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程桂紅



摘要:
本文剖析了童裝產品相關標準和質量特性,并對童裝抽查中經常出現不合格的項目進行了實例分析。
關鍵詞:童裝;監管;案例分析
童裝是兒童服裝及嬰幼兒服裝的統稱。由于童裝是為滿足兒童或嬰幼兒穿著需要而設計、生產、銷售的各類服裝,因此,童裝的舒適性、美觀性和安全性都是每位家長的關注點。
1 ? ?商品及行業知識
童裝按適穿的年齡范圍可劃分為嬰幼兒服裝和兒童服裝,一般將適合36個月(某些標準規定為24個月)及以下的孩子穿著的服裝稱為嬰幼兒服裝;將適合3歲以上、14歲及以下孩子穿著的服裝稱為兒童服裝[1]。我國童裝市場需求強大,據統計,目前我國童裝消費需求量每年25億件左右,并以每年10%~13%的速度增加。隨著全國各地“單獨二孩政策”的陸續放開,預計2015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500億元。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童裝從起步的分散式、家庭作坊式生產規模,到目前已逐漸形成以浙江織里和廣東佛山為重心,以福建石獅、浙江永嘉和江蘇常熟為主要基地,以上海、北京和深圳為品牌集中地的新格局。
2 ? ?童裝標準解讀
目前,國內有童裝相關標準共37項,包括強制性標準2項和推薦性標準35項,其中機織服裝標準有12項、針織服裝標準18項。
FZ/T 73045—2013《針織兒童服裝》[2]、FZ/T 81003—2003《兒童服裝、學生服》[3]、FZ/T 73025—2013《嬰幼兒針織服飾》[4]、FZ/T 81014—2008《嬰幼兒服裝》[5]等推薦性標準是我國關于童裝的產品標準,標準從產品使用說明(標識)、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等方面對相應童裝產品的質量做出了規定。這些標準在國內有廣泛的應用,是目前政府進行童裝產品質量監管的主要依據之一。
3 ? ?關鍵指標分析及常見質量問題分析
從歷年發布的監督抽查質量公告來看,童裝產品存在的質量問題涉及產品使用說明(標識)、安全性能指標及其他指標。
3.1 ?產品使用說明(標識)
標識是生產和經銷者對消費者質量承諾的標志,也是消費者選購服裝的主要參考依據之一,如果標識標注不正確或者不標注就可能會誤導消費者,損害消費者的權益,如:號型或規格標注錯誤,可能會導致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尺寸不適用;洗滌標識標注錯誤,消費者若根據標注的方法進行洗滌,則可能會導致產品外觀變形,甚至不能正常使用;產品安全類別標注錯誤,則可能會導致消費者使用不當,影響身體健康和安全。標識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對標識標注要求不了解,或是故意標注錯誤,以次充好。圖1~圖2為常見不合格標識示例。
圖1 ? ?標識不合格示例1
圖2 ? ?標識不合格示例2
3.2 ?主要安全性能指標
童裝主要安全性能指標存在的問題包括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可萃取重金屬含量等。
3.2.1 ?pH值
紡織品染色以及后整理過程中會產生酸堿度的變化,因此紡織品在后整理中必須進行酸堿中和處理,如果中和處理不充分,就會導致產品偏酸或堿性。
圖3 ? ?pH值不合格樣品(兒童服裝:標準要求:4.0~8.5)
圖4 ? ?pH值不合格樣品(嬰幼兒服裝:
標準要求:4.0~7.5)
童裝產品pH值不合格,容易破壞兒童皮膚酸堿度平衡,降低抵抗能力,引起皮膚炎癥或誘發感染,損害穿著的兒童健康。圖3和圖4為pH值不合格代表性樣品。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童裝產品后,進行充分浸泡和洗滌后再使用,多次洗滌可以將面料的酸堿性調整至適宜范圍,有利于保護身體健康和安全。
3.2.2 ?甲醛含量
甲醛含量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甲醛含量超標會對人體的呼吸道和皮膚黏膜產生強烈刺激,造成呼吸系統傷害,并引發各種炎癥。甲醛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為降低成本,使用了甲醛含量過高的廉價整理劑;二是加工過程中后處理不充分,導致產品中殘留甲醛過多。圖5為甲醛含量不合格樣品。甲醛易溶于水,消費者在購買童裝后,初次使用前可將其在水中充分浸泡,以降低服裝中可能含有甲醛的風險。
圖5 ? ?甲醛含量超標的樣品(標準要求:≤20 mg/kg)
3.2.3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安全指標,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產品在與人體的長期接觸中,如果染料被皮膚吸收,會在人體內擴散,可能會引起人體病變和誘發癌癥。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違規使用低成本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圖6 ?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樣品
圖6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樣品。如果出現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此類產品不能進行銷售和使用,也無法整改。
3.2.4 ?可萃取重金屬含量
重金屬一旦被人體吸收會累積于人體的肝、骨骼、腎、心及腦中,對健康造成無法逆轉的巨大損傷。嬰幼兒喜歡把衣服放進嘴里嚼,少年兒童則習慣運動后用衣服擦去臉上的汗水,這都無疑使衣服面料與嬰幼兒的皮膚、眼睛甚至口腔相接觸,從而導致面料上殘留的重金屬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安全。
3.3 ?其他指標
3.3.1 ?纖維成分含量
