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楠(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咸陽 712000)
中國傳統色彩觀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和表現研究
王楠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中國人具有獨特的民族感情,并體現在中國傳統的色彩觀中。本文從中國傳統色彩觀念的含義入手,探索中國傳統色彩觀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和表現,以期對提升設計運用能力有所幫助。
中國傳統色彩觀;含義;應用;表現
中國的傳統色彩觀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而形成,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不僅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也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隨著現代社會對中國傳統色彩觀日益廣泛認可,傳統色彩的相關理念也被運用到多個領域。在傳統色彩文化的研究領域,黃國松的色彩設計學對中國傳統色彩作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是值得我們學以致用的;此外,還有很多國內學者對中國傳統色彩進行了討論和分析,但如何將傳統色彩應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中去,卻很少被提及。
傳統色彩觀主導了中國幾千年的色彩文化,不同的顏色在不同的時期代表著不同的含義。但在當前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傳統色彩及其風格的傳統文化意義仍然可以為現代設計提供諸多寶貴的資源,也因此成為許多現代藝術設計者的主要選擇。
(一)現代藝術設計需要以傳統色彩作為基礎
在審美需要的推動下,人們對設計要求越來越高。滿足人們多層次的需求,體現人本主義設計思想,這不僅是時代進步的需要,也是設計師追求設計的終極目標,但這只有站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才能做好,在現代設計中需要從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出發,恰到好處地運用傳統色彩效果。處于新的探索和思想解放過程中的現代藝術設計,出現了更抽象的構成與幾何處理等特點,而通過運用傳統的色彩并對傳統的造型藝術進行簡化,將可以在設計上有所突破。在歷史的發展中,中國傳統色彩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民族風格,如今正深深影響著現代的設計風格,并將為中國設計的發展賦予深厚的文化意蘊。
(二)民族特點是現代藝術設計的重要特征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懂得運用色彩的國家,在很早以前就構建出了五色體系,并帶有幾千年來民族的最顯著特征,讓人賞心悅目。中國的色彩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學習傳統色彩觀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藝術和設計。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趨向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在進行藝術設計時,應當在掌握一定藝術規律的前提下對不同民族的特點進行考量,使藝術規律與民族文化特色相融合。在中國,紅色是人們最喜歡的顏色,而在非洲,如尼日利亞人則認為紅色是不吉利的。設計師需要在了解傳統文化和色彩規律的前提下,合理運用傳統色彩,使現代設計更臻完美,色彩更加豐富。除了要更多地關注不同國家的文化特點,也應該注重時代特征,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出傳統顏色的魅力,也才能推動現代設計的發展。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和悠久歷史,傳統色彩觀念的發展也是一種中華特有的文化。以下主要介紹中國傳統色彩觀中常見的顏色類型運用,對于提升中國文化的發展是有意義的。
“紅色文化”的情感特征:紅色是喜慶熱鬧的象征,通常會應用到年終促銷海報、新年卡片、節日宣傳海報中,作為主色調,反映出喜慶的氛圍。
“黃色文化”的情感特征:黃色是帝王權利的象征,是皇家專用的色彩,彰顯著皇室的高貴。而在現代設計中,通常被運用于房地產廣告、食品產品的宣傳單頁上,給人的感覺大氣明亮而有活力。
“綠色文化”的情感特征:綠色象征著希望與活力,也象征著和平。通常應用于網頁設計、房地產廣告、綠色產品設計,令人覺得清新亮麗,充滿生命的力量。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發展要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勇于吸納融合、繼承創新,從而最終真正地成為自己文化的主人。現代藝術設計門類繁多,如海報藝術、書封設計、包裝設計,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然而,現代平面設計的色彩運用卻離不開傳統色彩文化的繼承與創新。針對于當前中國藝術設計領域的現狀,需要運用中國傳統色彩觀進行開發與豐富。如手機、汽車等產品的設計,均可以考慮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國傳統色彩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作品,并挖掘產品的最大價值,這些都是需要設計師在工作實踐中思考的問題。
[1]黃國松.色彩設計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
[2]李廣元,李黎.中西色彩比較[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6.
[3]何慶艷.中國傳統色彩及其在新中式風格居室中的運用[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
J206.3
A
1007-0125(2015)01-0121-01
王楠(1983-),女,漢族,河北保定人,本科學歷,職稱:助教,專業: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