、黑板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能夠對學生學習掌握程度和課程進度進行掌控,通過對高校數學課程中的知識點的講解能夠做到詳略結合,對于學生沒有理解的概念、定理可以放慢速度進行詳細講解。教師在講解和證明例題、證明定理的過程中有條理地進行一步一步引導式講解,這有助于學生養成嚴謹 、有條理的邏輯思維習慣。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語言、教學態度和思考方式甚至到課外作業的要求等無不影響著學生。一位治學嚴謹、思維敏捷的優秀教師無不影響著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處事方式。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面對面的交流,思維的碰撞,使學生融入教師教學的激情中,更容易接受理解知識。而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反應使教師能及時調整教學進度,且在寫板書的過程中也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這些教學效果是多媒體教學模式所不能比擬的。同時傳統的板書教學也有其弊端。首先,板書教學方式對教師的體力消耗大。長時間板書教學,粉筆灰對于呼吸道和站立對于腰部都具有一定的損傷。其次,傳統高等數學的教學成本比較高傳播范圍較小,對于人數較多的班級,在有限的條件下要求教師聲音更加洪亮,板書字體大。接著,對于數學中定理證明較長或者復雜圖形圖像不能很直觀很全面地反映出來。因此,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對于重要定義、定理均需要用以板書寫出以示突出其重要性。這樣在每節課本內容結束的時候,能夠一目了然地從黑板看到所學的主要內容,而具體內容又通過課件一一展現推導。
3 多媒體課件講解速度拿捏得當
高校數學課的講授,由于受到課時和內容等因素的影響,往往造成教師站在講臺上一味地點鼠標、讀課件,不但教師覺得缺乏激情,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也隨之消失。教學節奏較快,忽視留給學生理解和思考時間,造成課堂學習內容過多不能理解,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就可能情緒低落,產生消極心理或抵觸心理,甚至出來厭學情況,這是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來確定鼠標的點擊速度,控制好課堂教學節奏。同時避免“照屏宣科”,掌握好語速,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細致的講解,同時一定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于重要的內容和結論,要留有時間讓學生做筆記。
4 多媒體教學適當地設置小環節改變教學方式
進行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常常出現課堂上教師在獨自講授,一個班的學生在緊緊追隨的現象。這種一味的教與學,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缺少了互動,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努力宣講,學生被動地接受課件的演示結果。使得課堂氣氛變得單調、沉悶,學生沒有時間來思考和辨別。教師可以在課件中適當地安排多種的解答方法或者證明甚至是錯誤的解題方法,在事先不告訴學生的情況下,讓學生辨別方法的優劣和判斷是否有誤。既檢驗了學生的掌握程度,也讓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靈活運用和鞏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主動地參與了學習,這也正是學生學習主體的體現。與學生及時溝通、交流,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計算的技巧和關鍵的步驟,達到“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效果。
隨著多媒體教學在高校中的普及和深入,在實際教學中多種教學方式方法的嘗試和引入,同時在理論上進行探索和總結,勢必會使高校的數學課堂精彩而豐富。
參考文獻
[1] 馬延琴,廖旭. 板書版畫與現代多媒體教學的整合探索[J].高教研究,2010,4(97):83-84.
[2] 王萍.大學多媒體教學效果分析及改進措施探討[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l8:177.
[3] 任葉慶,韓旭里,張鴻雁,鄭洲順.大學數學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J].大學數學,2011,27(6):120-122.
[4] 吳余詠.高等數學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方式的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9(2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