纖維成分含量是紡織產品所用原料的明示標注,纖維成分含量不僅會影響童裝的各項物理性能和尺寸穩定,更會直接影響穿著時的舒適性(見圖7)。建議消費者購買時,多留意標識上標注的纖維成分含量,盡量為嬰幼兒及兒童選購純棉產品。
圖7 ? ?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樣品
3.3.2 ?色牢度
色牢度的優劣直接影響產品美觀和身體健康,色牢度不合格的童裝,在使用過程中,染料易脫落污染到淺色衣物或沾染到人體皮膚上,脫落的染料分子或染料中的重金屬離子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影響消費者健康。色牢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產品染色時染料選用不當或使用了劣質染料以及染色后水洗不充分或者后整理不到位等。圖8為色牢度不合格樣品。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童裝后,按產品明示的維護方法,進行充分洗滌,以去除產品上的浮色。
圖8 ? ?色牢度不合格樣品
3.3.3 ?接縫性能(紕裂)
接縫性能是考核機織服裝產品耐用性能的重要指標,服裝接縫性能不合格可能會導致服裝接縫部位在穿、脫及使用過程中形成較大的裂縫,甚至接縫完全脫開,不僅會影響服裝的美觀,也會嚴重影響服裝的使用壽命。接縫性能(紕裂)不合格主要表現兩個方面:一是接縫處受力后,紗線滑移量超出標準允許最大值;二是紕裂試驗過程中,試樣發生斷裂現象(如滑脫、布斷、縫線斷等)。該項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服裝面料的質量不過關,如面料過于稀薄、結構較為疏松等;二是服裝縫制工藝不合理,如針距密度不足、縫紉方式不當等。圖9為接縫性能不合格樣品。
圖9 ? ?接縫性能不合格樣品(試后樣)
4 ? ?選購注意事項
嬰幼兒及兒童身體弱小,抵抗能力較差,不具備完全的自我保護能力。作為孩子的第二層皮膚,童裝的舒適性、安全性顯得格外重要,目前市場上各種質地、款式的童裝很多,挑選時應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特點,注重柔軟、透氣、舒適、安全和健康。選購童裝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4.1 ?產品使用說明(標識)
童裝的標識應包含以下幾項內容[6]: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產品號型或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執行的標準、安全類別。標識可采用一種或多種形式,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必須采用耐久性標簽,其他內容可采用吊牌、標簽、包裝說明、使用說明書等形式。選購童裝時要檢查產品標識是否齊全,不同形式的標識內容是否一致,標識中所反映的產品信息是否符合消費者自身需求。同時,為避免洗水嘜與嬰幼兒嬌嫩的皮膚摩擦,選購嬰幼兒服裝應盡量選擇洗水嘜縫制在服裝表面的產品。
4.2 ?外觀質量
應細心檢查童裝表面主要部位有無明顯織疵、破洞,主要縫合部位有無色差、紗線滑移及脫開等。注意童裝上各種輔料、裝飾物的質地,如拉鏈是否滑爽、紐扣是否牢固、四合扣是否松緊適宜、金屬部件有沒有缺口等(見圖10)。對于有粘合襯的表面部位,領子、駁頭、袋蓋、門襟處應注意有無脫膠、起泡或滲膠等現象。也要特別注意各種裝飾件和紐扣的牢度,以免兒童輕易扯掉誤入口中,造成氣管異物;對于童裝上用于調節服裝開口部位或部件穿著時的尺寸松緊度的繩帶,一定要注意繩帶的部位和長度,避免造成窒息、阻礙血液循環或導致絆倒的情況。
圖10 ? ?外觀檢查
4.3 ?縫制質量
目測童裝各主要部位的縫制線路是否順直,拼縫是否平服,并查看童裝的各對稱部位是否一致。童裝上的對稱部位很多,可將左右兩部分合攏檢查各對稱部位是否準確。
4.4 ?纖維特性
對于夏季穿著的服裝和貼身穿著的服裝,一般選擇全棉織物和絲綢織物等天然纖維制成的面料為宜,該類面料主要具有柔軟、透氣和吸濕的特性,兒童穿著時就會感到舒適,也有利于嬰幼兒童的健康。
4.5 ?異味
紡織品在印染和后整理加工中要使用多種整理劑和助劑,如加工工藝不當殘留多余化學成分,對人體就會造成傷害。因此,消費者在選購經防縮、抗皺、柔軟、平挺等整理的產品時需謹慎,可以先聞一聞是否有異味,如果產品散發出刺激的異味,就可能有甲醛等有害物質殘留,最好不要購買。
4.6 ?服裝號型
號型就是服裝規格代號,與兒童自身的身高、胖瘦相匹配。如上衣標注90/48,表示適合身高90厘米、胸圍48厘米左右的孩子穿著。童裝的選購,要根據兒童的生長發育特點和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一般應選擇稍微寬松一點的衣服,以利于兒童的生長發育和游戲活動。
4.7 ?品牌
由于兒童及嬰幼兒的抵抗力較弱,購買時最好到大型商場選擇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嬰幼兒童裝品牌產品,這些產品的質量相對有保障。購買后,注意保留購物發票。
5 ? ?結語
加強童裝質量監管,提高企業自身的安全質量意識和安全質量控制能力,不斷加強企業對標準的應用落實,促進企業持續改善產品的質量狀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兒童服裝的質量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 GB 18401—2010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 [S].
[2] FZ/T 73045—2013 針織兒童服裝 [S].
[3] FZ/T 81003—2003 兒童服裝、學生服 [S].
[4] FZ/T 73025—2013 嬰幼兒針織服飾 [S].
[5] FZ/T 81014—2008 嬰幼兒服裝 [S] .
[6] GB 5296.4—2012 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 [S].
[作者單位:國家紡織品服裝服飾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