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
陽春三月,正是出新竹的好時節。透過趙國工作室的格子窗,陽光將竹的肌理照得分明。新鮮的楠竹經過高溫蒸煮可以防蟲防蛀,干燥后又呈現出金黃的色澤,這是上等的材料。將竹鋸成節段,從中破開,刨掉不飽滿的部分,就開始一深一淺地下刀,雕刻出一尊蓮花童子,為茶席又增一件等待包漿的茶則。
玩竹,是趙國閑暇里最愛干的事。如果說竹給人的印象是柔軟的,那么趙國的竹制品則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竹的堅韌。
趙國做過醫生,當過教師,干過漆也做過木匠。喜歡用刀斧表達作品的他,集合了雕、烙、嵌等多種技藝。“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讓我瘦,無竹讓我俗。竹,自古以來就是代表著一種氣節。古人用竹簡記錄文字,講訴著歷朝歷代文人雅士的竹文化。”趙國相信竹里蘊藏著很多故事,也代表著一種精神。
2013年,趙國集合了眾多設計師、藝術家與手藝人,創立了以竹為材質的“可遇”。牧云臥香座、亮節提籃竹筒、竹刻茶倉、紫砂茶盤等與竹相關的產品陸續推出。“我喜歡竹子的平凡,或編織、或裝修、或器具,在千家萬戶的生活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重視身邊的凡物,勿以貧賤富貴論英雄。我是平凡的竹子,有緣皆可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