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昕
(西華師范大學 四川 南充 637000)
舞蹈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
張晶昕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0)
我國素質教育距正式推出已有多年,很多學校都在探索、研究如何提高大學生的素質,使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然而,藝術教育總是不被看重,大大阻礙了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而舞蹈作為一門兼具形體與思想之美的藝術,深刻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發展進程,本論文主要淺析舞蹈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以及探討如何在大學生中開展舞蹈教育。
素質教育;大學生;舞蹈;影響
素質教育是對比傳統應試教育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措施,主要涉及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等方面。
(一)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的影響
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是人們應有的追求。而藝術教育的凈化育人功能正是為了升華人們的靈魂。黑格爾說:“藝術并不是一種單純的娛樂、效用或游戲的勾當,而是要把精神從有限世界的內容和形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要使絕對真理顯現和寄托于感性現象,總之,要展現真理。這種真理的展現可以形成世界史的最美好的方面,也可以提供最珍貴的報酬,來酬勞追求真理的辛勤勞動。”[1]一部好的藝術作品,往往能與人的情感產生共鳴,潛移默化地使人向著崇高的思想境界邁進。比如,在中國近代戰爭史上音樂作品總是能夠激發戰士們的斗志,使其堅定信念,為新中國的成立而勇于奉獻自己;還有,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第一部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不僅能使人們回想起戰斗的場景,也可以讓人們意識到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二)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的文化素質的影響
藝術教育是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而舞蹈教育在藝術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從教育目標來看,政治、歷史能使人有社會責任感;哲學使人深邃;而“藝術總是浸透著人的存在”[2],在潛移默化中凈化人們的心靈,使之升華。舞蹈藝術是大學生喜聞樂見和易于接受的一種藝術,它具有普適性、集體性、協作性,也可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使其情感、品質、意志得到凈化升華。
(一)轉變藝術教育觀念
有一種動作或是行為,必須先有一種思想、一種觀念。在過去傳統的教育模式之中,藝術幾乎是被遺忘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都放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而忽略了藝術教育的凈化作用。席勒說:“人性失去了它的尊嚴,但藝術拯救了它。”[3]藝術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要想使舞蹈藝術在提高大學生素質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首先就要轉變對舞蹈藝術的錯誤觀念。舞蹈并不是僅僅幾個簡單動作的拼接,也不是高超技術的炫耀,它是通過外在的肢體語言、神態等對內在思想進行的一種藝術傳達、藝術表現。端正對舞蹈藝術的認識,發揮其凈化育人的功能,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二)應對舞蹈教育給予重視
李嵐清總理曾說:“新中國成立以來,總的來說對美育是重視的,但還不夠,現在很多學生只喜歡流行音樂,他們中普遍存在藝術欣賞能力低的現象,就是過去對美育重視不夠的滯后反應,我們的一些領導同志對這方面重視度不高,缺乏藝術方面的高瞻性,這固然不對。”因此,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應該受到重視。教師與學生不應只專注于自己的學科領域內的專業的學習、研究,而忽略藝術的凈化、教育作用。“在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中,藝術教育承擔著開啟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使人的內心情感和諧發展的重任。”舞蹈藝術對于提高大學生素質、使之全面發展非常重要,應得到大家的重視與認可。
(三)創建良好的藝術環境
對于舞蹈教育發展的順利與否,藝術環境、藝術氛圍尤為重要。如,1998年廣東省頒布的《關于我省高校優化育人環境的若干意見》中提到,高校要統一規劃,創建優良的校園環境,提高校園文明水平,這些都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藝術化的育人環境既是素質教育的外部條件,也是素質教育的內在因素,藝術化的校園將為舞蹈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環境。
舞蹈藝術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藝術之一,是人們最易傳達情感的藝術。如《詩經·大序》曰:“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重視舞蹈教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造濃厚的藝術氛圍,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凈化育人的作用,培養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注重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使藝術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將塑造更加完善的人生。
[1]黑格爾.美學(第3卷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335.
[2]司徒幼文.作為音樂分析工具之一的現象學[A].[美]勞倫斯·費拉拉.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之音樂美學卷[C].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1991.238.
[3]席勒.審美書簡[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6.62.
J79
A
1007-0125(2015)01-0142-01
張晶昕(1981-),女,漢族,四川南充人,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