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麗(晉東南幼兒師范學校 山西 長治 046021)
淺談幼兒師范美術教育中創新精神的培養
朱麗
(晉東南幼兒師范學校山西 長治 046021)
學校美術教育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對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幼兒師范的美術教育主要以優化學生心理健康為主,重點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倡重視學生身心共同發展的新型教育模式。通過美術教育,可以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發揮出自身個性,并使學生的多項素質得到共同發展。
幼兒師范;美術教育;創新精神
在標準的幼兒師范教育模式中,美術教育是核心的教學內容之一。21世紀作為知識經濟的初始階段,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師范教學事業發展的需求,所以美術教學需要進行合理改革,在培養學生繪畫能力的同時,應設置一系列綜合課程,以創新為目的,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直接決定了個人可以對社會作出多大的貢獻。創造性教育包括四大教育方向:培養意識、激發熱情、磨礪意志、優化品格。培養意識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激發出學生對創新的向往,為一切創新活動提供優秀的動力;激發熱情就是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向往的目標,使創新成為學生自發的、內在的追求;磨礪意志就是在不斷前進的過程中,解決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為學生培養出堅強的內心;優化品格就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明確自我的創新動機,在面對創新活動帶來的困難時,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勇氣與膽魄。
在現代幼兒師范開展的美術教育中,充分尊重了學生個體的特點,充分重視了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感性體驗拓展,讓學生可以直接接觸自然事物,充分發揮出自身無拘無束的想法,也可以明確自身的創新愿望,并且形成有效的創新意識。例如在進行藝術欣賞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模擬雕塑課程,讓學生根據喜好選擇雕塑形象的模擬狀態,充分體會雕塑不同姿態的生命力,并且幫助學生明確不同部分的有機聯系。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必須將教學內容轉變為師生共同努力的活動,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與活動用品。
創新精神作為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動力,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可以培養兒童創新思維、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的美術教育,對我國實現社會轉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幼兒對任何新奇的事物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通過藝術活動,可以將自己的感覺充分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幼兒了解藝術的真正內涵,而通過美術教育,也可以激發出幼兒的創新動力。幼兒教師代表了幼兒初步接觸教育的啟蒙者,其教學活動會對學生的一生造成影響,也是幼兒未來選擇成長方向的重要參考對象。通過幼兒美術教師的專業化教學,可以幫助幼兒提高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課堂環境與教學方法對培養創新精神有著很大的作用,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良好的思維環境,而這種環境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方法。創造性思維可以反映出事物的多種變化與聯系,也是一種廣義物化心理活動,是人們發揮創造力的平臺,也是迸發出思想火花的基礎。這種可以反映出事物變化的思維模式,對每個幼兒未來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代表了一個人未來的思維模式。
創新精神擺脫了傳統制式教育的約束,也是“填鴨式”教學的終結,而通過教師營造出的學習環境,則是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搖籃。培養創新精神對學習環境要求較高,教師必須營造出公平、溫馨、民主、尊重的學習環境,切勿使用傳統的約束管教方法,防止教師的管制成為束縛學生人性發展的枷鎖。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看出,一個合理的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也可以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通過兩者的配合,可以更加快速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教學的效果也有很大提升。教師在課堂中擺脫了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發揮出自己引導者的作用,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幫助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與思考的方法。教師在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后,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能力決定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全部天賦。
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是一項長期的教育事業,幼兒教師必須持之以恒,通過科學的指導思想,開拓幼兒思維。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必須重點加強幼兒的全面發展,通過教師的帶頭作用,充分激發出幼兒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獲得充足的創新動力,培養出屬于自己的創新精神。
[1]彭廷術.凸顯幼教特色 實施創新美育——淺談中等幼兒師范美術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1):12-13.
[2]孫軍.新疆地區高等師范院校美術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現狀與對策研究[D].新疆:新疆師范大學,2012,(06):43-44.
[3]徐戈,楊雪梅.專科層次幼師與普師美術教育專業的比較分析[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8):27-28.
[4]王任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歷史演變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2,(04):55-56.
K825.72
A
1007-0125(2015)01-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